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医学之声
一颗米粒大的小红点
竟是“急性坏死性筋膜炎”的前兆
一不留神,差点要了他的命
创面修复科专家提醒您
遇到这种情况,千万别大意
严重时或将截肢,甚至丧命
2月22日晚,71岁的叶阿公发现左手小指头背上有点红肿压痛,继而出现脱皮。叶阿公说,自从2018年3月确诊肺癌以来,这种情况也出现过多次,主要原因为更换肺癌靶向药时导致的副作用,一般过几天就会自愈,所以他就没怎么在意,去医院开了点外用药涂涂,想着过两天就好了。
谁知这次红肿非但没有好转,还一天比一天严重。到了第4天,叶阿公的整只左手已经肿得厉害,一动就钻心的痛,并开始有分泌物渗出。更严重的是,疼痛症状还由指尖向手背、腕部,上臂处逐渐转移。随后,叶阿公被家人送到我院做进一步诊疗。
由于没有提前预约,到了医院,他们也不知道看哪个科室,在医院急诊分诊服务点和皮肤科相关医护的帮助下,他们很快就来到了创面修复科执行主任王健的诊室。
王健认真询问病情,并仔细查看了叶阿公的手部肿胀情况后,立刻提出两点处理意见:第一马上住院,第二尽快安排手术。
“不是简单的皮肤红肿吗?为什么要住院,还要手术?”原来,叶阿公得的是“急性坏死性筋膜炎”。这个病是由于细菌入侵引起的软组织感染,由于发病隐匿,进展快,致死率极高,在病情危急情况下,致死率达15%~25%。
当天,叶阿公就住进了我院创面修复科病房(国家临床重点专科能力建设项目创面修复科示范病区)。王健团队邀请皮肤科、感染内科医生会诊,为叶阿公制定了详细的治疗方案。
第二天,医院就给叶阿公安排了首次手术,分别清除了左手掌和左手背的坏死组织,并进行抗菌消炎。经过近一周的治疗,叶阿公手臂的感染终于得到控制,肿胀慢慢消退。
感染控制住后,创面修复也很关键。因此,除了常规换药和清创,王健团队还为叶阿公用上“黑科技”——由中国工程院院士、温州医科大学校长李校堃,带领团队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开发的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类药物,据说用了这种药,创口与创面的愈合时间可比传统治疗方法缩短1到3天。
▲叶阿公的左手逐渐恢复
经过我院创面修复科全体医务人员的精心治疗,36天后,叶阿公出院了。他的左手伤口已基本痊愈,功能也在恢复中。
出院后,叶阿公把自己在温治疗的过程写成了文章,并且附上一张术后第一次用左手端起碗吃饭的照片。
“别看这小小的一个动作,在一个月前我根本不敢想象,感谢温州医生让我还能端起碗吃饭。”叶阿公点赞王健等温州医生是“神奇的创面修复师”。他们精心修复患者的创面,给了患者“体面”,让患者可以有质量、有尊严的生活。
王健说,当时接诊叶阿公时他也大吃一惊,左手感染如此严重,如果不及时送来,真的可能面临截肢,甚至危及生命。叶阿公的手术难度也比较大,历时3小时,采取控制感染、保肢、恢复功能等。术中,他切开左手上肢,将感染的腐肉一一清理干净,并喷洒生长因子药物,加快皮肤愈合,这才保住了叶阿公的左手。
“坏死性筋膜炎”是一种罕见的潜在威胁生命的进行性感染疾病,是由细菌入侵皮下组织和筋膜引起的急性坏死性软组织感染。病变区域存在皮肤、皮下及筋膜组织坏死,范围可涉及四肢、会阴、肛周、阴囊、腹股沟、臀部、腹壁等全身多处。
“坏死性筋膜炎”起病急、发展迅速、破坏力强、死亡率高。约有20%的患者需要截肢,30%的患者会有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
END
医学之声出品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 相关阅读 /
/ 推荐阅读 /
文章引用微信公众号"医学之声",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