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餐企老板内参(ID:cylbnc),作者:宗赖鸿,头图来自:视觉中国
一、预制菜上市公司
赚翻了?
截至7月15日,多家预制菜上市公司已经发布了业绩快报或业绩预告,披露上半年经营情况。
安井食品上半年营收达76.94亿元,同比增幅30.69%;广州酒家的营收为17.45亿,同比增幅17.4%。
扣非净利润方面,安井食品、圣农发展、绝味食品、紫燕食品、全聚德、獐子岛6家公司实现盈利,圣农发展的扣非净利润同比增幅高达414.36%~439.18%。
其实这些数据并不能反映预制菜行业的情况。
一方面,作为对比的去年上半年,并非宏观经济的常态。另一方面,这些上市公司的业务,也不仅仅有预制菜板块,有些包含养殖业务,有些包含食品业务。具体经营数据,还需要完整的财报披露后进行分析。
但有一个数据可以反映预制菜行业的变动。
企查查数字显示,2020年,预制菜相关的注册企业为12446家,到2022年,这个数字降低到1895家。同时,预制菜相关企业总量也在下滑,从2020年的63714家下降到61663家。
预制菜的企业变少了,同时减少的是新创预制菜品牌的融资新闻。今年的两个大额融资,海欣集团募资5.2亿,国联水产获沙特主权财富基金5.6亿美元投融资支持,都是发生在老牌预制菜企业上。
拐点已经来了吗?
二、“90%的预制菜工厂会淘汰”
广州观星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舒锐对餐饮老板内参表示,这几年预制菜的发展已经是过热了。
“目前我们预制菜在中国不缺品类、不缺产量,最缺的是品质、品牌和标准化。”舒悦表示,“绝大多数预制菜厂家只讲成本,讲质量的比较少。所以我们整个行业比的是没有最差,只有更差。”
“3~5年,应该90%的预制菜工厂会淘汰。”不过,他也认为,在这些工厂淘汰后,将会出现一批有标准的、有品牌的、有规模的预制菜企业,对行业进行重塑。
过热的不只是厂商,还有各地兴建的预制菜产业园。
预制菜的品质、品牌和标准化,最依赖的是原材料。舒悦认为,要建预制菜产业园,首先要发展规模化的第一产业,把原材料发展起来。
但他发现,一些预制菜产业园区所在地并没有相匹配的第一产业。“当地原材料都没有,要从很远的地方拉过来,你怎么保障(竞争力)?”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食品学院副院长王云阳表示:“口味是预制菜中最核心的问题,首先是打开市场第一道屏障,要做好它,从原料到整个加工过程,以及到最终配送的过程,这是一个系统工程。”
内参君认为,没有好的食材、好的加工工艺、好的运输链路、好的呈现(售卖)形式,预制菜很难做到“好吃”。而一点优势都没有的预制菜企业,将会被加速出清。
三、加速出清阶段,头部企业
正加码打扫战场
预制菜市场正式进入出清阶段,行业步入十字路口,没有优势的企业将迅速淘汰。一些企业开始加码投入,打扫战场。
上市公司中,海欣食品收购福建东鸥食品、莲花健康拟入股自嗨锅、千味央厨拟收购味宝食品。另有企业涉足预制菜产业基金,积极寻找投资并购的机会。三全、安井、千味央厨等企业通过定增募资积极扩产、增加产能。
上游养殖企业也积极行动,广东何氏水产的何氏蹦蹦鱼、何鲜氏,生生农业的粤式水产预制菜都有不错的表现。相关企业也积极建立产学研联盟,提升养殖加工技术,从原材料开始锁鲜。
在渠道方面,叮咚买菜和盒马也计划在预制菜大干一场。今年上半年,叮咚启动预制菜合伙人计划,盱眙合作的小龙虾养殖基地落地;盒马成立预制菜一级部门,组建预制菜联盟。两家公司今年预制菜的销售都是50亿元。
虽然2023年销售目标加起来才100亿元,相较于预制菜2022年4196亿元的市场规模偏小。凭借着自身基础设施和流通能力,和上游合作伙伴建立更紧密的联系,能够让预制菜更短链路触达消费者,带动融合创新和消费体验的提升。
商超龙头企业永辉也在积极布局预制菜自有品牌。餐饮企业一贯低调,不过也有高调的选手,比如农耕记旗下的菜和鲜已经开出三家贩卖预制菜的生鲜菜站。
四、技术加持与科技赋能
仍是关键
消费者对于预制菜,更关注的是口味,预制菜爆品的口味大多集中在“重口味”上,核心是用来掩盖还原度不足、风味损失的问题。
而预制菜的成功关键,离不开技术的加持和科技的赋能。谁能做到更高的口感复原,保留食材原味,同时减少盐、减糖、减油,谁就能在消费者端获得更大的认可。
水产预制菜就在逆流而上,通过去腥、提鲜、致嫩等手段,提升还原度。
有调查显示,消费者在追求水产品时,80%的用户需要对水产食品存在加工、调理的需求。水产预制菜不仅为消费者带来了方便,还打破了季节性和区域性的限制,让内陆的消费者实现海鲜自由。
今年,因为土腥味大,西湖醋鱼再上热搜。
草鱼需要通过吊水来去除土腥味,却一般餐厅并没有能够暂养的空间,有杭帮菜品牌将西湖草鱼换成了衢州开化清水鱼、钱塘江鲻鱼和鳜鱼。但后续制作依然复杂,非常考验厨师的水平。
有协会人士曾表示:“这种名菜,最需要政府统筹管理,对厨师进行统一指导和培训”。还有美食KOL认为,西湖醋鱼就“不应该”出现在大众消费场所。
不止是西湖醋鱼,相信全国还有诸多菜品因为厨艺师承、难以标准化、规模化而陷入困境,都是需要食品工业,需要预制菜化。
一些小家电,比如空气炸锅技术的革新,就催生了众多C端速冻米面产品。
董明珠在此前的一场会议表示:“老百姓都说预制菜是垃圾食品,原因是我们的技术是短板,难以支撑”,她认为,预制菜要借力装备走健康新鲜的发展之路。
五、结语
预制菜的发展不可逆,无论是原料端2035年农业现代化,还是产学研推动食品工艺和技术的进步,冷链物流和销售渠道的完善,都需要一定时间。
预制菜必然是长跑,即使如今表现光鲜的企业也不能断言成功,还需要时间和市场的考验。
但未来,不属于只重视价格、只会玩流量和资本的那一拨人。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餐企老板内参(ID:cylbnc),作者:宗赖鸿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email protected]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email protected]
End
妙投APP——专为二级市场投资者提供决策型信息服务的付费应用,紧跟金融市场变化风向,聚焦于新经济领域最重要公司的研究分析与动态跟踪,致力于为投资者降低关键信息获取门槛,并提升其信息获取效率。
文章引用微信公众号"虎嗅APP",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