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想买的并不是房,你想买的是个门槛

新闻资讯   2023-06-07 07:47   53   0  

昨天聊深圳统租这件事之后,有个读者一直在问我,问我一个前前后后已经很多人问过的问题。

这个问题就是,为什么只有一二线城市,也就是那些发展势头好的,人口持续流入,甚至是高净值人口持续流入的城市的前10%的好房子,是有增值属性的,前20%的房子,是有保值属性的。

为什么?

仅仅是因为长期看人口么?仅仅是因为全世界的规律都是大城市化,像日本那样东京都市圈的人口占据1/3么?

他想不通这个问题,好像能明白,好像又不明白。

他不明白的是在十八线县城里盖的房子,那么漂亮,为什么就没有保值的可能?

从吸引力的角度看,为什么就不可以有一个人愿意从东京都市圈撤离,来到他的家乡,高价买他那套很漂亮的房子呢?

他能够理解他那套房子缺乏稀缺性,可以无限量供应,但他就是不明白,为什么。

为什么他的房子就不能保值升值。

教父有句台词,半秒钟就能看透事物本质的人,与一辈子也看不透事物本质的人,有着截然不同的命运。

其实原因很简单。

如果真的在同一个维度上,他不可能比你快一辈子,很显然,他和你不在一个维度上。

半秒钟看透事物本质的人,他和你就不是从同一个维度出发的。

你要换个维度去思考,这就是我今天要告诉你的。

我们首先站在自己的角度想想看,你来回答我,你究竟为什么要在四五线买套房子?理由究竟是什么?

是为了住么?你可以租的。

你买房子的钱肯定是够你在四五线城市租房,甚至包括把孩子送去本地相对好的学校,你有办法的,钱都能解决。

可你还是买了,为什么?你究竟在买什么?

我昨天聊过,我年轻的时候在苏州打工过两年,实习生一年,转正一年。

某天在出租车上,一个我们公司长包的出租车上,聊起租房的经历,出租车司机,是个本地人,就开始痛斥外地人。

他很生气的,言外之意,外地人里面男的都是那种,女的都是那种,连人家放在房间外面的拖鞋都要偷的。

骂了半天,我笑着插了句话,我也是外地人。

他楞了一下,说,你怎么能是外地人呢。

我笑了,问他,我除了几代之前的祖籍,与这座城市并无关系,我又没有这座城市的户口,我也没有在当地买房,怎么就不能是外地人呢?

他想了想,说,你是人才,你和他们,就是他嘴里的外地人,不是一码事。

其实他的意思我听得懂,他眼里根本没有本地人外地人。

他眼里只有一个东西,那个东西叫做门槛。

这东西你办签证的时候会很熟悉,签证官的思路和那个出租司机是一样的。

你过了某个资产门槛,盖章,你没过,拒签。

其实那个出租司机,他想要表达的内容很简单,他是有房的,俗称有产。

他嘴里的外地人,实际上是指没钱的,或者在当地买不起房的。

至于我这个地地道道的外地人,也变成他嘴里的本地人了,那是因为我买得起房。他成天在我们园区拉客,他知道那个园区里每个工程师都买得起房。

所以那一群来自五湖四海的外地人都被他视做本地人了,因为过门槛了。

我们想想看,你为什么会这么纠结你在某四五线城市买的那套房?

原因只有一个,因为在你看来,那是你的门槛。你绝大部分钱都花在那上面了。

马云如果把你隔壁房间买下来,他会不会这么纠结?不会吧?

因为这件事对马云来说,就像买根香烟,马云不会把一根香烟当作自己毕生构建的门槛,他就算要寻找门槛,也是拿阿里当门槛,而不是四线城市一套房。

所以我说,你买的不是房,你纠结的也不是房,而是门槛。

你为什么需要门槛呢?

很显然,你希望你的孩子和别人的孩子不一样,起点不一样。

你的孩子一出场就是在台阶二的,别人的孩子一出场就是台阶零的,这就是价值,你奋斗一生的价值。

你就是这么想的,不用猜我都知道。

这么想没毛病,绝大多数人都是这么想的。所以我说,你买的并不是房子,你买的是一个门槛。

门槛的作用就是不让别人越过去。用以保护自己的奋斗成果,用以保护自己孩子的起点位置。

弄清楚了本质,我们来想一个简单的问题,如果一个社会,20%的人都具备了门槛。

这个社会是怎样的?

很显然是没有活力的。

因为80%的人都越不过去。

任何时候,一个社会当中,门槛只能有1%,不能更多了,更多门槛就会让社会失去活力。

你可以买不起一线城市核心板块前10%的房子,但是你不能买不起一线城市远郊的房子,你也不能买不起四线城市的房子。

所以一线城市远郊的房子,四线城市的房子,它注定不会是门槛。

门槛这东西,它本来就不允许超过1%,也不可能超过1%,能听懂么?

当年我们聊教培行业的时候,我给出的是相似的模型。

我从头到尾都没有给你讲补习这件事公平不公平,没讲过。

因为那不重要。

我小时候没有今天这些职业的补习班,也不允许,都被当作乱收费,属于物价局严查的对象。

但是我个人有很好的家教团,包括C9的知名教授,系主任,中学特教,奥赛冠军,高考榜眼,首席翻译.......

当年就有人问过我,你为什么不替教培说话?你自己明明是几十年前教培的受益者。

还记得我给出的答案么?

这就不是对不对的问题,这是个比例问题。

我们想想看,获取校外教育资源的人的比例,能不能过1%?

不能。

211的录取率是5%,如果有1%的人搞到一堆AK47,外加软猬甲,他们顶多占据1%的资源,还能剩下4%。

这4%,就可以让99%的人去公平竞争。大家真刀真枪比比看,并不是比谁的装备好,谁的家教团强。

如果校外资源的比例不是1%,是20%,那剩下的80%还跟你玩么?

你20%把5%岂不是全吃光了?

那剩下的80%抢什么?抢双非?抢到了之后送外卖?

我送外卖,供我孩子读书,回头他考个二本出来接着送外卖?那我图什么?我还不如让孩子早点送外卖,少走二十年弯路,一步到位。

是不是这么个理儿?

所以当20%的人都去装备校外资源的时候,看似把教育行业做大了,实际上做小了。

这20%的人多拉动的那些教育资源的消费,是抵不上80%的人不愿意继续拼教育带来的教育行业消费减少的。

你算总账,是根本不划算的。

教育是这回事,房产也是这回事。

如果能够保值增值的房产仅仅是一二线城市的10%~20%,那它仅仅占了1%,我是指数量上1%,总价占比无论它有多高,有多能吸纳资金,数量上占比就那么点。

这么小比例的门槛,不会打消更多人置业消费的热情。

说白了就是211你总得扔出个4%来给大家抢,一线城市的远郊,二线城市的非核心,你总得让人能够得着。

三四线城市你可以,哪怕你晚生二十年,没问题,你随时出生,随时都可以,只要你努力工作,你肯定够得着。

不会出现谁的爸爸在四线城市买了套房,随后五十年里,没有人能够得着,不会。

不可能在这种位置设门槛的,不可能在20%分位的地方设门槛。

过去的20年里三四线城市普涨,不是因为那是资产,不是。普涨是因为城市化早期,农民在进城。

我两年前就说过很多次了,我说该进城的,能进城的,都进城了。这意味着普涨结束了。

后面如果还增值保值,它绝对不会在20%分位这个位置,绝对不会在四线城市这个位置。

我不是否定你追求门槛这件事,这无可厚非,你想要门槛,说明你有上进心。

但是你要明白,门槛一定是在1%的世界里,你不可能待在20%这个位置停下来企图塑造一道门槛。

能听懂这句表述么?

中产就不是个稳定态,中产这个位置是不可能树门槛的。

你想打造城堡,无可厚非,先挤进前1%,最好往前多走走,比如走到千分之一往前,站住脚,稳住。

然后你会看到有很多打造门槛的方式方法。安营扎寨是在这个位置扎的。

你不可能说你奋斗到第20%分位的地方,想要扎寨,并且把优势传给后代,这是不可能做到的。

这个位置就是要流动,20%分位就是要流动的。所以你企图在20%分位的那个位置盖大坝,注定怎么盖怎么垮。

盖大坝本身没毛病,但是你要盖对位置。你想焊车门我理解,但你首先要确认,自己上的是车么?

经常投资的读者应该能听懂我下面这个笑话,市场里常见。

就是说,轿子里最多1%,才有可能出现抬轿子行情,如果轿子里坐了20%,谁去抬轿子呢?

当你发现自己和散户坐在一辆车里的时候, 你肯定是坐错车了。

这时候千万别急着焊车门,而是要赶紧换车,怎么换车我前天刚讲完。

想明白了就这么点事儿,半秒钟就能看透本质。

文章引用微信公众号"记忆承载",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博客评论
还没有人评论,赶紧抢个沙发~
发表评论
说明:请文明发言,共建和谐网络,您的个人信息不会被公开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