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科学家变成企业家,总共分几步?
新闻资讯
2023-07-20 18:10
36
0
科学家创业并不是什么新鲜事,在科技赛道红火、投早投小投硬的投资背景下,很多投资机构到处找教授创业。很多新闻的题目是“某某高校教授又收获了一个IPO”,让人看了斗志昂扬,以为掌握了科学家,就掌握了财富密码。但指望科学家项目给机构赚得盆满钵满,就意味着把科学家逼成企业家。我出生在教授家庭,一直在参与科技创业项目的孵化和融资工作。然而,我坦诚地说,把科学家逼成企业家,是不科学的。你要让一个专注于科学研究的人,变得运筹帷幄、杀伐决断…… 这简直是人格分裂。但投资人如果要见到回报,就不得不对科学家残忍,因为必须拿出经营业绩——所以,今天的文章,写写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话题——如何把科学家变成企业家?希望能帮助到科学家、投资人,从勇攀科学高峰,到深挖商业价值。或者,在科学家的团队中,找一个最像企业家的科研工作者。听起来是不是很像废话?但,成年人只能选择,不能教育。能够坐冷板凳钻研出科学成果的,都是有些执拗劲儿在身上的。没遇到你之前,科学家理性、固执、高冷,遇到你之后,科学家感性、顺从、盲目?TA的科学研究成果够不够好,另当别论,TA够不够格变成企业家,才是关键。——除非科学家愿意让出创业项目的控制权,让投资机构/投行操盘,并购退出。剩下的,比较难定义,我仅从个人观察到的,提3个思考方向:建议每位想创业的科技工作者,都先回答以下3个问题:这是一本经典的商业书籍《商业模式新生代》开头的三个问句。就是这本书提出了经典的商业模式画布(Business Model Canvas)。科学家想变成企业家,就一定要对自己要创办的企业进行商业模式构想。而这件事,会发生在你即将经营公司、经营公司甚至公司失败的每一天。如果你每天都不由自主地在思考你企业商业发展的九大模块,如果你每遇到一块白板,就情不自禁地重复自己的商业模式画布——我敢保证:你的血液中流淌着企业家的基因,你的脑子就是为了商业而生的。如果说商业模式的侧重点在“合作”,即:如何与市场要素和产品进行连接?那么商业战略的侧重点在“竞争”,即:在怎样的位置,与竞争者争夺市场?为了具有竞争优势,企业家必须知道公司的长板在何处,如何建立更高的壁垒。同时,知道公司的短板在何处,如何快速弥补到市场平均水平,以免竞争对手攻击弱点。科学家往往善于发现与创造,而思考商业模式更符合他们的性情。但企业家必须适应竞争,甚至挑起竞争,就必须直面企业的缺陷和市场的对手。例如,公司研发能力很强,但市场部门很弱,甚至根本没有市场部门。每次到潜在客户公司,都与他们的研发团队相谈甚欢,但遇到采购部门或者拍板的老大就露了怯。因为不具备市场视角的科学家,往往并不了解市场的痛点,通常自以为只要技术够好,市场就会买单。可是,技术是否真的解决问题,是否真的解决得比其他厂商或者原有产品好很多?——真的签约和打款时,才能验证客户是否真的为技术买单。企业经营是千头万绪的,从尽职调查的角度,有业务、财务、法务三大块。其中,业务中可能还分为研发、生产、销售、市场、人力资源、公共关系等等。科学家往往只要集中时间、精力去攻克某个课题的难关。思维比较垂直。但企业家却得在繁杂纷乱的信息中,理清主次,然后做重要的事,并把其他事交给其他成员。思路必须发散。常听创业的科学家抱怨经营一个公司千头万绪,还有很多突发情况,这比搞课题难多了。同时,高校和科研院所是一个相对封闭的研究型环境,而企业是在社会大学中求生存的,比原来的环境要复杂很多。从象牙塔到了大染缸,科学家需要转变心态,克服精神洁癖,身体力行地感受商界的逐利性、竞争性和不确定性。那么,怎么帮助科学家变身企业家呢?我个人归纳了3点,供参考:有的科学家说,我社恐,对应酬非常厌烦,就是喜欢待在实验室。我不是说企业家每天都在灯红酒绿、夜夜笙歌,但是推杯换盏、左右逢源的社交技能是需要有的。如果科学家很排斥,没有意愿融入纷繁的社会现实,那么,还是把TA们留在象牙塔为好(不要成为控股股东,技术转让或者顾问都行)。那么,科学家愿意培养社交能力或者已经具备这方面素质,还得意识到自己与企业家之间的差距——例如上述的三点。比如,愿意到市场第一线去了解真正的痛点,不要被间接得来的“伪需求”而蒙蔽双眼。比如,不迷信技术,放弃“只要技术够好、就有市场买单”的幻想。比如,对内懂得笼络人心、赏罚分明,对外懂得画饼、讲故事。认为自己的投资业绩优异、投后经验丰富,又是投资人(或者潜在投资人),科学家必然会听信机构、孵化平台的建议。如果投资机构、孵化平台里的人太年轻,资历不够,或者不具备一定学历,或者不具备技术背景……科学家会在心中暗自想:“你们有这个智商/资历教育我么?”就算科学家碍于投资人(或者潜在投资人)的情面,愿意给予前期的信任,在过程中产生分歧时,听谁的——这又是一大障碍。我在一个知名孵化平台的内部分享会上,听到这么一个数字:孵化平台的重要负责人和他投资的科学家项目方的正式接洽次数,在一年内多达100余次(这还不包括私下的会面)——也就是负责人一年中大概有三分之一的工作时间,花在一个项目方上。“能力换信任”、“时间换人心”,这样的全心投入,试问几个投资机构做得到?我们不能要求科学家必须信任投资机构或者专业孵化服务团队,这是相互选择的过程。但如果此前参与过创业项目,或者参加过商学院、孵化平台课程的科学家,可能信任度会相对较高,专业孵化服务团队也更能施展开拳脚。而且业务中的生产放大工艺、市场推广、产品营销、仓储物流、人事招聘管理等等,都不是科学家擅长的领域。在接受专业孵化平台服务的同时,科学家也不能当甩手掌柜,而必须知道这些业务、财务和法务领域中关乎自己经营的核心知识。只不过,如果能够摸着“专业孵化团队”过河,科学家到达企业家“彼岸”的成功概率会更高。最后,祝:在艰难且不确定的环境中,科学家都记得创业的初心,用实验室中培养出来的屡败屡战的顽强心态,凝聚创始团队,领导公司员工,迎接商界的挑战。找靠谱商机,关注创业邦视频号
文章引用微信公众号"创业邦",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