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斯克入局,万亿储能市场能否起飞?|智氪VIP(限时免费)

新闻资讯   2023-06-06 21:33   40   0  

储能的「电动车时代」来临。



丁卯

编辑郑怀舟

来源|36氪财经(ID:krfinance)

封面来源视觉中国

5月30日,马斯克再次访华。
对于此次中国行,市场最关注的莫过于其抵华首日就与宁德时代总裁曾毓群进行了会面,据悉,其谈话内容主要围绕上海储能超级工厂的储能电芯供应、未来在北美合作建电池厂以及动力电池供应等事宜。其中,有关上海储能超级工厂的问题引发了投资者的兴趣。
早在今年4月,特斯拉就曾宣布在上海投资建设其全球第二家储能系统megapack超级工厂,该工厂规划生产特斯拉超大型商用储能电池(Megapack),初期规划年产商用储能电池可达1万台,储能规模近40GWh,产品供应范围覆盖全球市场。而为了加速布局储能领域,特斯拉上海储能超级工厂计划于2023 年三季度就开工,2024第二季度就正式投产。
对此次会面,资本市场自然也十分买账。在会面当天,宁德时代股价大涨3.65%,重回万亿市值阵营,而截止到6月2日收盘,其累计涨幅达到5.24%;与此同时,特斯拉股价在会面当日涨幅超过4%;截至6月2日累计涨幅更是超过了10%。
那么,特斯拉加速布局储能究竟意味着什么?产业链中哪些环节值得关注?

点击下方图片加入【智氪VIP】知识星球,即可免费阅读更多36氪付费文章。

【智氪VIP】 正在招募知识星球内测用户,首批内测用户有机会获得6折年卡会员哦~点击上方图片链接加入吧!

【智氪VIP】会员权益:
1.阅读36氪全部专属付费内容
2.享受会员专属服务:找研报+专家问答+每日精选资讯+会员专属文章

3.领取智氪VIP年卡专属优惠券

储能的想象空间有多大?

近年来,以光伏风电为代表的新型发电装机比例逐年上升,但与传统发电模式不同,光伏、风电发电具有明显的随机性和波动性,存在峰值时发电功率高于电网负荷,这使得弃风弃光的问题日益突出。这种背景下,储能的重要性开始显现。储能系统在发电测、电网测、用户侧均可以起到电力系统调节作用,可以有效减少弃风弃电,促进实现可再生能源发电的削峰填谷。

具体来看,配备发电侧储能可以在电网输送通道受限和光伏/风电满负荷工作的情况下实现调峰,平滑新能源发电输出曲线,缓解电网负担;在电网测,储能可以调峰、调频,缓解电网阻塞,在低需求时段吸收电力,并在高峰需求时段将其释放到电网或支持客户的负载。

正是基于这样的优势,伴随着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的加速增长,近年来全球储能需求持续高涨。根据华安证券的预测,预计到2022年全球储能新增装机容量将达35.5GWh,而到2025年新增装机约为300GWh,2021-2025年的CAGR 将达到97.2%

全球储能市场规模预测

数据来源:CNESA、华安证券、36氪整理

其中,抽水蓄能在整个储能市场中占比最高,全球占比高达86%;但以电化学储能为电表的新型储能增速最快,2021年的同比增速在70%左右,而在新型储能中,锂离子电池储能占比则超过了90%。根据GlobalDate数据分析,预计2026年全球电化学储能量可以达到92.2GW,是2021年电化学储能20.8GW的4.5倍。

特斯拉入局意味着什么?

我们认为,此次特斯拉在上海建设储能工厂,主要还是看中了国内化学储能电池领域成熟的供应链优势,参考电动车的发展趋势,国内供应链的优势叠加特斯拉的效率,将有望加速储能电池行业的降本增效,大概率会像电动车一样形成鲶鱼效应,激发全球储能市场的新一轮竞争热潮。

对于国内储能电池行业而言,一方面,特斯拉在上海建厂将加速其产品国产化进度,随着需求的提升,给国内供应链带来可观的增量空间。根据披露的信息,Megapack 2小时产品单套容量为3.9MWh,售价266.9万美元,对应人民币4.7元/Wh左右;多套折扣价约为3.5元/Wh。目前特斯拉上海工厂的初期规划产能为10000套左右,对应的增量产值分别为1833万亿/1365万亿,想象空间可观。具体到产业链环节,我们认为对相关上游环节的利好更为明显。

另一方面,特斯拉对供应链的高要求也有望带动国内相关产业链能力的进一步提升,但是考虑到特斯拉在产业链中的强势话语权,预计整个产业链的利润空间可能被压缩。

最后,特斯拉的入局大概率会加剧集成和制造等环节的竞争程度,加速行业出清。参考电动车市场,在特斯拉上海工厂实现量产和降本后,加速了我国电动汽车供给侧的竞争,带动行业优胜劣汰,资源加速向头部厂商集中,集中度持续提升,这种背景下一些小厂逐渐被市场淘汰,行业呈现除了强者恒强的马太效应。回到储能市场,预计随着特斯拉储能国产化的加快,行业成本有望出现加速下降的趋势,从而带动整个集成等领域竞争加剧,行业集中度的提升,有利于龙头企业份额提升。

产业链哪些公司受益?

从理论上看,储能电池产业链可分为上游原材料及设备、中游储能系统及集成、下游电力系统储能应用。储能电池上游的原材料主要包括正极材料、负极材料、电解液、隔膜以及结构件等;上游的集成系统设备主要包括涂布机、搅拌机等。产业链中游主要为储能系统的集成与制造。产业链下游的应用场景主要为发电侧、电网侧和用户侧的电力系统储能。

储能产业链构成

数据来源:《派能科技招股说明书》、36氪整理

1、如前文所述,我们认为此次特斯拉上海储能工厂的加速建设,首先利好上游原材料和设备企业,目前来看这部分企业与动力电池中铁锂相关供给侧高度相关,因此具体还是建议关注动力电池中磷酸铁锂相关产业链中正负极、电解液、隔膜、结构件环节的相关龙头企业。

2、在整个产业链中,储能系统是最重要的部分,对于一个完整的储能系统,一般包括电池组、电池管理系统(BMS)、能量管理系统(EMS)以及储能变流器(PCS)四大组成部分。其中,电池组成本占比最高达到了70%;电池管理系统占比约为6%;能量管理系统占比约为3%;储能变流器占比约为6%。

储能系统各环节占比

数据来源:中国能源研究会、36氪整理

具体来看,我们认为该环节重点关注电池及PACK、储能变流器、温控三个领域的上市公司。

(1)电池组环节与动力电池相关度较高,建议关注宁德时代、亿纬锂能、德方纳米、欣旺达、鹏辉能源等。

(2)变流器(PCS):储能变流器(PCS)又称储能逆变器,是连接储能电池系统和电网的双向电流可控转换装置,能够在电网和储能系统间精确快速地调节电压、频率、功率,实现恒功率恒流充放电以及平滑波动性电源输出。

目前来看,储能变流器与光伏逆变器在使用场景、技术原理、上游供应商和下游客户上有较高重合度,因此储能变流器企业大多来自光伏逆变器厂商,行业竞争格局也类似,光伏逆变器厂商进军储能PCS领域有先发优势,但储能PCS毛利率远高于光伏并网逆变器。

参考光伏逆变器环节的情况,根据CNESA统计,2021年全球市场中,储能 PCS 出货量排名前十位的中国储能PCS提供商包括阳光电源、科华数据和上能电气等公司。具体来看,目前该环节市场份额占比最大的为阳光电源,增速快、毛利率较高的为锦浪科技、固德威等,在微信逆变器环节优势突出的为禾迈股份。

(3)温控:温控是指通过加热或冷却技术对电池的温度进行有效控制和调节的过程。温控系统与电池管理系统配合,对锂电池进行恒温控制,使其维持在安全的参数范围内,避免电池进入热失控状态。

具体看,储能温控行业竞争者主要有三类,分别为:

A.工业制冷设备厂商,拓展至储能行业,比如同飞股份、高澜股份;B.数据中心温控厂商:如英维克、佳力图;C.传统空调、压缩机、风机厂商转型:比如申菱环境、奥特佳、松芝股份。

综合来看,同飞股份作为工业温控龙头,综合竞争力较强,国产替代红利优势显著;高澜股份在新能源车和储能领域深度布局,下游客户广泛且稳定;英维克在精密温控领域深耕多年,核心团队来自于华为、艾默生等国际大厂,行业经验丰富,在储能温控领域具有较大市场份额,且盈利水平最佳。

储能电池部分上市公司财务和估值比较
数据来源:wind、36氪整理

*免责声明: 

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看法。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在任何情况下,本文中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在决定投资前,如有需要,投资者务必向专业人士咨询并谨慎决策。我们无意为交易各方提供承销服务或任何需持有特定资质或牌照方可从事的服务。


36氪旗下财经公众号

👇🏻 真诚推荐你关注 👇🏻

来个“分享、点赞、在看”👇

储能的「电动车时代」来临

文章引用微信公众号"36氪",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博客评论
还没有人评论,赶紧抢个沙发~
发表评论
说明:请文明发言,共建和谐网络,您的个人信息不会被公开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