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毒教材”事件爆发后,不少儿童读物遭到了批判,曾因“百家讲坛”而红极一时的易中天,也被批“粗俗”,部分作品被下架。
来源:《易中天中华经典故事》插图
一时间,关于易中天被“封杀”的消息如泥石流一般,迅速传开,一度导致其背后的“果麦文化”股价大跌……
一、
1947年,易中天出生于湖南省长沙市,一个曾经显赫但已经落败的知识分子家庭。
易中天的曾祖父易翰鼎,是湘军创建者之一,我国第一位外交官郭嵩焘的忘年交,曾考上湖南法政学堂,做过几年湖南道县的县长。
他的父亲易庭源曾是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的教授,我国著名的会计学家。
在易中天的老家,湖南湘阴营田镇,易家拥有一座占地面积两万一千多平方米、四进四出的祖宅,里面足足有145个房间。
来源:中国纪录片网 纪录片《客从何处来》 易中天自述
后来,这个祖宅被国军强行征用,变成了临时作战指挥部。
日寇得到消息后,曾对易家祖宅进行过轰炸,导致易家一夜之间死了近400人。
来源:中国纪录片网 纪录片《客从何处来》 易中天自述
而下达轰炸命令的人,正是臭名昭著的战犯冈村宁次。
来源:中国纪录片网 纪录片《客从何处来》 易中天自述
易中天母亲周家这边,比他父亲那边更牛。周家有一个著名的女婿,名字叫左宗棠。
来源:中国纪录片网 纪录片《客从何处来》 易中天自述
易中天的外祖父是北京赫赫有名的大律师,与民国第一任民选总统熊希龄是世交。
他的母亲小时候,就生活在熊希龄所住的克勤郡王府。
来源:中国纪录片网 纪录片《客从何处来》 易中天自述
后来爆发抗日战争,母亲不得已从北京逃难到湘西吉首,在一家专门收养抗战遗孤的保育院工作。
这家保育院来头也不小,创始人有两个,一个叫宋美龄,一个叫邓颖超。
来源:中国纪录片网 纪录片《客从何处来》 易中天自述
也是在这里,易中天的母亲认识了家道中落的易庭源,这才有了后来的易中天。
战争夺取了易家的财富,却夺不走一个书香世家的底蕴。
家里多如牛毛的藏书,为易中天日后成为著名学者,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易中天从小到大都是学霸,但他最爱干的事儿,却不是念书。
二、
易中天从小就爱看戏,而且他不仅爱看,还乐意写。在他10岁那年,他就写了人生中第一个剧本。
后来,他还偷偷摸摸报考了某剧团,并且成功通过了考试。
来源:极目新闻 2019年1月24日
但由于父母强烈反对,易中天只能远离舞台,潜心学习,以全校第一的成绩,考入当地最好的高中,华师一附中。
来源:株洲新闻网 2016年08月15日
毕业后,由于赶上“上山下乡”。深受苏联小说《勇敢》的影响,18岁的易中天自愿报名去支援新疆。
来源:微信公众号“易中天”提供照片
这一去就是十几年。
1978年,恰逢国家恢复高考,以及研究生招生。
一向胆大的易中天,决定越过高考,直接报考研究生。
经过三个月的努力,他成功考上武汉大学中文系研究生,师从魏晋南北朝文学专家胡国瑞。
不过当时31岁的易中天没想到,自己直接报考研究生这个决定,日后竟然会给自己带来那么大的麻烦。
三、
1981年,34岁的易中天从武汉大学毕业。
来源:微信公众号“易中天”
原本作为代培生的易中天,必须返回生源地新疆工作。
但在时任武大校长刘道玉和导师胡国瑞的努力下,最终用五个本科生,成功把易中天从新疆“换”了回来。
来源:株洲新闻网 2016年08月15日
因为这个原因,易中天一直对刘道玉和胡国瑞心存感激,而且他也很快用实力证明,两人的决定是正确的。
易中天与导师胡国瑞合照 来源:株洲新闻网 2016年08月15日
易中天对讲课,有自己的理解。
他认为,如果照本宣科,很容易打消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所以每次在准备讲稿时,他都用上写剧本的技巧,把每次课程当成话剧来对待。
凭借独特的讲课风格,易中天很快脱颖而出。
不光是他中文系的课场场爆满,就连他讲的美学选修课也是人山人海……
虽然他就像是一道光,照亮了大学生枯燥的学生生涯。但他的光芒太亮,刺痛了同事的双眼。
来源:株洲新闻网 2016年08月15日
在武大教学期间,易中天备受排挤。
没有本科学历,成为了很多同事攻击他的理由。导致他不仅评不上职称,就连学校分房子,他始终都是最后一个。
老校长刘道玉退休之后,易中天在武大的生活更是举步维艰。
他眼看着能力不如自己的同事,评上副教授、教授后,搬进了宽敞明亮的大房子。可自己一家三口,却只能挤在一间三十多平米的小房子里,憋屈得比一身本事无处施展的马超还憋屈……
就在这个时候,易中天接到了一个改变人生的电话。
四、
1992年,45岁的易中天接到厦大副校长郑学檬的邀请,调任到厦大教书。
来到厦大之后,易中天如鱼得水。
不仅评上了在武大一直没有评上的正高,他的代表作《艺术人类学》还获得了首届全国高校人文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
来源:微信公众号“易中天”
一开始,易中天本打算在学术研究的路上,一路走到底。
但接连发生的两件事儿,却大大改变了他的金钱观。
有一次开会,易中天的师兄付生文突发疾病,倒在了他的面前,再也没有醒过来。
事后,易中天去探望其家人时发现,师兄虽然学术成就十分卓越,却家徒四壁,一贫如洗。
来源:微信公众号“易中天”
这给易中天带来极大的冲击,他给师兄写了一幅挽联:
才高八斗,学富五车,叹人间从此惜年少;身跻九流,家徒四壁,问天意何时重斯文。
这挽联既是写给师兄,同样也是警醒自己。此后的一件事,又一次深深刺激了他。
1999年,全国房改,很多地方把单位用房以极低价格卖给职工,当成一种福利。
当时,易中天和妻子都已经在厦大工作多年,而且都有职称。
可两人翻遍家里,却愣是凑不出3万块钱买房,眼看煮熟的鸭子就要飞了……
最终,还是女儿拿出自己攒的一万元,才帮助拿下了这间房。
来源:新京报书评周刊 2018年11月15日
经过这两件事儿,易中天大彻大悟。
他决定,先搞钱。
在那之后,易中天一边开始尝试市场化写作,赚一些稿费。同时也开始接触电视,做一些文化节目。
当时他没想到,自己命运的齿轮,已经开始悄然转动。
五、
《百家讲坛》总策划解如光,看到易中天的节目后,直言“这就是我们要找的人。”
随后,易中天凭借《汉代风云人物》和《品三国》两个系列,成为2006年除了“超女冠军”李宇春之外,最火的人,也成功掀起了一波“历史热”,让很多人捧起了书籍,爱上了传统文化……
当时,想要上门采访易中天的人,几乎快把他家的门槛,踩成地下室。
可人红是非多。
易中天在凭借幽默搞笑的讲书方式火了以后,也引来很多争议。
有人质疑,他讲的都是野史,根本是胡说八道。
也有人质疑,易中天的学术水平,认为他只是一个哗众取宠的小丑。
他的盛名之下,一直都伴随着挥之不去的争议,以至于“毒教材”事件后,他出版的《易中天中华经典故事》一度被部分学校下架,还传出他将被“封杀”的消息……
来源:鲁网 2022年9月4日
但面对舆论和媒体的围剿,易中天依然我行我素,坚持原则:“说真话”。
时间长了,易中天还跟媒体达成一种默契:
反正我知道你想要什么,如果你真的态度友好,我会配合你,把你要的东西给你,甚至帮你把标题都取好。因为你要活着,我们都要活着。
但是,如果你来挑衅的话,那我也毫不客气,到最后看谁狼狈。
来源:新京报书评周刊 2018年11月15日
对这句话体会最深的人,是一个央视主持人王志,那个节目叫《面对面》。
六、
一开始,两人的气氛还算融洽。
可没过多久,易中天就发现,对方提的问题看起来平平无奇,但实际上暗藏杀机。
比如,王志问易中天:
大家觉得易老师讲课,好像听评书一样有意思。那如果说这样的话,那我们为什么不直接去听评书呢?
这句话看起来没啥问题,但实际上是否认了易中天“讲评书”的价值,认为他说的东西没有学术含量,只能用来娱乐消遣。
易中天很巧妙地把球踢了回去说:
是啊,这个问题问得太好了,我也想知道为什么。你应该去问观众,你们干嘛不直接去听评书呢,还听他的呢?我相信观众会回答的。
王志见易中天没有正面回应,继续逼问,您是有意参考过评书的说法吗?
易中天来了一招“釜底抽薪”,回答说,我就没听过评书,如何参考?
此时,两人之间的气氛,已经发生了变化。
但王志似乎并不想错过这个机会,继续逼问:
为何不在线上和线下有所区别?毕竟电视是一个大众传媒。
易中天的回答,见血封喉。
大众传媒的意思就是,不说人话?
来源:央视访谈节目《面对面》
王志见几次提问,都没能得到想要的答案,只能搬出易中天最大的争议,说他在讲课时的很多用词都不是很妥,甚至流于低俗。
为此,王志还举例说明:
比方说,诸葛亮是一个少年英才,而且是一个帅哥。帅哥这个词,他们认为把诸葛亮想象成这样的形象,有点贻笑大方。
来源:央视访谈节目《面对面》
听到这句话,易中天先是冷笑了一声,然后反问王志:贻笑大方,原话是这样吗?
随后他反向逼问:读过《三国志》没有,《三国志》怎么描述诸葛亮的,身长八尺,容貌甚伟,不叫帅哥叫什么,叫伟哥?
来源:央视访谈节目《面对面》
易中天在这段采访中,犀利而又耿直的回答,让无数网友大呼过瘾。
直到今天,这段访问视频都是易中天的一个名场面,被人津津乐道。
但易中天怼人的名场面,可远不止这一个。
七、
易中天曾在参加撒贝宁主持的节目《开讲啦》,遭到一个大四学生的挑衅。
那名大四学生出口成脏,质疑易中天不务正业,在怒刷存在感:
是不是您当年在放牛的时候,那些离您而去的母牛,造成您的空虚,也造成您没有存在感。
来源:视频《开讲啦》
面对这句连基本礼貌都没有的挑衅,易中天直接怒怼回去:
我当年上《百家讲坛》的时候,学校没耽误一节课。我跟你一样,也是利用业余时间。
来源:视频《开讲啦》
那名学生不依不饶地继续追问,您现在呢?
易中天昂起头说,退休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光荣退休。不可以吗?我是用退休老头钓鱼的时间,来做《开讲啦》,不可以吗?
学生一时间哑口无言,略显尴尬。
虽然学生的提问冒犯至极,但易中天并没有跟他一般见识,反而指出他逻辑起点出了问题。
易中天在各种场合的直言不讳,给无数观众留下深刻印象。
后来,他也被环球时报评为“中国十大直言君子”。
来源:荆楚网 2013年08月20日
有了这个称号,易中天怼起人来更是虎虎生威,甚至就连一些领导都不放过。
有一次,易中天参加广州的一场讲座,很多人慕名而来,把整个会场围得水泄不通。
但会场却有一个极度违和的画面,就是前排空出了许多座位。
经常参加这类活动的人,肯定能够心领神会,这些座位是专门留给某些领导的。
看见这一幕,易中天当众说道:
请站在后面的观众往前移,不要怕坐官员的位置,他们来迟了,就应该站着听。
来源:荆楚网 2013年08月20日
此话一出,现场掌声雷鸣。
虽然易中天向来“直言不讳”,但他却唯独对一个地方口下留情。
八、
这个地方就是他昔日的老东家,武汉大学。
当初,易中天离开武大,曾有央视记者采访他,问他为何离开武大?
一向怼天怼地怼空气的易中天,只是淡淡说了句,武汉天气不好。
至于背后的各种隐情,易中天只字未提。
但易中天到底为何离开武大,很多人都心知肚明。
刘道玉曾对记者说,(易)中天虽然没有向我说明,他为何要离开他的母校,但个人原因是不言自明的。我心想:他肯定是在心情不愉快下作出这样的决定。
这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在学术称职上压了他,他直到1991年才提升副教授,而与他情况相同且成果不如他的人,却提升了教授;二是在学术思想上受到了压抑。
鉴于此,对于中天的离开,我是支持的,尽管我为他留校花费了心血。
来源:微信公众号“人格志”
易中天从未对武大恶语相向,因为他明白,当初没有武大,如今就不会有易中天。
虽然他早已退休,也早已不再会为钱发愁,但他仍然笔耕不辍,继续写作《易中天中华史》等,用自己独特的方式解读历史,还通过自媒体文章和年轻人交流,令喜欢他的人总能看到那道光……
当然,这也给了那些不喜欢他的人不喜欢他、抨击他的理由。
2023年初,76岁的易中天被任命为厦门大学人文与艺术高等研究院院长,继续在相关领域发光发热。
当你的能量足够,站得够高,能发出人们心之向往的光和热,“封杀”就是个笑话!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百花齐放春色满园。世界很大,本就该有不同的声音;历史很厚,每个人都可以有自己的解读;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凭肚子里的学问挣钱不磕碜!
不开赞赏,点个“赞”和“在看”呗,谢谢。
写明星、写八卦,有凭有据;形象正、影子斜,皆由自取。八卦里见人性,江湖中见人心,关注万小刀公众号并设为星标★,不错过每一篇更新!
文章引用微信公众号"万小刀",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