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之弱

新闻资讯   2023-07-19 20:10   38   0  

水虽弱,其力也强,所谓滴水穿石,润物无声,潜移默化。教育之道,亦复如是。

荷兰教育哲学家格特·比斯塔(Gert Biesta)提出了“教育之弱”的概念。他认为,教育是缓慢的、艰难的、受挫的、不确定的过程,教育是一种弱的方式,存在着美丽风险。
是的,教育是弱的。但是,在这个追求速度、效率、确定性的功利时代,人们往往希望教育是强的,要求教育是即时见效的、确定的、安全的、可测量的。
教育是弱的。它不一定立竿见影,也许若干年后才会见效。一位智者曾说过,把在学校里学到的所有东西全部忘光了之后留下来的东西才叫教育。换句话说,教育要在若干年之后,才能显现出它的效果,而且这种影响将是长久的、深刻的。所以,教育需要长期主义。
教育是弱的,它不是万能的。“没有教不好的学生”是教育者的一种信念。教育的目的是激发和引导出学生的无限可能性。教育不是工厂,学生不是产品,教师不是工匠,教育无法批量生产零缺陷的产品。
教育是弱的,它不是塑造和规训,而是发现、引导和唤醒,教育的目的是让学生在教育的过程中发现自己,唤醒自己,最终成为更好的自己。教育的本质是发现和唤醒,教育不是将不一样的学生塑造成同样的人,而是要将不同的学生培养成他们各自独特的样子。
教育是弱的,它不逞强,也不用力过猛。一个组织的管控越强,越像监狱;教育越多,才越像学校。所以在学校中,管理应该退一步,教育应该进一步,我们应当更多地用教育的方式而不是管理的方式解决教育中的问题。
教育是弱的,它不应当功利。好的教育常教无用之学,也许这些无用之学恰恰会影响学生今后的人生。我们今天的教育不仅是培养就业者,更是培养未来生活的创造者。
教育是涵养而不是规训,是润泽而不是说教,是唤醒而不是塑造,是自由而不是管控,是差异而不是统一,是内驱而不是外推……是用人格影响人格,用情操陶冶情操,用个性涵养个性。
是的,教育是弱的,它如水之弱,亦有弱德之美。《道德经》有言“弱者,道之用”,其含义是道在发挥作用的时候,用的是柔弱的方法;道创造万物,并不使万物感到有什么强迫的力量,而是使它们自然而然地发生和成长。这是润泽的力量,是弱德之美。水虽弱,其力也强,所谓滴水穿石,润物无声,潜移默化。
教育之道,亦复如是。


来源 | 源创图书《学校的转向》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23年6月
作者 | 汪正贵 青岛中学校长
编辑 | 皮皮兵不皮
商务合作请拨打 010-82296668(梁老师)
广告业务请联系
010-82296739(刘老师)
010-82296727(韩老师)
愿你做这样的教师
厉害的老师,公开课会用这些过渡语

李希贵:教育就是关系学

海淀教育品牌背后的教研力量

文章引用微信公众号"中国教师报",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博客评论
还没有人评论,赶紧抢个沙发~
发表评论
说明:请文明发言,共建和谐网络,您的个人信息不会被公开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