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回流生问题,西安家长掀了桌子,西安政府也动真格的了。
7月21日晚,西安市公安局发布警情通报,称发现该市某培训机构以造假方式为“回流生”提供服务,涉嫌违法。目前,已控制涉案人员13名,案件正在进一步办理当中。
这个通报一出,多少咨询机构瑟瑟发抖,多少回流生家长夙夜难寐?
我们得说,西安政府的行动够迅捷够果断。众所周知,能够办理虚假落户和学籍,站在这些机构背后的力量之强大可以想象,没有两把子力气很难撼动。
但,饶是如此,河南家长的委屈和西安家长的愤怒依然未能平息。
河南家长说西安家长矫情:如果河南的高校资源,也像周边的湖北、陕西那样群星璀璨,自己又何苦背井离乡去做“高考移民”?如果你的孩子考同样的分数,走这条路也就上个大专,走另一条路能上一本,你走不走?
西安家长说河南孩子教育资源少,凭啥来挤压西安孩子的资源空间?如果你的孩子明明可以上普高,却被分流上职专和技校,你干不干?违规落户的肯定不止13个,不严查到底不足以平民愤。
说实话,争论“公平”和“侵占”的是非对错,就像争论先有鸡还是先有蛋一样,最后鸡和蛋都烦了,也难出结果。
想要理解西安人和河南人的诉求,我们就得搞清楚几件事:
首先,我们要纠正一个概念,西安人真正反对的不是“回流生”,是“中高考”移民。
“回流生”和“中高考移民”的概念确实容易混淆。
“回流生”指户口在本地,因父母在外务工或做生意等种种原因,学生在外地就读,不能直接在就读地参加中考或者高考,需返回原籍参加考试,也就是说,回流生是有西安本地户籍的在外就读学生。
“中高考移民”指的是通过人籍分离、空挂学籍、学籍造假,学生“在册不在校”“在校不在籍”等非法操作,抢占优质教育资源的行为人群。
回流生不是反对的重点,重点是“中高考移民”,是投机钻营、弄虚作假者!
如果我们把城市看成一个系统,是系统就有漏洞,自从“抢人大战”开始,很多城市都开启了较为宽松的落户政策。
宽松的政策,给了“中高考移民”变更户籍和学籍的可乘之机,进而使“中高考移民”的规模加大。
有人尝到了甜头,便一传十,十传百,教育竞争大的省份,很多人就利用政策漏洞,做“中高考移民”,甚至催生了完整的产业链。
代办人才认定、代办落户、代办学籍……可能在很多人的朋友圈里都出现过。造成的结果是,外来户直接挤占了本地学生的生存空间。
西安”回流生”事件,本质上,相当于把河南的高考压力,转移了一部分到西安。
西安家长当然不干。
毕竟,粥就那么多,僧本来就够多了,谁也不想自己的孩子抢不上粥,吃不上饭。
河南人的教育资源少,考分高,升学压力大,同胞们表示理解。理解归理解,要让西安人民牺牲自己的孩子帮邻居一把,这要没有点佛祖“割肉喂鹰”的修为,的确很难做到。
其次,说说西安令河南人羡慕到流口水的充沛的教育资源。
西安985,211等名校的数量太多了,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西北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长安大学、陕西师范大学、第四军医大学.......
这个数量和质量,可以和北京,上海,南京,武汉几大城市看齐,这对本省来说的确是一种巨大优势。
众所周知,各个省的高校都是地方财政供养的。吃人嘴软,拿人手短,被本省养的高校,在录取的时候,倾向本省学生那是理所当然。
以“小清华”浙江大学为例,这所学校每年在浙江一个省录取的考生,比在全国其余省份地区录取的考生的总和,还要多。
近水楼台先得月,这个无可厚非。
同样道理,外省学生要想考取西安的985 、211,特别是工科院校的那些热门专业,比陕西本省考生要难得多。
尤其作为隔壁邻居的河南。
这么说吧,同样一个考生,他在西安考,有可能上西交的好专业。回到河南考,大概率西电的调档线都摸不到。
当这个差异摆在面前的时候,河南人对在西安高考的向往非常可以理解;而西安本地人对此的排斥,那也是必然。
再次,河南孩子侵占西安孩子的教育资源,西安的领导们又不傻,为什么让他们侵占?
这就牵涉到一个词“代价”。
这么说吧,如果一个河南人,来西安投资做生意,不仅解决了数十个西安人的就业问题,还贡献了大笔税收,他的孩子来西安参加个高考,是不是一下子就理所当然?
如果一个河南人,他来西安买了几套高档住宅,价值过千万,那么,他的孩子来西安参加高考,又有何不可?
他们给当地提供就业,他们在当地大量消费,他们分蛋糕给当地人,当地人还会反感吗?
想通这一点,你就该知道那些来西安做生意,或者在西安买房的河南人,不是来抢机会的,是来提供机会的。
西安的GDP和就业环境增加了,这座城市的能量等级才会越高,才不会从二线城市里跌落。
真正应该排斥的只有一种人,是只抢了名额,却没有付出相应筹码的。
也就是钻了户籍的空子,利用人才落户的低门槛,他既没有投资,也没有买房,甚至都没有在当地就业。
用虚假资料,投机取巧的方式获得了西安户口,他的孩子跟进来参加中考了。
这部分人只来蹭西安的福利,却不想做贡献,鱼和熊掌想兼得,怎么能怪人家西安人排斥你?
站在西安孩子的角度讲,他们还没有进入社会,就被迫提前上了一课,一是要接受社会的不公,二是要在天真浪漫的年龄,承受暗黑潜规则带来的冲击波。
对他们来说,何尝不是一种残酷?
所以说,河南、西安之争,争的不是非多错,而是你的孩子配不配拿到在西安考试的名额。
倾尽全力托举自己的孩子没有错,但明知政策漏洞,利用漏洞做“中高考移民”。本质上讲,是破坏教育系统运转,是损人不利己,是知法犯法。
在法律里,没收违法所得是合法的!收回“中高考移民”的违法所得利益也是合理的!
掰扯明白了这个问题,也就明明确了西安家长的诉求:严卡空降中考的报名环节,严卡落户源头,对违规落户“借道长安”的,一律取消子女的中考报名和高中录取资格。
毕竟,从一个国家的长远发展来看,“遵纪守法、遵守规则”才应该是社会给孩子上的第一课。
最后一个问题,很多河南人,甚至山东人、河北人、山西都在悲愤的振臂高呼:全国一套卷,一个录取线,这个可行不可行?
亲爱的山河四省朋友们,这个,还真不行?因为最后的结果,并不是你们想象的那样美好。
你一定想不到,最早制定“高考”录取政策倾向边远地区和部分省市的政策的是谁?
是明太祖朱元璋。
熟悉历史的人一定听说过这句话:天下文章数浙江。江浙一带,物华天宝,文采风流。从有科举制度开始,历朝历代共出过649位状元,其中江浙占了114位,进士14643位。
当然,河南也不错,状元37位。
朱元璋为什么要增加边远地区的录取名额?因为在那个年代,全国的确是一套卷,如果统一录取线,那么不久的将来,朝堂之上,就要被江浙一带的官员垄断....
所以,明太祖才制定增加西南川、桂、滇、黔诸省乡试录取的解额的政策(那时新疆,西藏。内蒙,黑龙江不在大明版图)。
打个比方,你在江浙乡试前十名不一定录取。但在西南各省前50名却有可能入榜。
熟悉不熟悉?不就跟今天的情形一样吗?
在开放文明的今天,国家考虑的当然不是朝堂官员队伍问题,而是如果像山和四省人民呼吁的,全国一套卷,一个录取线,那么教育资源落后地区、边远山区的孩子,将再也没有机会接受高等教育。
稍微有点政治常识的人,都会明白,这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长治久安,将会产生什么样的负面影响?
如果录取政策向边远地区倾斜,问题又回到了起点……
所以,解决河南孩子教育资源的根本不是什么全国一套卷,一个录取线。
而是提高全国经济和教育水平,平衡教育资源这非一朝一夕之功。
我们,应该给国家一些时间!
文章引用微信公众号"燕馆",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