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创新周期降临,如何站在浪潮最前沿
新闻资讯
2023-07-19 20:09
71
0
又是21家生机勃勃的小巨人公司展现在我们面前,这是《中国企业家》杂志推出“未来之星——21家高成长性创新公司”的第23年。23年里,共有483家创业公司出现在这份名单上。梳理这23年的名单我们可以发现,技术创新是中国创业公司发展壮大的底层逻辑。这483家公司中,有的已经成长为行业大鳄,如百度、腾讯、小米、京东、美团;有的扮演着行业创新先锋或者开拓者的角色,如蔚来、商汤、大疆;也有的遭遇成长瓶颈,陨落在历史尘埃中,如暴风影音、ofo、每日优鲜……这些公司贯穿了中国PC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创业的两大时代,是过去23年中国技术创新的见证者和推动者,也是过去23年技术红利的分享者和受益者。
点击图片即可订阅《中国企业家》杂志
但技术进步的脚步仍在向前。在移动互联网红利见顶的今天,我们发现以大模型为代表的AIGC相关创业公司,有望开启技术创新新纪元。PC互联网时代:传奇诞生
1994年,中国正式接入互联网。这一在当年被看作是新兴科技浪潮的底层技术,催生了大量以此为基底的技术创新公司。但互联网带来的第一次创业大浪潮,在1998年前后才出现。我们如今看到的很多互联网明星公司,都是在这一阶段陆续创立。先是4大门户网站,然后是1998年成立的腾讯,阿里和携程都在1999年成立,百度在2000年成立。2001年,“未来之星”项目伊始,当年名单上以“XX软件”命名的公司就有3家,其中包括了现在依然在企服行业占据领先地位的用友软件。此外,数家关于信息安全、数据服务、通信服务等依托于互联网诞生的技术公司也同样在列。那几年,最抢眼的公司莫过于盛大、携程,他们于2003年登上“未来之星”名单。盛大从2001年代理韩国网络游戏《传奇》,一年内就创造了“传奇”。成立4年的携程年交易额达10亿元,占据国内在线旅游市场50%~60%份额。同样在2003年登上未来之星名单的还有腾讯。凭借QQ,腾讯在4年间销售过亿元。2005年,百度登上“未来之星”名单,并于当年完成上市。在此前后,科技企业近乎一统江湖的局面逐步被打破,餐饮、传媒等领域的新兴企业也逐渐浮出水面。PC互联网的大浪潮,一直延续到2006年,之后消费时代的大潮汹涌而来。虽然此后的“未来之星”中也不乏京东、支付宝等这样的“大鲨鱼”,但总体上互联网技术创新型公司数量锐减,消费、餐饮等企业占据了“未来之星”近半壁江山。2012年,移动互联网来临,新的风口迅速打开,由此诞生的创业公司,以颠覆者的姿态重构着商业生态。
彼时,以4G和移动互联网为代表的技术革新正在渗透到每个行业,智能化开始改变着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因为智能设备可随身携带的特性,人与机器的关联更加紧密,手机被视作是人体的延伸,互联网被嫁接到餐饮、购物等形形色色的传统行业中。由此诞生了一个群星闪耀的时代。2011年以来,我们发掘了搜狗、小米、美团、滴滴、饿了么、哔哩哔哩等众多明星企业。几乎每家互联网独角兽公司都代表着当时的一个风口,但商业竞争也变得异常残酷。大量资本加持、抢占流量入口,成为摆在创业者面前的必答题。尤其在2016年,互联网进入下半场,移动互联网红利消失,行业的发展就像进入了慢车道,技术创新更是陷入了“重复造轮子”的怪圈,由此也引发了大众对于创业公司技术创新和模式创新含金量的探讨。马化腾曾表示,没有基础研究的应用创新,就像沙滩上建高楼,越高越危险。移动互联网下半场要怎么走?彼时大家并没有确定答案,人工智能、云计算、物联网、生物科技都成为大家看好的方向。硬核创新:新周期来临
当PC互联网、移动互联网逐渐偏离时代舞台的中央时,以硬核科技创新为底色的创业公司成为经济转型中无法忽视的力量。
从2001年开始,“未来之星”中就不乏以生物、医药、新材料、新能源等核心技术主导的创业公司。在移动互联网早期,“软硬科技结合”也成为当时的创业“潮流”。如美图推出了美图手机,小米则一直致力于开发MIUI系统等。但到了后移动互联网时代,整个创投行业发生系统性改变,资金逐渐向更硬核的科技创新领域迁移。这种迁移的趋势在近几年更加明显,清科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投融资市场中,硬科技投资成为市场主导,半导体、新能源和汽车等行业投资总量逆势上涨。今年一季度,尽管投资端的市场节奏持续减缓,但硬科技仍为投资主线,近八成投资案例分布在半导体、生物医疗、IT、机械制造、化工原料五大行业。技术创新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在今年的“未来之星”名单中,硬核科技创新公司的占比过半,比如海辰储能、光羿科技。“去追新的机会”成为很多投资人的共识,从消费等“遇冷”赛道转向硬科技、AI、双碳等领域的投资人比比皆是。天图投资管理合伙人潘攀最近参加活动时,经常有人对他说:“我原来是投消费的,现在不投了。”但掌握了核心技术并不意味着企业可以高枕无忧。“所有技术的发展都不是线性的,哪怕判断了发展曲线后,选择了研究发展的技术,但没被选到的技术也不意味着不会带来拐点。因此,要持续关注前沿技术的变化。”源码资本管理合伙人王星石说。同时,他也对创业者提出建议,“面对不确定的技术路线,思考方式更偏底层,去找到有可能更长期的趋势或者更底层的原理,才更有价值。其次,在战略和策略上,除了重点发展的技术外,还要储备几个可能看上去跟现有的发展方向是完全不同路线的技术。”接下来,我们也将继续发掘和跟踪更多具有硬科技创新基因的公司,因为他们代表着未来。
OpenAI在2022年11月30日推出的ChatGPT,引发了一场波及全球的科技“海啸”,拉开了AI2.0时代的序幕。中国创业者的热情亦被点燃,纷纷躬身入局,试图抢占这波浪潮的最前沿。王慧文、王小川、李开复、周伯文……这些早已功成名就的前创业者或投资人,在2023年初均官宣自己投身大模型创业的浪潮。号称“千模大战”的背后,是这群互联网创业老兵敏锐地嗅探到了以ChatGPT为代表的生成式AI背后的机会。无论是文字、图片、视频等内容的生成,还是软件的编程,这一波AI技术的进步明显可以从方方面面大幅提高效率。“大模型目前也在加速和机器人融合,主要包括医疗、接待、交流,以及需要人工进行指导操作的焊接搬运等领域,进而推动制造行业等领域的产业化发展。”北航机器人所名誉所长、中关村智友研究院院长王田苗教授告诉《中国企业家》。美团王兴曾说过,时代要发生很大的变化,生产要素才有重新组合的机会,这也就是最好的创业机会。创新工场董事长兼CEO李开复预测,在AI2.0时代将诞生比移动互联网大十倍的平台机会,将把既有的软件、使用界面和应用重写一次。身在局中的王星石也判断:“最新的AI能够带来非常底层的结构性或系统性的变化,因为它足够的fundemantal。大模型之上会产出各种各样的应用,这些应用可以跟各个行业结合,所以今天所有软件生态型的公司都会对AI的变化极其关注,如电商类、社交类、内容媒体社区等公司。”在跨时代技术的面前,“跟不上就掉队”成为悬在企业家和投资人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我们盘来盘去,预测的结果是,最终国内做出大模型的独立团队不会超过10个,综合我们的体量、策略考虑,我们会找到其中几家去投资。”王星石说。但也有观点认为,AIGC带来的技术浪潮不是百米冲刺赛,而是一场新的技术长跑。“初始模型相对容易入手,也让大家看到了一个‘乱拳打死老师傅’的机会,以至于很多非AI公司可能也攒了团队开始做(模型)。底层技术的变化把准入门槛降低了,但大模型的技术方式还处在一个剧烈震荡期。即使主流方向大概清晰了,但我们判断至少到明年Q1才能真正地深入到后方。现在处于‘1000米赛跑刚跑了三米’的阶段,谁领先一点,谁落后一点,并不重要。”小冰CEO李笛说。尽管最终结果目前还无从预料,但大家都想抓住这波技术升级带来的变化。启明创投创始主管合伙人邝子平表示,启明创投已经在人工智能领域布了重兵,“这将可能成为我们未来十年八年都要忙活的主题。”
文章引用微信公众号"中国企业家杂志",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