芯片的国产化已成为业界探讨和追寻的主旋律,因为只有掌握自己的核心技术才能不被掣肘,才能为产业发展甚至国家安全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本文主要涵盖CPU、GPU、FPGA、DSP等11种芯片类别,对国产厂商和国际巨头进行了分析。
汇总如下:
MCU
据Morgan Stanley分析预测,随着中国本地微控制器市场规模飙升,到2025年,国产微控制器的占比将达到20-25%。
如处理运行速度,8位MCU通常以8 MHz运行,而32位MCU的时脉频率则可达数百MHz,目前国内不少MCU企业立足于32位MCU的创新发展。
GPU
据Verified Market Research预测,2027年中国GPU市场规模将会增长至345.57亿美元。
国产GPU,最好的性能大概已达到NVIDIA A100 70%左右,所以对于厂商而言,最直接的机会就是产品需要快速放大。”目前已经聚集了20多家GPU领域的厂商,其中许多已经将其GPU 芯片投入量产。
据IC insights预测,2021年底全球CPU整体规模达到1037亿美元,预计到2025年有望达到1278亿美元。
其主要增长点分别为:服务器市场、智能手机市场和汽车智能化市场。
国产CPU的性能已经接近甚至追平国际主流水平,像龙芯性能已追上几年前的Intel至强、海光三号与AMD Zen3架构的EPYC已是同时代的产品。
电源
据Frost&Sullivan的数据,2020年全球电源管理芯片市场规模约329亿美元,预计 2025年全球电源管理芯片市场规模将达526亿美元。
目前芯龙技术、晶丰明源、圣邦股份等多家国内厂商都已在细分领域取得关键突破。
存储器
据WSTS统计,2021年我国半导体存储器销售额达到了3505.83亿元。
存储芯片被广泛应用于内存、U盘、消费电子、智能终端、固态存储硬盘等领域。近年来,国内厂商奋力追赶,在部分领域实现突破,逐步缩小与国外原厂的差距。
功率器件
据 Yole数据,2026年全球功率半导体器件市场将增长至 262亿美元,复合增速达到6.9%。
国产功率半导体已在众多领域应用,特别是低端产品,已初现“规模化效应、国产化率相对较高”等特点。在中高端领域,特别是车规产品,国内厂家依然在追随海外厂家技术发展路线。
FPGA
据Frost & Sullivan数据,预计到2025年市场规模将达到125.8亿美元。
目前,国内供应FPGA主要的上市公司有安路科技、复旦微电、紫光国微三家。过去四个季度中,全球增长最快的20家芯片公司有19家来自中国,国产FPGA产业已经进入快速生长时期。
时钟器件
在各类芯片中,时钟芯片无疑是模拟和数字的集大成者。主要应用在通信网络、工控、仪器仪表、医疗、航空航天、定位导航等领域。
模拟芯片
据中国半导体协会数据,2021年国内模拟芯片自给率仅为12%,国产高性能模拟芯片目前在国内市场的渗透率仍然很低。
从产品看,国内公司由过去技术工艺较易的LED驱动、LDO等产品逐步开拓至ACDC、DCDC、信号链,当下更进一步拓展大电流DCDC、BMS AFE等较高端产品。
网络芯片
网络芯片,提供在通信网络中发送和接收数据逻辑(包括声音和视频)的微处理器。
DSP
国产DSP,在某些特定领域的国产化率已经较高,2025年非常有可能替代实现70%的目标。
DSP在军用雷达等领域形成了较高的国产化程度。最具有代表的是中国电科旗下14所与38所“华睿”和“魂芯”系列的DSP芯片。
目前我国已经是全球最大的半导体市场,但国内半导体制造产业的技术水平与国外先进水平仍然有着较大差距,中高端的芯片和设备总体上还无法满足国内的需求。在一系列政策的指导和支持下,政府和企业逐年加大了对半导体产业的投资,大力推动集成电路进步,中国的半导体产业已经呈现了良好的发展态势。
期待国内半导体公司不断提升自身技术,打破技术壁垒,全面推进整个产业链的自主可控发展,早日实现国产化替代。
END
→点关注,不迷路←
文章引用微信公众号"嵌入式微处理器",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