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郑州:教育改革的中原力量 | 20年报庆·回访

新闻资讯   2023-07-25 22:44   78   0  

20年来,中国教师报的记者秉持“零距离贴近教师”的理念,行走在祖国的大地上,记录着那些与教育相关的点点滴滴,一个个区域、一所所学校、一位位教师,都在记者笔下鲜活而立体地呈现出来。


今天,我们重新走向当年的受访对象,聆听他们的教育心路,发现他们的教育创新,继续讲述他们与教育同行的一个个崭新故事。


王丽娟 

河南省郑州市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

20年,正青春,祝《中国教师报》生日快乐!郑州教育的改革一直在路上,期待《中国教师报》继续关注郑州教育的发展。

/
在盘点《中国教师报》最近10多年的大事记中,郑州是一个高频词。
首届全国教育局长峰会、第二届全国教育局长峰会、全国“科技与课改”研讨会、课堂教学博览会、课堂改革风向标年度论坛(2019)、中国教师报致敬课改20年专题论坛……这些都发生在河南郑州。
故事还要从头说起。
那是13年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即将进入第10个年头,《中国教师报》记者走进郑州,发现了这个区域推进课改的典型样本。
自2001年进入课程改革以来,郑州教育在实践中探索,在研究中前行,在反思中发展,逐步形成了具有地域特色的课程改革路径:以校本教研为支撑,以课堂教学改革为突破口,以细化解读课程标准为重点,以行政推进为保障,走的是一条问题解决、成果积累、不断生成与提升的持续生长之路。
这里有破解了择校难题的“新郑经验”,有基于问题解决的“教育视导”,有在“改课”上寻求课改破局的“道德课堂”,总之,一个省会城市的区域教育变革呈现了“以点带面、点面结合”的繁荣景象。
在这里,记者感受到了郑州区域课改由被动应变到主动求变、由修补到重建、由方法改良到系统再造所呈现的良好态势。
于是,在时任总编辑雷振海的带领下,《中国教师报》记者再次走进郑州的中小学深入采访,最终以《郑州变法》为题8个版联动重磅推出特别报道。这次报道是《中国教师报》创刊以来第一次以大篇幅聚焦一个区域教育的经验,也让郑州课改经验引起了更多人的关注。
报道刊发后,我们收到不少读者反馈。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区仁爱中学教科室主任刘波看到报道后说,过去,无论杜郎口中学还是东庐中学都是农村学校,都是在学校面临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背水一战,走出一条自我救赎之路。但是,郑州“变法”却在城市点燃了课改的火炬,探索出一条城市学校整体推进课改的新路子。
也有专家指出,郑州的课改经验把区域教育均衡发展从预设和理念阶段向实践和操作阶段推进了关键一步,郑州给予我们一种实现素质教育的“可能性”,为我们展示的是一条有着精准指向、可抵达目标的区域教育均衡发展路径。
随后《中国教育学刊》《基础教育课程》也先后对郑州以道德课堂为代表的区域课改经验给予关注。
正是这一次报道,让郑州与《中国教师报》结下了不解之缘。
“道德课堂”是这组特别报道中的重头戏。“让教学回家”是道德课堂的愿景。郑州市教育局区域推进课堂改革的基本思路是“只给理念,不给模式”,鼓励各学校基于不同的校情、学情启动变革,这为基层学校创新预留了足够的空间。
7年后,《中国教师报》再次把目光投向郑州,发现“道德课堂”的最新成果。2017年6月28日推出了特别报道《道德课堂再出发》。后来了解到,2018年郑州市教育局的道德课堂改革成果荣获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郑州区域课改何以能够取得丰硕成果?随着对郑州教育了解的深入,郑州市教研力量的崛起引起了我们的关注。
在推进校本教研、道德课堂等工作之外,以郑州市教育局教学研究室团队为主研发的“评价育人”实践体系在推进课程教学改革过程中发挥的作用愈加明显。
一方面,他们构建了政府层面教育质量综合评价体系,通过完善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实施义务教育“绿色评价”和普通高中“增值评价”,建立全市学业评价分析报告系统,实施“义务教育区域教育质量健康体检与改进提升”项目,推动政府层面区域评价改革纵深发展;
另一方面,他们构建了学校层面以校为本的教育质量评价体系,积极探索教师发展评价、班级和学习小组建设评价、学业评价、综合素质评价。通过典型经验引领、区域整体推进,构建了一个涵盖小学、初中、高中三个阶段的学业质量评价“郑州标准”。2020年11月,本报以《评价育人的郑州答卷》为题对这一经验进行了报道。
2021年郑州市被确定为全国首批“双减”试点城市、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实施国家级示范区、教育部基础教育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推广应用示范区。郑州再次受到人们的关注。
2021年5月,本报致敬课改20年专题论坛在郑州举行。时任郑州市教育局专职督学王海花说,《中国教师报》与郑州市教育局之间发生了许许多多亲密接触的故事,应该说这10多年来,《中国教师报》见证和推动了郑州的新课改。
在这次会议上,郑州市教育局教学研究室主任姬文广向全国的教育同行讲述了郑州区域课改背后教研力量的故事。姬文广告诉记者,这一年,他们在全国不同的会议上应邀讲述课程改革的郑州故事,先后在中国教育创新成果公益博览会、全国“立德树人”落实机制优秀案例研讨会、基础教育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推广应用交流研讨会、首届中原基础教育改革发展论坛等全国学术平台上,发出了专业研究的郑州声音。
这一年,为纪念课改20年,本报记者还走进了郑州市金水区。彼时,金水区是河南省唯一的首批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该区通过指导实施学校领导力提升计划、品牌课程打造、课堂文化建设、提升学校课程品质的实践与研究等项目,积极构建新时代金水课程育人体系,形成了区域课程建设的“金水经验”。2021年3月3日,本报以《领跑者的姿态》报道了金水区改革20年经验。这一天还同时刊发了时任郑州市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王中立的专访文章。
谈到当下的工作,姬文广说:“我们正在进一步完善道德课堂有效形态创新发展机制,以课标解读和考试命题为抓手,引导、促进日常课堂教学变革,探索基于学科核心素养试题命制技术路径;以新教材研究为依托,探索学科课堂教学设计与实施,着力建构素养立意的道德课堂新样态。”

现任郑州市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王丽娟上任时间不长,得知今年是《中国教师报》创刊20周年,她说:20年,正青春,祝《中国教师报》生日快乐!郑州教育的改革一直在路上,期待《中国教师报》继续关注郑州教育的发展。

创新是不可“教”的,甚至是不可“学”的,却是可以“生”的。创新意味着“无中生有”,寻求创新必须从组织内部、生命内部寻找突破点,刀刃向内,实现自我革命。

——2017年6月28日第672期



来源 | 中国教师报
编辑 | 皮皮兵不皮
商务合作请拨打 010-82296668(梁老师)
广告业务请联系
010-82296739(刘老师)
010-82296727(韩老师)
愿你做这样的教师
厉害的老师,公开课会用这些过渡语

李希贵:教育就是关系学

海淀教育品牌背后的教研力量

文章引用微信公众号"中国教师报",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博客评论
还没有人评论,赶紧抢个沙发~
发表评论
说明:请文明发言,共建和谐网络,您的个人信息不会被公开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