毁掉一个孩子,常对他说这三个字就够了

新闻资讯   2023-06-21 08:21   61   0  


文丨悠悠  图片来源美素图库


1


昨天带宝宝到游乐场玩耍,突然旁边一个2岁多的女孩从玩具木马上摔了下来。女孩只是象征性地小声哭了几下,并没有大哭不止。


妈妈赶紧跑过去把她抱起,对她说:

“以后不要玩这个了,你看你不会!以后不能再玩这个了,你都摔倒了。”

妈妈拉着女孩离开,女孩似乎有点不舍,边走边不停回头看那个倒在地上的木马。


如果仅仅因为从玩具上摔下来就要永远躲开它,那岂不是会失去很多乐趣,也失去了挑战自己的勇气以及探索的精神吗?

而失去的这些也会让她的人生黯然失色。


2


毁掉一个孩子,经常跟他说这三个字就够了——“你不会”!

孩子在每一次玩耍中都是在发展、成长,在玩耍过程中体验乐趣,体会自我。

当遇到挫折,哪怕仅仅一次摔倒也是得到锻炼的机会。


很可惜的是,父母往往会带孩子离开让他产生任何挫折的地方,而没有教会孩子如何面对和解决问题。


当他渐渐长大,遇到困难时自然就会选择逃避,失去了面对挑战的勇气,在学习上遇到难题就放弃,没有探索的精神。


昨天我讲课时,有位妈妈说,她家孩子6岁了,让他做点什么,都直接说不会,不做。

经过仔细询问后,才知道,孩子以前要帮忙做事时,妈妈都拒绝了,还说他:你又不会!

抢着洗碗时,你不会洗啊;

努力倒水时,你不会倒;

自己试着拆装玩具时,你又不会!

 

一次次的“你不会”,真的会让孩子什么都不会了,让他们渐渐地失去了探索的兴趣。遇到一点困难时就没有了信心,果断放弃,反正自己不会。

 

“你不会”是一种负面暗示,这种暗示的力量远远超出我们的想象。

当父母不停地给孩子负面暗示,孩子心理上也就认可了父母的暗示,于是也就不断地朝父母的暗示靠拢。

 

父母常怪孩子不爱学习,不爱动脑筋,常听到的话是:

这么简单的题你都不会,这么笨!

孩子内心就会接受了这种思想:我很笨,不可能会做的,不可能考好。

于是也就越来越不喜欢学习,成为一个差生。


心理研究发现,影响孩子性格最深的人是父母。

“好的父母嘴上都有一条拉链,从不随心所欲地对孩子说话。”

既然不能随心所欲,那就先从拒绝说“我不会”开始。


3


曾经,我也跟儿子说过“你不会”,后来让我懊恼不已。

拿到快递,他要帮我拆,我直接甩一句:你不会啊,妈妈来吧。

他要踩在凳子上帮我盛饭,我怕他烫着,跟他说:哎呀,你不会。

……

于是他也学会了说“不会”。


当他玩比较熟悉的拼图时,稍有不顺,就直接丢下,说:“我不会呀。”

让他自己穿鞋时,他也回一句:“我不会。”

本来会做的事情也不愿做了,本来付出点努力就能完成的事情更不愿做了。

我才发现问题的严重,意识到自己犯了错误,竟让他害怕犯错,害怕失败。

于是我决定尽快弥补。


在想说“你不会”时,先停顿一下,静静地等待他努力甚至很费劲地把手里的活做完。


在他说“我不会”时,我鼓励他“你可以试试,再试一下”。

于是他开始尝试,渐渐地将心舒展开,勇于说出并去尝试一切自己想做的事情。


“试一试”远比“你不会”动听得多,“你不会”会毁掉一个孩子,而“试一试”却可以成就一个孩子。


4


有一个泰国短片《豆芽》,片中小女孩看到市场上卖豆芽的生意很好,就问妈妈:“我们可以种来卖吗?”

妈妈回答:“嗯,我们试试。”


开始的实验并不成功,母女俩找来书进行学习,改进方法。当女孩怀疑自己时,妈妈总会笑着说:“我们试试”。

经过多次试验后,真的奇迹般地种出了豆芽! 


短片是由真实故事改编,实际生活中的那个女孩,一步一个脚印前行,在瑞典攻读了博士学位,获得sarnrak项目奖学金,真正实现了命运的逆袭。


这个女孩回忆说:“妈妈说的我们试试,就像一剂神奇的养料,滋养着我的好奇之心,让我的知识之树成长得无限繁茂。” 


一句简单的“我们试试”,像一股强大的力量支撑着她,不断探索,才取得了今天的卓越成绩。

假如妈妈不耐烦地说女儿:“想什么呢,你又不会!”

那么女孩也将会成为再普通不过的一粒沙子,永远被人踩在脚下。

 

我们都盼着孩子成绩优秀,将来能取得成就。

可是想出人头地绝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他必须有着强烈的求知欲望,不懈的探索精神以及持之以恒的行动力,这一切都会受到幼年时期所接受教育的影响,尤其是父母的影响。

 

父母不否定孩子,孩子就不会退缩,父母不打击孩子,孩子就不会放弃。

每个人都是不完美的,父母也会出错,言行举止也会出现偏差。

但是我们要敢于接受自己的不完美,更重要的是敢于去改正。

 

心理学家武志红说:“好的妈妈是那种随时都愿意承认我的教育有问题,承认我曾经对孩子做错了一些事情,我愿意承认我的错误,我还愿意改善。”

 

成就孩子,从改变自己开始。

把平时常说的“你不会”去掉,换成“试一试”、“相信你”等这种积极鼓励的话。

孩子就会像一颗种子,在肥沃的土壤里,得到阳光和雨露,茁壮成长。


作者简介:悠悠,一个热衷于研究育儿方法的宝妈,乐于分享自己的育儿经验。世间育儿皆为育己,跟孩子一起成长。本文为妈妈来稿,鱼爸进行编辑整理发布。投稿邮箱:2563464103@qq.com图片来源网络,公众号转载可联系授权,欢迎个人分享给需要的朋友们。

欢迎关注 小小鱼兄弟 这个视频号,里面有鱼爸分享孩子成长的视频、亲子阅读、好书推荐,还有很多福利。
支持原创就在文末点赞,赞赏鱼爸,欢迎留言!
您所见到的,也许就是朋友需要的!分享吧


你好,我是二胎奶爸,家有“恐龙专家”小小鱼和弟弟,很幸运与你相遇。鱼爸曾是童书编辑,非常喜欢孩子这个神奇的群体,后来回家全职带娃。


每天用心带娃的同时,陪娃读了上千本绘本,也在公众号分享自己真实的育儿及亲子阅读的感受。平日好读书和创作,累计发布了800多篇原创分享,得到了几十万爸妈的关注。


这里没有条条框框的理论,只有真诚地分享。新书《真希望我爸爸读过这本书热售中。靠近我,用心和文字温暖你……


 长按二维码图片关注,回复下方文章前面的数字编号,即可阅读。


下面这8篇文章我猜你会喜欢

201请尊重孩子的磨蹭,大部分父母不知道的秘密

202致每个陪睡的妈妈,全世界欠你一个拥抱

203跟孩子哭穷,到底有多可怕?

205内心强大的孩子是什么样子?

206家有男孩,请好好“说话”

207好好爱那个发脾气的孩子

117养男孩,三岁时需要一个关键转变!

118千万不能错过孩子阅读的黄金十年!

120爸爸,决定一个家的温暖!

点击↓阅读原文,有精选好文,点击右下方“在看"打卡分享给朋友们,谢谢

文章引用微信公众号"养育男孩",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博客评论
还没有人评论,赶紧抢个沙发~
发表评论
说明:请文明发言,共建和谐网络,您的个人信息不会被公开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