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智能化升级如何迈过“四道坎”?大华股份与160家生态伙伴共商答卷
新闻资讯
2023-06-07 21:03
64
0
随着GPT-4、SAM等大模型“卷”入各行业,智慧物联行业作为海量感知数据的发源地,正孕育一片智能产业新蓝海。比如近日北京市科委等部门发布相关地方举措:“支持人工智能研发企业结合智慧城市建设场景需求,率先在城市大脑建设中引进大模型技术,开展多感知系统融合处理技术研发。”5月13日,在大华股份“共筑万象生态,共创数智物联”软件生态合作伙伴大会上,这家智慧物联领域头部企业面向来自全国的160余家头部合作伙伴推出更大开放力度的生态战略,并围绕大数据、AI等技术在城市治理及企业管理中的作用和价值进行了深入探讨,给出新技术时代的“新答卷”。▲大华股份启动万象生态合作
大华股份董事长兼总裁傅利泉在会上说,今年是大华股份的‘生态年’,主旨就是以客户为中心,全力、全速发展生态,充分发挥生态的力量,与合作伙伴一起成长,同时不断赋能合作伙伴,助力伙伴实现更大的商业成功。大华股份执行总裁赵宇宁谈道,随着AI技术带来的创新革命,以及视频+AI融入了更多碎片化场景的巨大挑战,大华股份聚焦生态意识、生态架构、生态运作等方面,不断完善和重构生态战略。▲大华股份董事长兼总裁傅利泉
由感知智能走向认知智能,智慧物联行业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节点上,大华股份试图通过构建一个“智慧物联生态共同体”,与伙伴共谋AI新机遇。
随着AIGC及大模型技术触发AI新的爆发机遇,作为AI落地最佳场景之一的智慧物联领域玩家纷纷采取行动,包括布局算力设施、推出行业大模型、加强与算法商的合作等。作为智慧物联领域的一大龙头企业,大华股份打出了有别于其他玩家的第一张手牌——“生态”。在近期举办的生态伙伴大会上,大华股份宣布构筑万象生态品牌,与合作伙伴共同打造“智慧物联生态共同体”。对此,大华股份执行总裁赵宇宁解读道:“我们已经开发了500个解决方案,覆盖了8000多个应用场景、3万多个产品,有1万多研发工程师……但是即便这样,我们还是跟不上发展的速度,需要跟各位合作伙伴一起,来打造面向快速变化着的行业解决方案。”通过深化业务生态、技术生态、服务生态的多层次生态管道,大华股份希望与上下游伙伴“抱团取暖”,应对AI技术带来的创新革命机遇和挑战。▲大华股份执行总裁赵宇宁
原因很简单,赵宇宁在会上谈道,大华股份今年再次强调生态,是政策、技术和千行百业需求三重作用下的战略之举:1、在政策层面,今年初我国公布了《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以及一系列数字经济发展配套政策,数字化成为未来十到二十年的一个主旋律。这使得作为海量城市时空数据的智慧物联行业变得更加重要;2、在技术层面,多模态的类GPT技术带来突破创新,与视频结合有望快速渗透碎片化产品,从而使行业“领头羊”受益。智联行业数据的价值权重进一步加强,意味着具有数据积累且能深刻理解行业需求的产业链玩家,可能借此实现产品方案价值的再次跃迁。AI技术新爆发正在带来行业智联数据的价值重估,靠近行业和数据的企业处在最靠近机遇的位置。3、从行业需求来看,当下千行百业的数字化转型意识变强,需求迭代越来越快,市场侧更呼唤智慧物联上下游产业进一步加深合作。实际上,面对海量智联数据孕育的“新蓝海”,行业头部企业已经采取行动。大华股份软件业务部总经理胡明舒告诉智东西,随着过去几年智能化落地取得阶段化成果,行业头部企业为了触达更多伙伴、完成进一步用户培育,纷纷采取了明显的下沉区域和企业的打法。大华股份这边,今年已经完成了多个省区大会的生态伙伴触达,本次总部的软件生态大会则聚焦专业细分领域的头部集成商,促进技术共创和商业共享。▲大华股份软件业务部总经理胡明舒
从感知智能进化到认知智能,是AI大模型时代下的智慧物联行业的确定进化方向,同时也意味着要破解难以逾越的“生态烟囱”挑战。回顾行业发展历程,2015年前后深度学习技术落地智慧物联,推动了人、车等标准化场景的智能化识别普及,从而使行业打开了一片感知智能蓝海。近年来,随着前一波AI技术红利释放接近尾声,如何把握认知智能时代的新一波技术红利,成为行业关注的发展方向。以AIGC大模型为代表的通用人工智能为行业了带来了新希望。以开篇提到的北京地区政策为例,当地在5月初推出《北京市促进通用人工智能创新发展的若干措施(2023-2025年)(征求意见稿)》,将智慧城市划定为通用人工智能五大推荐落地场景之一,明确提出:“支持人工智能研发企业结合智慧城市建设场景需求,率先在城市大脑建设中引进大模型技术,开展多感知系统融合处理技术研发,打破城市治理中各系统数据孤岛,实现智慧城市底层业务的统一感知、关联分析和态势预测,科学调配政府资源和行政力量,为城市治理提供更加综合全面的辅助决策能力。”▲已有地方推出通用人工智能创新发展的若干措施
但是,要实现认知智能技术解决方案的闭环落地并不容易。胡明舒认为,对于广大合作伙伴来说,如何快速搭建具有竞争力的智慧物联解决方案,可能会面临如下四大核心挑战:1、面向未来,物联终端数量越来越多,设备越来越异构、多元化、智能化、融合化,同时在开放的过程中又面临整个搭建智慧物联安全体系的挑战。物联终端适配难,后续的网络碎片化会越来越严重,阻碍技术落地进程。2、智慧物联行业长尾需求未被满足。现在,大量的智能其实仍主要集中在人、车这种标准化的场景,海量的长尾需求、个性化的智能需求如何被满足,如何搭建一个有效的智能网络尤待解决。3、海量数据流转效率低下,使用门槛高,海量的智联设备产生的巨量数据里面的价值如何挖掘,如何让数据具有场景等一系列业务属性,是一大核心问题。4、业务场景复杂多样,如何快速地完成构建拼搭一个应用来满足我们业务发展需求,对工程化能力提出更高要求。可以看到,不同于AIGC大模型落地各大线上软件场景,软硬结合的智慧物联行业的落地面临更多元的硬件,更碎片化更长尾的需求、更异构的数据和更复杂的应用场景。这些挑战造成了今天行业相对不联通甚至封闭的生态,成为更前沿AI和数据技术的落地部署的阻碍。胡明舒告诉智东西,大华股份主张的“智慧物联生态共同体”实际上强调的是伙伴关系的思考与重构,对联接和智能大有裨益。在传统生态秩序中,集成商、工程商最接近客户场景,但由于规模及研发能力有限,往往难以将客情转化为商机,“搬箱子”的生存模式面临挑战;在“智慧物联生态共同体”新生态秩序中,集成商有望成为成长中的、更有竞争力的、更高溢价的智慧物联AIOT解决方案提供商,更下游的工程商也有望通过“AIOT平台+贴身开发服务”获得深度的个性化业务集成和开发能力,大华股份这样的设备商适合充当平台赋能者的角色。
作为行业重要的领头者,大华股份从自身给出的答案是“两条腿走路”:一边做强能力内核,通过物联数智平台体系与伙伴共建有竞争力的AIoT解决方案;一边做细商业支持,构建大华伙伴商业之间的价值联接网络。从大华股份过往的生态打法经验来看,占据其近一半营收大盘的海外业务是一个重要成功经验,主要就是靠渠道伙伴和生态实现的。现在,大华股份的国内业务也正吸取经验和教训布局生态。但不同于行业过往重“销售管道”的伙伴合作方式,大华股份新生态战略将更侧重深层次技术共创和商业资源共享。根据胡明舒的解读,在具体的合作界面上,大华股份将聚焦其物联数智平台实现行业赋能。物联数智平台是大华股份推出的具备“4+2+1”体系化能力的软件中台。其中,“4”是指开放4大关键能力,包括感知在线、视图智能、数据智能和业务使能;“2”是指城市和企业两大赋能平台;“1”是指面向AIoT的深度定制能力。聚焦到AI落地方面,大华股份通过完善的云边端产品方案,开放算法推理、算法训练两大能力,提供“成熟算法、AI开放平台、AI开发工具”三种合作模式,方便合作伙伴从认知智能向业务智能跨越。目前大华已经联合伙伴在AI共创保护文物、守护地铁安全、助力汽车园区全面智能化等多个案例中验证了平台能力。从更深层次看,大华股份的变革触及内部管理架构和服务架构,均围绕着生态服务进行了整体设计。简单来说,一方面是以生态为中心来进行业务设计,大华提供的主要是一个平台,方案可以被集成也可以集成,最终是联合伙伴把最终客户服务好;另一方面是构建内部生态服务架构,包括省区城市作战一线人员到中台、行业部门、产品部门、解决方案部门、研究院等的整个体系建立面向中台合作的服务体系,构建生态服务大动脉。正如傅利泉所说,今年是“大华股份的生态年”。可以看到,大华股份正从硬件、软件、算法到服务、业务生态向合作伙伴和开发者全面开放,试图通过技术共创和商业共享,促进设备平台商、集成商与工程商的“三赢”。
自2015年前后深度学习技术落地智慧物联领域以来,行业实现了人、车识别等众多标准化场景的智能化落地;但与此同时,更多的智能化长尾需求和定制化方案应用难以被满足。2023年,随着数字经济政策及类GPT技术等要素发展,智慧物联领域有望迎来新的机遇。机遇的另一面是挑战,设备碎片化、数据异构化、场景个性化等“烟囱”难题都呼唤一个更加开放的行业生态,联接是智能融合的前提。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在当下认知智能时代关键节点上,大华股份在做强技术内核之前,首先强调在生态上迈出坚决的一步。AI再闯关智慧物联,生态或许是破局的关键。
(本文系网易新闻•网易号特色内容激励计划签约账号【智东西】原创内容,未经账号授权,禁止随意转载。)
文章引用微信公众号"智东西",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