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林肯访华,一个字:冷!
新闻资讯
2023-06-20 18:03
98
0
6月18日,美国国务卿布林肯抵达北京。如何形容布林肯的这次访问?我的感觉只有一个字:冷。其一,当时北京是蓝天,可在英国BBC和华盛顿邮报等英美媒体记者的镜头中,北京的天空却是灰色的,给西方读者传递出一个信号,这次访问将是一次冷色调的灰色旅行。这不是我们给布林肯的中国行定调,而是英美媒体给布林肯的中国行定调:冷冷的灰色。其二,这次中方宣布布林肯访华的消息中使用的是“经中美双方商定”,并不是中方邀请,表明这次访问是一次没有受到正式邀请的非正式访问。此前中美外长通电话,新闻稿中同样是中方应约同美方通电话,应约与主动通话,商定与受到邀请访问有明显区别,显示这将是一次并不被中方期待的访问,中方的用语也表明这是一次被中方冷淡的访问。其三,媒体报道,秦刚与布林肯会面结束后一起共进工作晚餐,这里我们需要注意的是,双方共进工作晚餐而非晚宴,如果是晚宴,则表明是受邀以贵宾身份来访,而工作晚餐则表明只是一次工作层面的访问,同样可以看出来,这是一次被刻意冷遇的访问。其四,6月16日,中国最高领导人在会见比尔·盖茨时专门强调批出,“中美关系的基础在民间,我们始终寄希望于美国人民。”这个时候,中国包括最高领导人在内的各层级官员纷纷高规格接告诉比尔·盖茨、马斯克等美国企业家,又专门强调“寄希望于美国人民”,说明中国对美国政府和政客已经失望,已经不把改善中美关系的希望寄托于美国政府和政客身上,而是寄希望于美国人民。这个时候,我们再看布林肯访华的规格、待遇,不能不让人想到一个字,那就是冷字。其五,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出发访问中国前夕,美国彭博社发表了一篇标题为“中国最好听听布林肯要说的话”的评论文章,说“中国正在犯错”,称美国拥有的“强大的军事和经济优势”可以在地缘政治上保持长期“对华优势”。此时发表这种傲慢的文章,显然是对中国发出某种威胁。参与此次会谈的中国外交部部长助理、发言人华春莹在社交媒体上表示,这篇文章对于中国读者来说是一种“胁迫”,任何人想要在自己毫发无损的情况下伤害中国,这不过是痴心妄想。在布林肯访华之际,双方舆论仍在论战,表明布林肯的这次访问的基调不会是热而只会是冷。
其实,营造这种冷气氛的主要是美国,布林肯这次是强行闯关,有备而来。媒体报道,布林肯在赴中国访问的飞机上还在与日本和韩国外长通电话,通电话的核心是强调美国如何致力于“负责任地管理美中关系”。这里我们会发现美国人骨子里的那种傲慢无时无刻不散发出对中国的轻蔑,美国要管理中美关系,中国如果不服美国的管理,那么美国就会与美国的盟友一起修理中国。6月15日,也就在布林肯访华前夕,美国国家安全事务助理沙利文专门从印度赶赴日本访问。访日期间,沙利文与日本、韩国和菲律宾的安全高级官员共同讨论如何合作来对抗中国的威胁。这就是美国的做派和风格,一方面求着到中国访问,另一方面又与盟友一起密谋如何对抗中国,完美的诠释了什么是“既当又立”。首先是中方反复强调,应不折不扣地落实中美领导人巴厘岛会晤共识,推动中美关系止跌企稳,重回正轨。如果美国不能落实两国领导人会晤时达成的共识,而是说一套做一套,毫无诚信,那么中美还谈什么,还有什么好谈的呢?其次是中方就台湾问题等中方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阐明严重立场,特别强调“台湾问题是中国核心利益中的核心”,敦促美方恪守一个中国原则和中美三个联合公报,将不支持“台独”的承诺真正落到实处。这已经告诉美方,如果美国在台湾问题上继续搞两面三刀,中美关系的改善就没有基础,中国会为了维护国家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而采取行动。再次,双方就中美总体关系及有关重要问题进行了长时间坦诚、深入、建设性沟通。双方进行了长达5个半小时的会谈,看起来时间很长,但实际上双方只是在进行沟通,只不过是“坦诚、深入、建设性沟通”,也就是说这次会晤仍然停留在沟通层面。第四,双方达成了几点共识,其中最重要的共识是第一点,“双方同意共同落实两国元首巴厘岛会晤达成的重要共识”,对美方到底能不能落实两国元首会晤时达成的重要共识,我对美方的诚意表示极大的怀疑,时间已经过去近半年,两国元首达成的共识被拜登转身就忘,现在布林肯又来承诺落实这个共识,我们是该信拜登呢还是该信布林肯呢?显然这两个人都不可信。如果两国元首达成的共识都可以抛之于脑后,那么双方达成的其它共识又有何意义呢?中方新闻稿中一个字都没有提布林肯说了些什么。我想,那些话要么是些“既当又立”的话,要么就是对中国提出要求、发出威胁、无理攻击,显然都不是什么好话,不提也罢。
在布林肯访华前,美国国务院亚太事务助卿康达提出了布林肯访华的三大目标,即建立开放、有力的沟通渠道,重申美价值观和利益,明确、坦率提出美方在一系列问题上的关切,探索在符合美利益的议题上开展合作。直白地说,就是美国要在敲开中国大门之后,为美国争取最大的战略利益,其核心是遏制中国发展,维护美国价值观和美国战略利益。因此,这次布林肯访华看起来表现得非常猴急,其实有着非常清晰的目的,我们要明白一点,布林肯并不是来妥协投降的,不是举着白旗来的,而是带着美国的价值观来为美国争取利益的,是美国遏制中国大战略的一次具体行动。拜登很可能会成为中美关系破冰之后唯一没有访问过中国的美国总统,从“既当又立”的角度分析,拜登有些着急,因为拜登的任期已经不多了,他是既想去中国骗吃骗喝,反正说过的话可以转身就忘,又想在他任美国总统期间把中国打趴下,还要踩上一只脚,给美国历史留下浓墨重彩的一页。然而今天的中国已经觉醒,已经不再相信美国政府和美国政客,而是相信美国人民,准备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了,美国政府和美国政客对中国说什么做什么其实已经不那么重要了。有鉴于此,当布林肯走出机舱门向机舱外挥手的时候才发现,迎接他的只有四五个人,并没有欢迎的场面,那一刻,布林肯那挥动的手显得有些僵硬,表情显得有些尴尬:原来欢迎马克龙、卢拉的场面并没有重现,美国在中国这里遇到的不是热情而是冷淡,没有人欢迎布林肯,也没有人需要布林肯,正如中国没有人欢迎美国,也没有人需要美国一样。冷,或许是对布林肯访华唯一的标准的语言描述。想想1972年尼克松总统访华时,在路边看到的标语是“打倒美帝及一切走狗”,今天,或许我们要把这条标语再让美国人回忆反思一下。在“中美关系处在建交以来的最低谷”的今天,我们到底该以怎样的姿态、怎样的心态接待布林肯?冷,或许是一种物理形态,又或许是一种中美关系的博弈形态,甚至也是中国的一种斗争武器。当我们真正强大起来,自信起来,当我们低头去看美国,当我们正面迎向美国,美国就会感到一股冷冷的凛然不可侵犯的目光直逼过来,那就是中华民族坚韧不屈的不可战胜的民族精神。
end
文章引用微信公众号"读财汇",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