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镇西】丹麦为什么能够做到“路不拾遗,夜不闭户”?——三访丹麦日记(最后一篇)

新闻资讯   2023-06-10 19:56   80   0  

      

2023年5月12日 星期五 晴
明天将踏上归程。早晨四点五十,我骑车前往海边,向伯恩瑟的朝阳告别。
海边依然静谧,日出依然从容。和往日略有不同的是,今晨的云霞特别绚丽,如同一朵朵灿烂的鲜花开满天空。我把手机固定架在岸边,对着天空拍延时;然后又将无人机升到高空,也拍延时。后来从制作的小视频中看到,旭日东升,彩云飘飞,海面波涌……极为壮观。

      上午,骑自行车在民众学院周围转了转,再次用无人机,将阳光下墨绿的森林、蜿蜒的小河、童话般的茅屋、金灿灿的油菜花、绸缎般柔滑的麦苗……一“扫”而尽。

下午,我陪钟庆和王灿烂骑车又去了一次庄园。夕阳下的古堡格外庄严,屋顶反射出一种看上去特别神圣的光芒。
三次来丹麦,印象都很好,特别是丹麦民众所表现出的文明风气。。
对丹麦上层我不了解,但至少从我接触的普通民众身上,我感觉丹麦人很单纯、质朴、善良。我认识的几位丹麦朋友就不说了,就连平时在路上擦肩而过的丹麦人,只要目光相碰,对方总是给我一个亲切的微笑,然后随口“哈乐”。早晨跑步过程中,遇到对面也跑来一个丹麦人,无论男女长幼,对方都会对我送来一句“摩您”,这让我也不得不回一声“摩您”。这种情况在国内是很少的。我不好说国内陌生人之间不打招呼就不好,也许这是一种文化,或者不同的“国情”,但在路上遇到笑脸和问候,总是一件很愉悦的事。
前几天,国内一位朋友给我发微信求证:“听说丹麦的自行车都没有锁,是不是真的?”我回复他:“我所在的北菲茵民众学院有一个小屋里,里面停放着许多自行车,各式各样的,没有一辆有锁。那些自行车任何人都是可以随便骑走的,无人管理。我2018年来就是如此,这次来依然如此。”

我最近每天早晨和晚上都是骑自行车去海边。昨天和钟庆一起骑车来到伯恩瑟的教堂,我们把车停在街边,把双肩包放在车旁,我拿着相机便进了教堂外面的花园。拍了大概半个小时,我想飞无人机,突然想到无人机在双肩包里,而双肩包还在自行车旁。一种本能的紧张,驱使我赶快小跑到几百米外的街边停车处。结果没锁的自行车依然那里停着,我的双肩包依然在自行车旁的地上。丹麦朋友说:“不用着急,不会有人拿的。”在他们看来,道理很简单:不是自己的东西,为什么要拿呢?
我三次来丹麦都住在学院的一幢平房,进出房门从来不锁门。虽然我也有钥匙,也可以将房门锁死,但我嫌麻烦。出门时最多把们虚掩上就可以了。早出晚归,一直如此,从来不担心屋里的东西会被盗。

至少以我的感受可以说,丹麦真正做到了“路不拾遗,夜不闭户”。
当然,也许会有人说:“那是因为丹麦国家小,人口少,好管理。”还有人说:“丹麦人很富,自然没有偷窃。”这当然是一种重要原因,但绝不是主要原因,更不是唯一的原因。世界上小国很多,富国也不少,可并非都是“路不拾遗,夜不闭户”。
何况,丹麦也不是从来如此,他们的历史上也有过野蛮。今天丹麦的风尚,是文明的积累,更是制度的结果。
那天我们去欧登塞参观安徒生博物馆,进停车场时需要输入车牌号,结果仅仅因为粗心而输错了一个数字,不久司机便接到了700元的罚单。而且毫无申诉渠道。丹麦朋友告诉我们,这是不诚信的代价。我们坐火车,无论入站还是进车厢,无人检票,直接上车就是了。坐在车厢里也没有人来查票。这是不是意味着逃票很容易?不,偶尔会有工作人员来抽查车票,而一旦发现没票,你的诚信档案中将被记上污点,以后你无论做什么这个“污点”都会陪伴着你,让你付出沉重的代价。

所以,任何文明的风尚,都必须靠制度来保证。最初也许大家都是出于利益的自保而不得不遵守制度,但日积月累,时间一长,几百年过去了,文明便成为一种习惯了。
晚上,我打算最后一次骑车去伯恩瑟,最后看一眼丹麦的落日。
但郭斌老师说,丹麦终身学习计划协会秘书长丽萨想采访我。
这里的落日时间是晚上九点一刻,我看了看时间才六点过,便说:“没问题,我八点过走都来得及。”
在民众学院的教室里,丽萨对我进行了采访,郭斌老师担任翻译。
丽萨的第一个问题是:“您这是第三次到丹麦了,可见您对丹麦有着良好的印象。请问,您觉得丹麦哪些方面让您觉得好呢?”
我稍微整理了一下思路,说:“我的确对丹麦印象很好。对我来说,丹麦是一个‘三好’国家——人好,教育好,自然环境好!人好,指的是我接触到的丹麦普通民众,都是那么善良、纯朴,感觉你们都很简单,没有心机,也不功利。这是我三次来丹麦都能感受到了的。教育好,指的是丹麦教育特别注重对孩子的尊重,强调自由的同时也没有忽略责任,尽可能保护孩子的天性,保护他们的创造性。自然环境好,这个我感受特别突出。空气特别清新,风景优美。当然,中国的风景也很好,而且在我的视野里,中国的许多绝美的风景可能丹麦没有,比如黄山、九寨沟,为此我拍过许多的照片。但中国往往是旅游区风景最美,而丹麦没有旅游区,因为丹麦处处都是景点。”
丽萨说:“谢谢!您觉得丹麦教育哪些方面可以供中国学习?”

“丹麦教育许多是中国不能学的。”我直率地说,“即使想学也学不会,因为国情差异太大,比如人口,丹麦还不到六百万,而中国是14亿。”
略微停顿了一下,我说:“但是,教育总有一些是相通的,因为人性是共通的。落实在教育上,尽可能尊重孩子,给孩子以心灵的自由,尽量不要强迫孩子,不要束缚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性,应该说,这点丹麦做得比中国好,而在这方面中国可以以自己的方式做到,目前中国正在加大力度‘减负’,就是减轻孩子过重的课业负担,可见中国教育也在积极变化,而且进步明显。这也是事实。国家最近二十多年推行的素质教育,其核心就是让孩子们越来越富有创造性。那天我看到丹麦一所学校的游戏化学习和项目式研究,这个在中国也不少见,虽然中国并非所有学校都在做,但的确有不少学校做得也不错。”

我又说:“丹麦教育究竟有什么值得中国学习的?这几天我也在思考。我觉得有一点是可以学习的,当然,应该根据中国的实际情况创造性学习,那就是你们的‘青年学校’模式。孩子九年级结束了,不想马上读高中的,可以去青年学校,一边学习功课,一边学习自己喜欢的内容,比如体育、音乐、舞蹈或其他爱好,在这期间,他可以好好想想自己下一步怎么走。读了一两年之后,他可以直接读高中,也可以读其他专业学校,或工作。多好!中国孩子压力太大,从小学到初中毕业,孩子一直被家长推着往前走,初中毕业稀里糊涂就进了高中或职业中学。其实,他们也应该有一个心灵驿站,应该有一个地方喘口气,想想:自己下一步该往哪里走?该怎么走?除了读高中然后考大学,我们中国的教育还应该给孩子更多的选择。”
她问:“中国的学生九年级结束后,除了升学,就没有其他选择了吗?”
“也不是,至少从理论说不是。”我说,“其实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中国就有职业高中了。这意味着不能读普通高中考大学的孩子可以读职业高中。到现在中国的职业教育蓬勃发展,国家也加大了政策倾斜力度,支持职业高中的发展。所以,按说初中毕业的孩子除了读普通高中考大学,他还有一个选择,就是读职业高中,而且还可以继续升入职业高校。但问题是,愿意去读职高的孩子并不多。”
“为什么?”她不解地问。

“我看主要有两个原因,”我回答,“一方面是职高毕业后, 孩子的就业竞争力远远低于大学毕业生,找不到工作,他怎么可能选择读职高?另一方面的原因是,相当多的家长观念还很陈旧,总觉得自己的孩子应该出类拔萃上大学,而读职高就是没出息,甚至丢人。这背后的深层次原因是,在中国还没有形成让每一个职业都有尊严的社会文化氛围。当然,这种情况正在逐步改变。”
因为是在丹麦,作为中国教师的我应该维护中国教育的形象,所以我又强调说:“中国教育的问题是很多,但一直都在不断改革,不断进步。以高考录取率为例,当年我考大学时,全国的高考录取率仅为4.7%,而前年,中国的高考录取率已经超过50%!另外,在国际PISA测试中,最近几年来中国成绩一直名列前茅,甚至包揽第一名。只是中国实在太大,好多问题不是短期能够解决的,但我们在不断努力。”
丽萨频频点头。然后又问:“您觉得中国教育有哪些可以供丹麦学习的?”
这个问题很突兀,我没反应过来:“这,我是来学习的,由我来说中国教育有哪些值得丹麦学习,好像不合适。不过,你既然这么问了,那让我想想……”
我说:“在我看来——当然,也许我这是中国式思维——丹麦教育好像对孩子过于放纵了一些。那天我去听课,看到课堂上孩子们坐得非常散漫。当然,我这样说,并不是说你们应该学习中国,让孩子上课正襟危坐,小手背在身后。但课堂上稍微坐端正一些,这是不是也是对老师的尊重,也是人的一种修养?”

       我又说:“这几次来丹麦,我都注意到,丹麦的课堂上没有师生互相问好的礼仪,老师走进教室直接上课 ;而在中国,每次上课开始,师生都要互致问候‘老师好’‘同学们好’,我不认为这是多余的,这也是一种文明习惯,是一种尊重人的修养。当然,这也许是文化差异,但我想,无论不同文化有多少差异,对他人的尊重都是应当提倡的。请让我姑且这么形象地说,中丹两国的教育也许恰恰处在一个事物的两个极端,一个太严苛,一个太松懈。中国学生压力太大,而丹麦学生没有压力,会不会失去了生活的动力,会不会觉得无聊?丹麦是世界上幸福指数最高的国家,但听说也有不少抑郁症患者,会不会与这个有关。当然,这只是我瞎猜。但我想,中丹两国的教育如果彼此都能向对方靠近点儿,是不是更好一些?”

郭斌老师还没翻译完,丽萨已经在使劲点头,等翻译完毕,她说:“我太赞同您的这个观点了,您的判断是对的。丹麦教育的确对孩子过于宽松,让一些孩子没有了应有的进取心。您说得对,丹麦的确有很多抑郁症患者,有的甚至自杀,和生活福利太好、没有压力的确是有关系的。现在越来越多的丹麦教育者都意识到了这个问题。”
一晃一个多小时过去了,丽萨说:“本来还有不少问题想请教您,但明天您就要离开丹麦了,听说您还要去海边拍照。我就不耽误您去海边的时间了。”
“谢谢!是的,我还想去伯恩瑟海边向落日告别。”说着,我夸张地用手朝西边挥了挥手。
她笑了,说:“我知道您是一位很幽默的人,常常看到您周围的人被您的话逗笑。虽然我不知道您说了什么,但我知道您非常幽默。我只恨自己不懂中文,听不懂您的幽默语言。”
我笑了:“欢迎您再次去成都,我在火锅店等您!”

——————

      本茶馆不定期会有广告文案,我早有说明:《直言不讳答网友:我不会接受任何道德绑架》。请感到不适者自行离去。

      请勿在后台给我发消息,我一般不看后台消息,因为每天铺天盖地的“求助”我无法一一回应和满足,请理解!有事在每天的文章后留言即可。

旧文重读——

01 直言不讳答网友:我不会接受任何道德绑架

02  不做“意见领袖”,不为“圈粉”写作

03 别老想着请教别人,只有你自己能够帮你自己

04 也许有一本适合你——为您推荐12本拙著



文章引用微信公众号"镇西茶馆",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博客评论
还没有人评论,赶紧抢个沙发~
发表评论
说明:请文明发言,共建和谐网络,您的个人信息不会被公开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