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润人们,彻底破防了 !
在中国卖不到1.5万欧,在德国却要4万欧!这就是:大“从”id3,一款最近令德国人和润人彻底破防的车型。
明明是同一个公司生产的同一款车型,在两个国家的售价却相差如此悬殊!
直接导致德国网友声讨大众,大众顿时成了“德奸”。
看到这一幕,我不禁百感交集,因为曾经我们也有这样的问题。外资企业的同一款车型,往往在中国的价格贵,在欧美的价格便宜,这导致了无数人的抱怨。
而现在,风水终于轮流转了!
很多润人、大殖子们不是说德国生活吗?说自己做梦都想润欧盟,去享受欧洲那些工业明珠,行吧,你好好享受这个“福报特供价”!
壹
80年代,合资车刚刚进入中国时,价格对中国人而言简直是天价。
比如最著名的桑塔纳,1983年第一次进入中国时,卖20万人民币。
这可是80年代的20万人民币,那年头普通人工资一个月才几十块钱!
十里八村要是能出个“万元户”,那都是不得了的,是致富的代表。
很明显,即使是“万元户”们,充其量也就买电视骑摩托车,咬咬牙买个日本电器,想买桑塔纳汽车,还是差得太远。
离谱的是,在当年的德国(西德),普通人想买桑塔纳却不太难,1983年时,桑塔纳在德国售价也就是3万马克左右,按照当时的汇率,不到4万人民币。
当时西德人的年均收入,折合人民币的话就是4-5万,如果省一点,私底下再找份兼职,两年甚至一年就能买一辆!
明明德国人的收入比中国人高得多,那理论上人工成本不就高得多,终端产品的价格应该高得多吧?
怎么收入高,反而汽车价格还比中国便宜呢?!
不仅是桑塔,其他合资企业的车型也是这样,比如某田埃尔法,长期稳居国内商务MPV销量榜首,价格足足在50万人民币以上!
还动不动就被加价到百万的情况下,销量还能长期稳定在一万辆以上,堪称一大奇观。
但实际上,某田埃尔法在日本也就卖30万人民币,充其量40万这样,甚至在别的发达国家,埃尔法的售价也大差不差,唯独在中国,贵得离谱。
某田官方的说法是,加价到百万是经销商自作主张,不关他们的事,他们是被逼血赚的。
某田敢于如此有恃无恐的底气,主要是国产企业拿不出竞品,商务MPV这个市场事实上是外资垄断局面。
如果再深入讨论一层,国产企业为什么拿不出竞品,则是燃油车时代,当年中国汽车工业落后所导致的。
贰
我们以零部件为例,零部件企业是最能直观体现一个国家汽车产业实力的。
2018年,也就是新能源车崛起的前夜,当年普华永道发布了一份《2018年全球汽车零部件供应商百强榜》。
这份榜单当然不是百分百准确,比如遗漏了福耀玻璃、潍柴动力,但总的来说,是比较客观的,在这份榜单里,中国企业有8个,分别是:
延锋内饰、耐世特、海纳川、中信戴卡、德昌电机、五菱工业、敏实集团和普瑞。
看上去数量不少,但问题多多。
首先是数量不如竞争对手,中国企业8家,而日本有26家,
美国有21家,德国有18家,中国只排第四,第五的韩国是7家,和中国旗鼓相当。
如果论质量,那差距就更大了。
中国排名最高的延锋,第16位,是做内饰的。
耐世特和普瑞其实都是中外合资企业,差点意思,海纳川的主业是做天窗,而且是靠收购的荷兰公司英纳法,这是当时世界第二大汽车天窗企业,刚刚被海纳川收购,还没有吸收消化。
敏实也是做内饰的,中信戴卡主营业务是铝合金车轮、德昌的主营业务是电机。
细心的你们会发现,这八家企业都没有涉及汽车最核心的底盘、变速箱和发动机,所处的细分领域技术含量相对不太高!
即使我们把遗漏的潍柴动力和福耀玻璃算进来,依然无法改变这一点,潍柴的营收很大,超过2000亿,也涉及发动机业务,但主要是卡车,而不是轿车。
在汽车领域,轿车才是最值钱的。
福耀玻璃的汽车业务当年营收140亿人民币,折合美元也就是20亿出头,而榜单第80名的营收恰好是20亿美元,福耀进来也就是这个位置。
营收不高,技术含量也不太高,这就是燃油车时代中国汽车行业的缩影。
发展不起来,就拿不出竞品,市场就由老外说了算,所以不管是哪家合资车企,在中国市场都是玩高价低配!
而且出问题了通常装死不作回应,比如当年最著名的“某腾断轴事件”,人家就是公开这样欺辱我们!
但反过来说,在发达国家,由于汽车产业已经发现起来了,互相之间竞品很多,你卖贵,那别人就便宜,性能还和你差不多,自然你就卖不出去。
市场会逼着你降价,汽车的价格就根本提不起来。
所以才有了同一款车,中国的价格比欧美贵得多的情形。
不过这一切,在新能源时代到来后,风云突变。
叁
2009年,中国政府就制定了新能源车发展战略,从电动大巴开始,一步一个脚印,中间经历了许多曲折。
尤其是对电动车的产业补贴政策,引发过许多非议,当时有很多西化砖家认为,不搞产业竞争,搞补贴的话,会扭曲市场。
还掀起过一场有关产业政策的大争论,幸好政府没听他们的。
经过十多年的努力,2022年电动车开始爆发,取得了30%的市场份额。
和燃油车时代最大的不同在于,电动车时代,我们的国产供应链已经发展起来了,不再仅仅是内饰、凹槽这些低附加值部分。
最核心的电池,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七成以上,如果仅仅是电池本身的产量大,那还不算什么,关键是上下游供应链。
电池的组成材料主要有四种:正极材料、负极材料、电解液和隔膜。
先说正极材料,早在2016年,中国企业的产量就占了世界总产量的50%,16.2万吨。
这几年产能更是随着电动车的飞速发展而不断提高,已经达到了130万吨,完全是找不到对手的状态。
负极材料和正极材料类似,几年前中国的产能就已经占比过半了,2022年更是提升到了90%
然后是电解液,2015年时中国企业产能占世界比重为62.2%,根据高工产研锂电研究所的统计数据,2022年上升到85.4%。
最后是隔膜,2016年中国企业产量占全球比重不到20%,随着这几年电动车的拉动,已经来到了80%。
光是材料还不够,锂电池生产需要卷绕机、涂布机等一系列设备,技术含量都不低,不过我们依然攻克了,今天国产化率不说100%,起码也是90%
电池的上下游某种程度上就是中国电动车产业链的缩影,大到电池、电控等核心零部件,小到正极、负极等材料,还有生产设备,已经完成了全面国产化,并且很多时候占世界总产量都是超过一半的。
所以在新能源领域,我们不存在被卡脖子的问题,自然就能够推出一系列竞品,和外资刚正面。
有了竞品,外资就不敢卖高价,因为国产的不仅比你成本低,性能还比你的好,电动车唯一能打的外资车型,是大众的id系列,月销一万多,不到两万的样子,还不到比亚迪一款车型的销量。
以本次事件的主角id3为例,在华月销量不足2000,被迫不断降价,现在已经降到了1.5万欧,但即使这样,销量也上不去多少。
降价都卖不出去,你说它有底气提价吗?
相反,在欧洲市场,由于中国企业没有大量进入,某车企的某系列就是“山中无中企,猴子称大王”了,其中id3一个月能卖一万辆,是欧洲电动车月度销冠的水平(和特斯拉交替争夺)。
既然竞争对手少,又卖得不错,那id3自然没什么动力降价,一直维持在4万欧元左右,4万欧都不愁卖,我何必自降身价呢?
所以就有了“id3在中国便宜,在德国贵”这令德国人破防的一幕。
大殖子们天天只知道混吃等死,动不动就诋毁祖国,说什么要润去西方。
现在惨痛的现实价格,给了他们狠狠一“刀”!他们不是喜欢贬低国产车,吹捧西方品牌吗?
那行啊,我们现在就是在国内买外国车,也比你在欧洲买便宜!这个画面,足以现场就气死这些润人们!
如果这些润人们希望他们当地的西方车可以便宜下来,那就只能期待中国车企早日进来,除了喜迎王师,他们别无选择!
End
文章引用微信公众号"晨曦见闻",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