基民亏懵了
新闻资讯
2023-06-06 20:13
63
0
数据支持 | 勾股大数据(www.gogudata.com)今年,中国股票市场表现确实拉胯。创业板指已经创下1年来新低,现价逼向去年4月最低点。沪指尚可,今年累计上涨3.7%,但指数有些失真,有中特估大票苦苦撑盘。港股作为离岸市场,就像被抛弃的孩子一样,恒指高点回撤20%,恒生科技指数回撤25%,双双进入技术性熊市范畴。面对这行情,股民恼火,基民也不好过。一位基民苦中作乐,写了一段文言文:吾入此基,已一年有余,身心俱疲,方知搬砖为正道。忆往昔,日日搬砖不得有闲,虽苦役,但日有盈余,体乏而心宽矣,夜亦可寐然,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一日忽而得知有此一神基,涨势凶猛,势不可挡,吾甚喜,世间竟有此致富良基,故弃砖而满仓入钱财终散尽乎。今年前4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收为41.07万亿元,同比增长0.5%。而利润总额为20328.8亿元,同比下降20.6%。要知道,2022年工业行业占全国各行业累计增加值的比重高达33%,远超批发零售业、金融业、农林牧渔、建筑业、房地产业等个位数占比。工业品上游对应着大宗商品,有一些压力释放,下游对应着消费者,但需求偏弱,导致工业品价格下降,即PPI转负,对于盈利伤害不小。从工业行业经营数据侧面反应,A股大多上市公司可能均面临这样的尴尬局面——增收不增利,对于估值的压制会比较明显。再看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最新5月份PMI数据。制造业PMI为48.8%,比上个月下降0.4个百分点,低于预期的49.4%。这是连续3个月下降,且创5个月新低。分企业规模看,大型企业PMI为50%,较上月略升0.7%。而中小企业双双下滑至少1.1个百分点。从分类指数看,新订单指数为48.3%,比上月下降0.5个百分点,表明制造业市场需求继续回落。另外,新出口订单为47.2%,较4月继续下滑0.4个百分点。可见在海外主要经济体在持续加息与高通胀的背景下,对于实体经济的冲击开始逐步显现。接下来,欧美经济体可能还会陷入衰退,新出口订单可能还会继续下降,拖累国内经济复苏。此外,5月主要原材料购进价格大幅下滑5.6个百分点,主要是因为全球大宗商品处于持续下降通道之中。5月出厂价格也仅有41.6%,创下多年新低(刨除2022年7月的40.1%)。从PMI数据来看,5月份宏观经济表现仍然压力较大。现在,金融市场一直期待政策来进行逆周期调节。但政策定力十足,4月底召开的政治局会议就已定调了。过去很多年,一旦经济承压,政策多半会开启逆周期调节,最好用的手段之一便是通过基建来托底,稳固定投资。然而,疫情三年,对政府的资产负债表冲击不小。并且房地产增速往下走,没有太多的卖地收入,财政支出很多又是刚性的,对基建像往常一样大规模投入,亦或是大搞财政刺激,其实不太现实了。今年我们也看到了,基建增速也下来了。政策还有一把好手,就是通过货币政策来刺激。央行出来的是基础货币,从去年开始上游货币供给就很充裕,但下游实体经济依旧比较饥渴。主要是因为房地产作为过去很多年信用扩张的渠道,发生了深刻变化,导致货币乘数下降了,流动性传导不那么流畅了。并且,对于经济的底层逻辑,已经从过去的“发展”转变为“发展”与“安全”并重,也意味着实体经济战略选择的转折。过去靠房地产老路拉动经济增长的模式已经走入了尾声,未来要依靠高端制造业、现代农业化等新型增长引擎。这也意味着政策的目标函数不仅仅是“增长”了,而是兼顾“安全”。安全有很多方面的含义,包括经济安全、粮食安全、地缘安全等等。以上也解释了为何政策会很有定力。当然,如果今年外围加速出现衰退,那么内外需都承压明显的话,短期政策应该还是会出台的。当目前看,还没有到哪一步,市场预期政策还是比较弱的。这样一来,多个市场持续承压下跌。
面对现在的行情,股民遭遇巨大压力。而基民同样难熬,亏损将是普遍现象。遥想2021年2月及以前,白酒、医药等热门板块的基金卖爆了,日光基随处可见。当时喊出的口号是“只输时间,不输钱”。然而,2年多过去了,中证白酒指数暴跌34%,中证医疗指数暴跌54%。去年,163家公募基金中仅有3家的主动权益基金获得正收益,主动权益基金的平均收益为-20.47%。今年以来,基金收益也是一言难尽。基民大亏,基金公司可是躺赚的,两者利益诉求并不一致。在市场冷淡的时候,基金规模不大,努力去踩热点和风口,猛堆炒作,把基金净值做上去。有了靓丽的历史业绩,加之一些板块和概念处在风口,那么基金公司就会大力宣传该基金经理及旗下基金。于是,一个个网红就出来了。在市场喧嚣的时候,基金公司狂发基金产品,大肆笼络基民,增厚其管理规模。甚至有一些网红基金经理旗下基金,很从几十亿搞到了几百亿,乃至上千亿。规模膨胀后,管理费躺赚。而这个时候,往往又是行业板块估值泡沫的时候,用不了多久开始估值回撤,基民被套,但又不太愿意卖出,基金公司却可以继续坐收渔利。其实,站在基金公司利益的角度看,市场多套套基民或许并不是坏事,因为它们知道你不会割肉,那么不就可以多收收管理费了么。近日,招银理财一只权益类公募产品(与股票型基金相似),提出累计净值低于1元不收固定管理费。虽然理财子公司降低费率并不是件新鲜事,但此前多为“阶段性”费率调整,而这种随产品净值调整产品费率的情况是比较罕见的。说白了,该只基金不能为基民赚到钱,就不收费,赚到钱了就收取费用。那么,两者利益是趋同的,考验的是基金经理真实操盘水平,跟之前玩套路赚管理费是完全不同的玩法。招银理财开了一个口子,未来会不会有更多的银行理财子公司,乃至基金公司跟进,拭目以待。但对于东方财富而言可就不友好了。过去很多年,东方财富的估值水平遥遥领先于其他券商,给的估值溢价特别高。主线逻辑是市场看重了基金业务的持续高速增长。这块业务30%来源于申赎费,没有什么想象力。占比70%的是基金尾佣收入,即基金公司管理规模*管理费用率*返佣比例。管理规模会保持持续增长,但增速较前几年大扩张会下滑。但管理费用率遭遇了不小变化。2022年9月16日,国务院办公厅引发《关于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降低市场主体制度性交易成本的意见》。其中,明确提到:鼓励证券、基金、担保等机构进一步降低服务收费,推动金融基础设施合理降低交易、托管、登记、清算等费用。除了政策客观环境,还有基金行业主观上的降费大趋势。首先,行业二八分化越来越明显,中小规模基金公司有动机打费率价格战。其次,基金为基民创造的投资回报率持续下降,自然也会加剧其费率的下调。现在好了,市场出现了“不盈利不收费”的公募基金商业形态,也算是变相降低了管理费用率。如果有对手跟进,对于东财其实是很不利的。此外,返佣比例也呈现下降趋势,因为基金行业越来越集中化,规模越大的基金公司越强势,返佣比例越低。基于以上逻辑的一些变化,东财股价遭遇了大幅回撤,幅度达到48%。但一切,对于广大的基民而言,确实是一个实实在在的进步。当前,股债收益差回到历史低点,跟2016年1月、2019年初、2020年3月底、2022年10月底极其相似。股债收益差逼近负值低点,表明股票相对于无风险利率的收益越好,也就表示股票越低估,投资性价比更高。有人看到市场的极度悲观,有人看到一致情绪背后的机会。接下来,熬吧!可能真的熬不了多久了。(全文完)格隆汇原创出品,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沟通建议或商务合作:18126281778(微信同号)
格隆汇声明:文中观点均来自原作者,不代表格隆汇观点及立场。特别提醒,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任何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
文章引用微信公众号"格隆",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