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宗威
政府投资768万的景区面临倒闭,这笔钱还是扶贫资金,如今要不回来了可咋办?
这事发生在广东清远清新区龙颈镇。2018年8月底,龙颈镇和当地的龙腾峡漂流景区签了份合作协议,政府投资768万扶贫款入股景区,每年可两次获得景区收益分成。
然而不到两年时间,这项合作就走到了尽头。
才到2019年9月底,景区已经不能按时发放收益了。龙颈镇政府随后起诉景区,要求退回扶贫款和违约金。法院也判了龙颈镇政府胜诉,要求景区返还扶贫款和违约金一共923万元,可景区早就没有资产可以执行了。
目前的最新进展是,龙颈镇政府正在寻找新的投资方,希望可以盘活龙腾峡的景区资源。
抛开龙颈镇政府的身份,这不过是个投资失败的案例。但现在的问题是,这768万可是实打实的扶贫款。如果找不来新的投资方,难道这笔钱就这么打水漂了?
对于扶贫款能否用于投资的质疑,龙颈镇有关方面的回复称是可以的。
清远市清新区制定的《扶贫资产管理办法》,详细规定了扶贫资产的使用、投资等各项事宜,明确了扶贫资金可以用于投资种植业、养殖业、乡村旅游业等。
用扶贫款进行投资,获得收益后又反哺扶贫工作,这在全国层面其实早有过尝试。就跟养老金投资一样,是能保证扶贫资金可持续发展的手段之一。
从理论上讲,地方把钱归拢起来,交给优质企业使用,由企业或大户带动贫困户脱贫,比把钱直接发给贫困户,更有效率,更能提高一地的发展潜力。
然而有投资就有风险,龙颈镇政府在投资前,有没有认真评估过其中的风险?
要知道,对一个镇政府来说,768万扶贫款可不是个小数目,它可能是整个镇扶贫款的大头。不排除有些企业只是盯着扶贫资金这块唐僧肉,并不在意贫困户能不能脱贫。
龙腾峡景区从接受扶贫款投资,到不能按时发放投资收益,中间不过一年多时间。按理来说,景区不太可能如此短时间内出现断崖式下滑。所以很有可能,景区经营早就有问题了。
而政府有关人士在采访中表示,他们曾通过第三方评估,认为景区运营方属于优质企业,才决定投资的。
那么问题来了,这个第三方到底是个什么机构?他们具体是怎么评估的?政府有没有认真核查过相关评估,事前有没有仔细测算清楚项目投资成本和收益?
更直接一点问,768万扶贫款全投给景区,这个决定是怎么做出的?是有人拍脑袋决策,还是有一个科学、严谨、集体的决策过程?
还有,清远市清新区规定了扶贫款可以用来投资,也同时明确了相关投资要进行公示,要对扶贫资金的去向进行监管。
龙颈镇政府自称一直对扶贫款的经营有监管,但从结果导向来看,除了知道钱被景区用于各项建设外,他们对资金的使用是否合理、景区的整体经营状况等,似乎了解得并不多。
不管怎样,当地都有必要好好复盘下整件事,调查其中是否存在违规之处。投资不能保证不会亏损,但若因为有人工作失职,造成扶贫资金打了水漂,那就要坚决问责。不能让768万扶贫款就这么稀里糊涂没了。
文章引用微信公众号"鱼眼观察",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