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日下午,武汉校内被撞身亡学生的母亲,跳楼自杀了。在自家孩子死亡11天后,母亲也选择了跳楼自杀,离开了这个冰冷的世界!用自身的死来抗争可怕的网暴!
5月23日下午1点50分,武汉一小学生在校内被撞倒、碾压身亡。在校内竟然能被汽车撞死,小学的安全性牵动了无数人的心,事情迅速在网上发酵,冲上热搜。
随后孩子的母亲接受媒体采访,伤心欲绝的质疑汽车启动为何不检查四周、为何会造成二次碾压,在学校拉横幅维权,直至最终的赔偿结果出来:学校150万,保险公司80万,老师30万,共计260万的赔偿总额。
网上的舆论也从一边倒的支持同情,到质疑其妆容、网暴其冷静、穿着。直到最后的赔偿结果公布,这些网暴的声音达到顶峰:精致妆容、冷静控诉、不依不饶,最后果然得到了260万的巨额赔偿!
网暴铺天盖地的向这位失去孩子的母亲席卷而来!
面对这些网络暴力,孩子的母亲也感到非常难过和无助。她说,“我只是想为我的孩子讨个公道。我没有做错任何事情。我为什么要受到这样的攻击和侮辱?”
她用尽最后的坚强,等待事情的最终结果,好给自己的孩子一个交代。结果出来了,交代有了,但是这个世界充满的是冰冷和伤害,她的维权变成了别人口中的贪念,她感觉不到世界的温暖,最终走上了24楼,一跃而下,用自己的死亡向网暴她和她孩子的人来做最后的抗争!
为什么在网上就容易形成网暴现象呢?
有这么一个段子:有记者采访一个人,如果你中了500万,你愿不愿意捐款。这个人说:愿意,500万我全部捐了,给贫困的孩子,让他们能更好的读书。记者又问道:如果你有一辆车,你愿意捐吗?这个人摇摇头说:汽车的话,就不捐了。记者疑惑的问答:为什么你愿意捐500万,而不愿意捐汽车?这个人回答道:因为500万是假的,但是我真的有一辆汽车。
同样的,网上发生都是别人的事情,人们可以360度无死角的批判、质疑、攻击,反正大家都在说,人云亦云,隔着屏幕谁也不认识谁,没有任何的风险。
而实际生活中同样的事情,质疑和攻击会被别人惦记,会被别人告、会被别人打,有了风险就不敢随意的乱说、瞎猜。
这就是网暴的根源。
而网暴的另外一面,就是利益。
当一个事情明朗的时候,也就意味着热点要消退了。标新立异,才能引发持续的关注。孩子被撞是事实,老师、学校都有责任这是明摆着的,只有语出惊人、唱反调,才能引起关注和流量,而这些关注和流量的背后,就是利益!
一个人这样操作的危害不大,但是一群人一起来,然后又是一大帮不明真相的人一起起哄,就形成了网络暴力的滚滚 洪流,最终淹没了孩子的母亲。
为何就没人管管呢?
网络暴力不是非黑即白的选择题,它不跟打人一样有着明确的判定标准,什么样的语言程度算是网暴、怎么去区分质疑和恶意抹黑、玩笑和故意怎么判定。。。这些没办法分的清清楚楚,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主观判断标准。
正因为如此,关于网暴相关的法律是缺失的。除了例如诽谤型网络暴力、谩骂侮辱型网络暴力、造谣型网络暴力等明显特性的网暴行为之外,很多的网络暴力特征性不明显,在现行的法律中它的适用性很模糊,换句话就是说,明知它是不对的不好的,但是阻止不了它的产生和发展,没办法给它定罪!
截止到目前为止,更多的是依靠各个网络平台的技术模型进行审核判定,遇到有争议的再有人工机型判定,但是人工的判定效率和判定标准又受到每个人文化、教育、道德等因素的不同,而存在着差异性。
网络暴力是一个非常复杂、庞大、需要所有的人员共同关注和解决的课题。每个人都不是旁观者,都是参与者,你对别人的一言一行,很有可能在某一天就会发生在自己身上。
近几年来,网络实名认证的呼声也越来越多,这是有效预防网络暴力的一种手段。在靴子落地之前,我们还是要加强自我的修养和认知水平,言论再自由,也应该有一个边界,文明上网,不信谣不传谣,不做网络暴力的被动推手,做好自我防范措施,发现问题及时举报,从传播链条上给予阻击。
网络不是一个法外之地,网络也需要一个良好的环境,需要大家一起参与和创建。
文章引用微信公众号"少儿英语资源库",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