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5日,上海市政府新闻发布会,介绍新出台的《上海市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全文最核心一句话,就是到2025年,上海工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25%以上。
相似的情形出现在7年前。同样是上海市政府新闻发布会,解读刚编制完成的《上海市制造业转型升级“十三五”规划》,明确到“十三五”末,实现制造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保持25%左右目标。
那么这些年,25%的底线,守住了吗?
先看“十三五”末。根据市统计局公开数据,2020年,上海市地区生产总值38700.58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10289.47亿元。后者占前者比重为26.6%。
再看“十四五”,有微妙变化。
在2021年7月印发的《上海市先进制造业发展“十四五”规划》中,相关措辞表述为:“到2025年,保持与上海城市功能和高质量发展相适应的制造业比重。”
记者根据市统计局公开数据,将2021年工业增加值除以当年地区生产总值,比值为24.9%;随后的2022年,该比值变为24.5%。
接着就到2023年,今年,上海重提25%。
为何守?
跻身国际大都市,上海究竟要不要制造业,曾有较大争议。但21世纪开启后所经历的全球经济危机,以及多地一味发展服务业带来的“空心化”,让“去制造业”观点逐步失去市场。
世界银行研究团队曾做过一个报告,其中提到,像上海这样的特大型城市,制造业占比应在25%到30%之间。
制造业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是实体经济的重要支撑。关于这一点,不只是上海,国内深圳、杭州、苏州等城,无不践行工业立市、制造立市。比如深圳南山、杭州滨江,其园区楼宇,不比上海前滩逊色,却“长”出了华为、迈瑞医疗、大疆无人机、海康威视等实打实的工业。
往外看,上海的对标城市新加坡也很励志。ASMPT,全球领先的半导体电子行业综合解决方案供应商,在新加坡“上楼制造”——在写字楼5楼,ASMPT整层都在做集成电路专用焊接机,一台紧挨着一台,构成制造盛景。即便,焊接机的零部件来自中国广东,新加坡也一定要把组装留在本国,组装成整机后,可能再卖给中国。这就是新加坡的导向,即无论如何要保住25%到30%的制造业比重。
因为有制造,就能留住研发;有制造,与制造相关的生产性服务业才会蓬勃繁荣;有制造,才能稳住就业。
诚然,在国际大城市做工业,成本不低。然而,不做工业的代价更大。
谁来守?
于上海而言,制造守住25%很难,但并非没有办法。来自产业部门的答案,在于产业升级。
7年前《上海市制造业转型升级“十三五”规划》出台时,上海聚焦的是六大重点产业,包括航空航天、装备制造、汽车、消费品制造、生物医药、石化钢铁。
到“十三五”末,2020年12月,《中共上海市委关于制定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打破上海工业领域六大重点产业的传统定位,以国家战略为引领,进行先导性布局,创新提出“3+6”产业布局。经界定与调整,“3+6”敲定为,“3”指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三大先导产业;“6”则进阶为电子信息、生命健康、汽车、高端装备、先进材料、时尚消费品六大重点产业。
2021年以来,上海又酝酿并启动四大新赛道,以及五大未来产业。四大新赛道是指数字经济、绿色低碳、元宇宙、智能终端;五大未来产业是指未来健康、未来智能、未来能源、未来空间、未来材料。
再加上加快推动传统产业数字化、绿色低碳两大转型,由此,上海现代化产业体系不断夯实,形成了而今“2+(3+6)+(4+5)”格局。
相比7年前孤独一个“6”,眼下在数字、绿色两轮驱动下的“3645”,与时俱进、抢占前沿、凸显高端。
但25%并非敲锣打鼓喊口号所能实现。在三年行动计划中,懂经解分明看到了挂图作战、倒排进度、逐项分解的强执行范。
能者多劳,“3+6”自然要堪当重任。上海市副市长李政在6月15日发布会上,对“3+6”做出明确分工——三大先导产业,要推动打造世界级产业集群;电子信息、生命健康、汽车、高端装备等4个产业,要形成4个万亿级产业集群;先进材料、时尚消费品产业,规模剑指5000亿元。
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
无论万亿、千亿产业集群,并非图个好记或朗朗上口,而是均有事实基础可依。
比如,公开数据显示,2022年,上海三大先导产业总规模逾1.4万亿元。此次三年行动计划中,则明确提出3年后三大先导产业总规模达1.8万亿元的细分指标。
记者发现,1.8万亿元比较保守。在2022年三大先导产业共计1.4万亿元的规模基础上,以每年10%增长计,到2025年实现1.8万亿元是妥妥的。事实上此前,三大产业增速始终保持高位,2020年和2021年均未低于20%。即便是在2022这一特殊年份,增速仍达10%。
而4个万亿级产业集群也颇有底气。以汽车产业为例,上海市经信委智能制造推进处处长韩大东曾介绍,上海汽车产业链完善,已布局8家整车企业、610家零部件企业,2022年实现汽车工业产值超过8000亿元,以一己之力,扛起了全市规上工业的20%的份额。上海高端装备制造业亦表现不俗,2022年产值达6127亿元,其中工业机器人领域俨然“开挂”,2022年顶住疫情压力,年产量超过7.5万台,产量位居国内城市首位,占全国比重高达20%。目前,国际机器人“四大家族”,即ABB、发那科、安川、库卡均已在上海布局,持续投产。与此同时,新时达、节卡、新松等本土机器人品牌已然崛起。
新松机器人。
节卡协作机器人。
至于“4”和“5”,都已制定相关行动方案,仅绿色低碳、元宇宙、智能终端三条新赛道,根据现有基础,到2025年要争取突破1.5万亿元规模。五大未来产业则相对眼光长远,规划是到2030年,产值达5000亿元。未来产业最需呵护与耐心,但小荷已露尖尖角,如未来能源领域,全球顶尖的等离子体物理和核聚变能源研究科学家郭后扬博士,已在上海创办能量奇点聚变能开发公司,走“磁约束核聚变”这一全新技术路线,有望颠覆性解决人类终极能源问题。在未来空间领域,上海垣信卫星科技对标马斯克“星链”计划,也有望实现从“跟跑”向“并跑”转变。
“3+6”是上海产业的“今天”;“4”和“5”,则分别是“明天”与“后天”。今天明天后天,一定是上海制造业守住25%的主力军。
怎么守?
对于这25%,上海用六大行动、22项任务来捍卫。六大行动,包括了强链升级行动、强基筑底行动、数字蝶变行动、绿色领跑行动、企业成长行动、空间扩展行动。
但其中记者认为,数字蝶变和空间扩展很关键。
面对愈发金贵的土地和日益高企的劳动力成本,原地不动仍做传统制造,显然浪费。市经信委智能制造处副处长吴春平,向记者说起一典型案例——国内制冷压缩机行业龙头海立集团,数年前因上海两大厂区再无扩产空间,将部分产能转移到四川、江西乃至海外。但海立并未放弃上海工厂,而是聚焦高端产品研发,同时逐步建成4条智能生产线。这一率先布局智能工厂的先见之明,在疫情发生后得到验证——由于大量机器人上阵,厂房实现了少人化,海立的复工复产远比传统工厂来得从容;海立也开始逐渐将高附加值产品放心地交给“机器工人”。
海立车间。
“正是智能工厂,让上海制造业从过去对土地和人力资源的依赖,转为对知识技能型人才、金融、产业链生态的黏性。”吴春平说。
此次三年行动计划中的细化指标里,要求到2025年,上海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数字化转型比例达80%以上,工业机器人使用密度力争达360台/万人。而在第10项任务即“加快建设智能工厂”中,也明确实施智能工厂领航计划,制定“一厂一方案”,打造20家标杆性智能工厂、200家示范性智能工厂,创新“智评券”,为企业提供评估诊断和改造升级等服务。
另外就是关于产业空间载体的问题。
今年5月,上海市经信工作党委联合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党组,直插园区现场剖决问题。在漕河泾新兴技术开发区内的上海沈德无创时代医疗科技有限公司,眼前一幕让人心情复杂——公司一楼,放置着数台如车床般的检测设备,角落堆放着几排木货箱,让人分不清是办公地还是厂房、仓库。这家由中国工程院院士领衔、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企业,其工艺中有组装、轻制造和试验环节,但现有空间载体已逼仄到“连奖状都无处展示”。
上海沈德无创时代医疗科技有限公司空间逼仄。
上海土地资源有限,就这么点“面粉”,到底怎么做“面包”?
工业上楼、土地集约利用或是解题之道。“向天空借空间”,深圳已是先行者。
官方数据显示,2022年,深圳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超4.5万亿元、增加值超1.1万亿元,实现全国城市的“双第一”。但事实上,深圳产业用地仅为上海的40.2%、苏州的28.8%。
深圳全至科技创新园是我国首个“工业上楼”项目,具甲级写字楼和工业厂房双重标准,其中23层楼高的全至科创大厦,层高4.2米,每平方米荷载750公斤,柱距达8.2米。大楼设置有8台智能高速客梯、6台大型货梯,配置大型卸货平台,全力确保大楼的垂直运输能力,各层机声隆隆。
深圳全至科技创新园是我国首个“工业上楼”项目。
目前深圳数十个“工业上楼”项目,平均容积率4.2。
上海也在破题。当然,要解决的不单单是容积率问题。
在上海漕河泾新兴技术开发区,生物医药、工业自动化、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愈发倾向于高标准复合型生产载体,园区提出,产业主管部门能否对产业项目前置认定,从而为规划指标、设计方案审批提供支撑?能否保留开发区工业及研发用地,支持容积率提升?可否允许在C65(科研设计)用地上实现中试?
上海金桥集团已在金谷板块开展“工业上楼”试点,定位智能终端制造基地,拟在单栋工业厂房中构建完整产业生态,并提出三条建议——容积率3.0以内、高度60米以下的规划指标调整,望纳入简易流程;规划调整过程中,盼同步开展方案研究、补签土地出让合同,以加快后续建设;期待探索批后管理新模式,避免土地变相房地产化。
在调研一线,市经信委、市规划资源局当场回应——
在去年9月发布的《上海市推进高端制造业发展的若干措施》中,明确“探索工业上楼新模式”,鼓励工业和研发用地集约利用,工业用地、通用类研发用地容积率分别不低于2.0和3.0。目前,市经信委已细化“工业上楼”产业门类,探索相关规划建设指引,并会同生态环境和规划资源部门研究谋划,允许C65用地开展风险等级低、环境污染小的中试项目。
而在市规划资源局2019年印发的“加快推进产业项目规划实施细则”中,明确了建筑层高和面积计算,对于确因工艺特殊性建筑层高超过8米的工业厂房和仓库,经征询产业主管部门确认后,按该层实有建筑面积计入容积率,而非加倍计算。另外,市规划资源局对于涉及产业项目的相关规划管理流程,已大幅提升相关审批效率,其中针对产业基地和产业社区内的项目,在建设管理阶段可衔接产业发展要求,在相应幅度范围内可直接确定相关建设指标。
强实体、促产业、保增量、盘存量、减低效,是调研现场的关键词;内涵式、集约型、高质量,是产业和规划部门愿给“面粉”的标尺。
上海临港生命蓝湾,生物医药企业集中“上楼”。
回看25%的红线算法。工业总产值与工业增加值并非一定成正比,原材料等中间投入更少,工业增加值才会更高。守住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要在分子上做文章,要在工业“质”上作提升。
这需要多部门综合施策,需要市场主体与政府同向发力。这真心不易,但寸土寸金的新加坡能做到,上海没有理由做不到。
文章引用微信公众号"全产业链平台研究",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