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过这样的时刻:
明明到了下班时间,但领导还没走,于是没有人动身,你只能在工位焦急等待;
明明是同事的工作,她却要拜托你,当你累得苦兮兮,却发现同事正在玩乐。
更让人生气的是,你处处为人考虑,别人却不以为意。
你如果不懂拒绝,别人就得寸进尺。
因为过于好心、不懂拒绝,所以总是将自己陷入内耗的深渊里。
有人说:“内耗的本质,就是一个人和自己作斗争。不用别人动手,自己就把自己消耗殆尽。”
人到中年,与其精神内耗反思自己,不如精神外耗“埋怨”别人。
01
一个人痛苦的来源
过于为他人着想
看过一句话:
“生活中拖累我们前进的,不是来自外界的压力和束缚,而是我们习惯性的付出和内心无休止的自我拉扯。”
太为别人考虑,总是迁就别人,为我们平添了许多苦恼。
网友@青柠分享过自己的经历。
她和同事小王是同一个部门的,平时很照顾小王,帮忙搬重物、替岗干活,还经常请她去网红餐厅。
她觉得跟小王的关系比别人都要近,可小王好像根本没把她放心上。
小王下楼取快递,从来都只取自己的;
青柠想请小王帮个忙,小王不是说太忙,就是说“反正时间还来得及”;
有什么好吃的,小王都是跟其他同事分享,从来不喊青柠。
青柠心里很不平衡,但碍于对方的面子,没把事儿挑明。
她有个合作多年的客户,小王仗着跟他们的负责人有过一面之缘,私底下做了不少小动作。
青柠听说后,不想伤了大家的和气,就没干涉。
可后来,客户不再找青柠询价了,而是跟小王下了订单,还把所有业务慢慢转到了小王那里。
青柠简直要崩溃了,她开始失眠、自责、封闭自己,业务量不断下滑,每天都感到精疲力尽。
《被讨厌的勇气》中有句话说:
“活在害怕关系破裂的恐惧之中,那是为他人而活的一种不自由的生活方式。”
世界上哪有那么多的将心比心,你为别人着想,别人未必为你着想。
心理学上认为,好心人更容易得抑郁。
太考虑别人的感受,高标准要求自己,无法发泄情绪,定会转向攻击自己,陷入自我否定的恶性循环中。
一个人痛苦的来源,正是如此。
02
谁让我不高兴
我让他更不高兴
心理学上有个“凡勃伦效应”:
商品价格越低,越是无人问津;价格越高,越能受到消费者的青睐。
这同样适用于人际关系。
你对一个人越好,越是不被珍惜;越不好惹,别人反而越会尊重你。
因为给予太多善意会让人觉得你很廉价,而且大多数人都喜欢挑软柿子捏。
对待那些一味消耗你的人,就要及时反击,让他们有所畏惧,这可以规避社交上的大部分问题。
电影《授权》中,女主是一个总被欺负的老好人。
在身边人眼中,她能够包容一切,但实际上她活得很憋屈。
工作上,她兢兢业业,老板却视而不见,转头就提拔了一个新人;
男友不务正业,得靠她养,晚上的呼噜声扰得她根本无法入睡;
闺蜜难过时她及时安慰,可每当她有伤心事,闺蜜都在玩手机。
她的隐忍非但没有得到别人的尊重,反而换来肆无忌惮的无视。
她决定改变自己。
开始怒怼领导,指责他偏心、有眼无珠;
骂男友自命不凡,“不过是个逃避现实的寄生虫”;
当闺蜜再次敷衍她时,她一把夺过手机扔进了垃圾桶。
得罪了所有人,没想到她睡了十几年来第一个好觉,别人再也不敢让她受气。
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一类人:
看你好说话,有事才想起你,然后人间消失; 看你很勤快,哄你出力干活,自己偷奸耍滑; 看你脾气好,对你尖酸刻薄,从来不讲道理。
THE END
若喜欢袋鼠的文章,欢迎点击右下角的在看
文章引用微信公众号"袋鼠深度精选",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