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女人正躺在珠穆朗玛峰,一米多宽的峰顶上。
此时的海拔是 8800 多米,人会因低温和缺氧而肌肉收缩,不自觉地颤抖。女人努力克制本能,配合身边 8 位男性伙伴和仪器——
做着一件浪漫又奇妙的事:录下自己在地球最高点的心跳。
她叫潘多。1975 年 5 月 27 日这天,潘多成为世界第一位从北坡登顶女神峰的女性,她录下的,是人类第一份位于珠峰峰顶的遥测心电图。
这一年,潘多 37 岁了,有 3 个孩子,最小的只有几个月大。登山队组建时,她尚在哺乳期,有点产后发胖,还因为攀登事故失去 5 根脚趾,一开始并没人看好她。
但,潘多还是登顶了。
当她立于峰顶时,也许会隐约预感到:从此,越来越多的女人会离开原本的生活,哪怕会丢掉性命,也要试图登上珠穆朗玛峰,和许多其他高峰。
没错,今天的文章就关于这群热爱攀登的女性。
女人总被比喻成“水”,环绕着山峰,多有柔情,少有探索的激情。
一旦现实中开始上演翻越、被困与再次翻越的剧情,它不止关于叛逆、冒险与荣誉,更关于女人的自我成长,和她必经的挣扎、撕裂与失望。
问题来了:当一个女人,“不甘生活的真相只是活着,不甘一生只被寥寥数语匆匆带过”,但所去之地一路都是悬崖峭壁、暴风雪崩。
那么,她该如何登上那遥不可及的峰顶?
世界第八高峰, 马纳斯鲁峰下,一个身材精炼的女人正在问别人:无氧攀登 8000 米以上雪山,你们咋做准备的?
一同前来的伙伴大惊:何静,你这次要来无氧的吗?
何静并不确定自己能行,但她决定试一下。
这是何静第一次无氧攀登 8000 米以上的雪山。出发前,她没告诉任何人,怕人笑话她不自量力,也怕家人担心。
——在高海拔攀登中,氧气是攀登者的“生命防线”。缺氧,会让人逐渐丧失身体机能,增加做错决策的几率。无氧攀登意味着更高的死亡率,也对体能、意志力要求更高。
但,这是一条能让何静登上峰顶的路。
很久以来,“攀登”都和“中产阶级”、“精英运动”相挂钩,是一件非常烧钱的事。
何静热爱攀登,但她的家境很普通。就像普通人家的小孩想当画家、有音乐梦,钱是第一道门槛,也是最难跨过去的门槛。
于是,她上山了。
冲顶前,何静用更长的时间去准备,上到高海拔,再下来,再上去,以适应无氧的状态。
正式冲顶了,她一步一步,调整呼吸——
没钱。就选择无氧攀登,帮自己绕过这道槛。
没氧气。从前坚持锻炼流下的汗水、坚持攀登的决定,都在给她“输氧”。
曾经为了锻炼出更强悍的身体素质,何静每周至少有 3 天会在凌晨 5 点起床,跑上 10 公里,每周保证参与一场 30 公里的越野赛。
从不懈怠,从不动摇。她看向峰顶,踏下的每一步都很扎实。
最后,何静登顶了。
冲顶前一晚,她激动到难以入睡。但站在峰顶那一刻,她特别平静。没哭,没笑,没大喊大叫。
她知道,自己走通了这条通往“峰顶”的路。
再也没什么能阻挡她了。
她有一位挚爱攀登的父亲。
父亲饶剑峰曾是房地产公司高管,为了攀登辞职、抵押房产、与妻子离婚,最后也在一场攀登中殒命。
2013 年,在攀登世界第九高峰——南迦帕尔巴特峰时,他遇见了全球第一起登山中的恐怖袭击事件。
但,饶子君一直没有怨怼过父亲的选择。
她很轻松地说:“别问为什么喜欢登山,为什么一定要登山。就是因为喜欢,就是爽啊。”
她与父亲有相似的执着。父亲去世 3 年后,饶子君登上人生中第一座雪山,在山顶缅怀父亲,痛哭了一场。
这个过程被拍成一部纪录片,惹来非议:她在消费亲人的逝世吗?
巨大痛苦之下,身为纪录片导演的饶子君一度不想拍了。她跑了,驾车一路开去尼泊尔边境,遇见了很多人——
一对语言不通,无法交流却深爱彼此的情侣。
人到壮年得癌症,康复后带着老板和妻子一起旅行的成功人士。
她毫不犹豫将遇见、交谈的过程记录在镜头里,后来再没放下摄像机。
她说,纪录片的拍摄和攀登很像。
全神贯注地走过几千步,终于攀上山顶的感觉,很像全身心连续拍摄十几个小时,镜头终于出现了一件预期之外的事——那一刻仿佛流星划过天空,宇宙送来了礼物。
20 多岁的饶子君一直记得,小学开学第一天,父亲在送她上学的路上,问她:“你是谁?”
她说:“我是饶子君。”父亲说:“不,这只是你的名字。”
她说:“我是人类。”父亲说:“不,这只是你的物种。”
多年后,这场问答有了回声。饶子君跟着父亲的脚步,开始了她的“攀登”——不顾一切地追随让自己微笑、流泪的东西而去。
这场“攀登”的目的,是“使自己成为自己”。
“登山家对高度的痴迷、野心、欲望、渴望、梦想,何尝不像画家对美的迷恋;音乐家对旋律的沉醉;建筑家对尺度、线条的热爱。”
—— 对每一种生活的热爱,究其根本都是一样的。
帕米尔高原、慕士塔格雪峰剔透壮丽,走到能抵达的最高点,房琪高兴地胡乱大喊了几句,然后彻底眼前一黑,晕了。
这是房琪成为自媒体旅行博主后,来到的第一站。
她曾是个光鲜、体面的旅游节目主持人,却觉得工作让自己变成了 nobody ——
没有主见,只会不停地把自己往领导、导演、制片的要求里套。
她不干了,想去看看更远的山河,结果生活一下被颠覆了。
体面变成了四处求人。
她试着借助之前的资源、人脉,厚着脸皮给 10 多家景区打电话寻求合作机会,但被一一拒绝。
稳定变成了动荡。
为了省钱,她坐绿皮火车奔波到景区拍视频,白天拍摄,晚上通宵剪辑......
房琪后来在书中写到:“想要攻城略地拓宽自己人生的疆土,本就是需要代价的。”
现在,她的短视频账号有了 2000 多万粉丝,很多人爱上她视频里的诗和远方。
去年,她成为了《我在岛屿读书》的主持人,和西川、余华、苏童等文学大家一起聊生活,聊文学。
这是她要登的另一座山:一开始房琪很惶恐,她怕露怯。
但她还是去了,想去看看这些文学家在生活里如何对待朋友,如何对待天气冷热,饭菜口味,去了解他们的生活逻辑和方式......
节目播出后,有人说房琪像个“小学生”,几位文学大家一直在向下包容她。
但房琪毫不在意。她付出一些“代价”,自己却被“填满”了——
苏童告诉她,读言情小说也挺好,“阅读从来不可以让人感到羞耻”;出海时,她听见西川说:“海浪打在石头上,是形成一次又一次的相遇”......
这些时刻,像风一样吹散了前方的积雪,让她能更踏实地沿路而上。
继续追逐山顶的那缕光。
女孩们说:捕捉你每一次心中燃起花火的瞬间,那就是你的目标。确定目标后,不断找路径去抵达就可以。
我们一定要去“登山”吗?
女孩们说:只有抵达那里,人生才不算浪费。
当你对平淡的生活感到厌倦,当夜深人静心底的渴望再也压抑不住,你的山峰也会对你发出召唤吧。
那时,祝你也足够勇敢,足够决绝。
别浪费这一生。
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
女性正自信、努力、勇敢坚定地追求心中的目标。她们的光芒不止在镁光灯下,也同样闪亮在猛烈的雪山阳光下,这是巴黎欧莱雅所代表的女性力量。
我们与欧莱雅邀请了何静、饶子君、房琪,一起拍摄下面的视频,支持女性追逐梦想,勇攀心中的“珠峰”。
“人生如山路,山路陡峭狭窄,但远远看到前面有个普通的女孩也在努力登山,就觉得还能再走一走。”
撰稿:A姐
你心中那座“珠峰”在哪里?
祝你也能登上峰顶。
↓↓↓
文章引用微信公众号"新世相",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