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两个礼拜过劳,停下来就有点恍惚,自问:我想干什么?
开局松劲,后续愈发不得力,周六书市也找不着支点,没有早起的动力,成为没有主题的一周。
前一阵子向收藏的方向偏移,经济负荷立刻上升,不过但凡涉及书事都会向好,3月12日书友约见。
回到2021年下半,朋友提起他有一位朋友对我手中两组名人信札感兴趣(周X良、郑X声、贺X群、齐X和等),遇上我心情不好,一推了之,这种把大客户拒之门外的事情空前绝后......时间过去一年多,2022年10月初陌生人与我接触,相同指向,想来绝非巧合,一问,果然如是,带着几分愧疚,我有心促成,一来一往干净利索——有所了解之后,读了他的文章,看了他的讲座视频,再有见面之约。
下午收拾收拾,吃完晚饭,看时间还有,沐浴更衣,我在浴室多耽误了一会儿,他早到片刻联系不上,只能仔细参观小区景色......见面风轻云淡,还有小礼物送上,我那个心情啊!
书友相约,都没什么客套,坐定下来翻检文献,我从旁略作解说,他很用心,却并不耽误交流,有所发现具体指出,哎呀,有一组我存了十几年的民国间手稿此前一直无解,竟然被看出了端倪,专业对口太重要!
之后参观我的书房,某段架位他一语道破,真是细看过我的公众号,涉及好几位架上作者的近闻轶事娓娓道来,大大修正了我对人物的观感印象。
年青而随和,学业专精,还能八卦,妙人。
最后进入正题,完全按照他的想法一蹴而就,有点讶异我如此爽快——基于以上。
现场我不妨说些宝剑配英雄之类,我让利,而你不为逐利,他回复:不保证以后不送拍。
最后要求我不可以在日记中具体写明,才有这番虚实景色。
周三发现被下架了一批文献,旧书网上涉及“文化大革命”“文革”等关键词,搜索结果空空如也,与其费事,不如取消。
周四,老叶约我无非是吃喝逛街,临行想起一件事与一个人,在书架上取了放进包里。
午饭加上了老顾,饭后请他帮我处理一组线装稿本,具体是把原来合订在一起的拆分开来,我几次想动都是下不去手,这种事就应该去找专业人士。
这组南通张氏家族文献在我手上算得上顶级,老顾面前就不好意思了,真正是地势不利:他成天面对宋元善本黄批顾跋,让他帮我修整一部晚清稿本,不免觉得心虚。
老顾不做古籍修补好多年,上来手生,穿线分不清次序,运作了一段才找回感觉,说起来只是些简单活,每一个步骤都需要专注加小心,费时费工,一顿简餐未免太便宜我了,日后再约。
过去一周持续在整理网店,从2022年年初就一直没有进行更新,活力消耗殆尽,也是有些生疏,信札手稿买来简单,认个文献价值与名人效应,再想将其商品化,道阻且长~~~
(2023.3.19补记)
![]()
文章引用微信公众号"银羽书筑城",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