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挨打”和“从不挨打”的孩子,20 年后,过的是两种人生

新闻资讯   2023-06-13 22:10   76   0  
在我们的社会中,许多人仍然认为“棒打出孝子”。
但这种做法是否真的有利于孩子的成长和发展?
或者说,经常挨打的孩子和从不挨打的孩子,20年后,他们的人生会有什么不同呢?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这个问题。
01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那些经常挨打的孩子。
有研究显示,虽然暴力管教可能短期内使孩子的行为得到改正,但长期来看,它可能导致孩子产生抑郁、焦虑、反社会行为等问题。
这些孩子可能会缺乏自信心,有强烈的自卑感,也可能会产生对父母的恐惧和仇恨。
在他们长大后,可能会有暴力倾向,或者反而过分顺从,缺乏独立思考能力。

而那些从未挨打过的孩子,他们的情况又如何呢?
从未挨打过的孩子,他们在父母的教育下,更可能形成积极的自我认知和良好的人际关系。
他们更懂得尊重他人,也更能理解他人的感受。
他们可能会更有信心,更有责任感,更有决断力。
02
然而,这并不是说他们就一定能够过上幸福的人生,因为他们也可能面临其他的困难和挑战。
然而,尽管挨打和未挨打的孩子的人生可能存在明显的不同,但这并不是说父母就应该完全放任孩子。
对孩子的教育需要适度的引导和纠正,需要以理智和爱心为基础,而不是以暴力和威胁为手段。
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我们应该寻求更好的教育方法,让孩子在理解和接纳的环境中成长,学会独立思考,学会尊重他人,学会面对生活的挑战。
03
总的来说,父母的教育方式会对孩子的人生产生深远的影响。
无论是经常挨打的孩子,还是从未挨打过的孩子,他们的人生都会受到这种教育方式的影响。
因此,作为父母,我们应该思考的不是我们应该思考的不是该不该打孩子,而是我们如何通过更健康、更有效的方式来引导和教育孩子。
这包括了解孩子的个性,欣赏他们的独特性,鼓励他们的潜力,并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价值观。
如果孩子犯错误,我们不应用暴力来进行惩罚,而应该通过平和的对话,让孩子明白他们的错误,并帮助他们找到正确的道路。

这样,孩子就可以在理解和接受的环境中成长,形成积极的自我认知,发展良好的人际关系。
经常挨打的孩子可能会带着恐惧和不安,步入社会,他们可能会对周围的世界充满戒备,这无疑是对他们的一种创伤。
相反,从未挨打过的孩子则可能会以更开放、更理智的态度面对生活的挑战,他们可能会更有信心去追求他们的梦想。
但无论如何,我们都不能否认,父母的教育方式会深深地影响孩子的人生。
因此,作为父母,我们有责任选择最好的教育方式,以便孩子能够健康成长,成为有爱心、有责任感、有独立思考能力的人。
当然,父母的教育方式只是影响孩子的一个因素,社会环境、学校教育、朋友影响等等都会影响孩子的成长。
因此,我们不应该单纯地把责任归咎于父母,而是应该全社会一起来关注孩子的成长,共同为他们创造一个更好的环境。
最后,我想说,无论你是哪一类的孩子,都要记住,你的人生并不是由你的过去决定的,而是由你的现在和未来决定的。
你可以选择超越你的过去,开创你的未来,过上你自己想要的人生。因为你值得,因为你有这个能力。


推荐书籍

THE END


袋鼠家庭教育上月好文:
2023 年高考,考场最新规则公布了
养出一个内心富足的孩子,不妨常把这 5 句话挂在嘴边
新冠二次感染开始了?出现以下 7 大症状,八成是中招了,常吃 3 种食物或可预防
跟孩子说这 11 句话,多考几十分
决定寿命长短的行为,运动第三,睡觉第二,第一很多人做不到

喜欢我们的文章,欢迎点击右下角的在看

文章引用微信公众号"菊姐说育儿",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博客评论
还没有人评论,赶紧抢个沙发~
发表评论
说明:请文明发言,共建和谐网络,您的个人信息不会被公开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