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葩年年有,如今特别多。哈尔滨的智轨英文标识全部改成了汉语拼音,把“去英语化”的事情再次摆在了面前。类似的事情几年前就开始做了,北京、郑州的地铁、公交标识在哈尔滨之前就改成了汉语拼音。
常言说“存在即合理”,虽然如此,英文标识改汉语拼音这个事情,依然看不出有什么合理和必要可言。
即使有不少单纯质朴的网民再一次心理高潮,也不能掩盖其中的荒唐。
一、英文标识改成拼音,给谁看呢?
众所周知,英文标识显然是给在华的外国人看的。
一方面,我中华几千年文明古国,又是泱泱大国,自古就是礼仪之邦,如今也是改革开放融入世界的当世强国,首屈一指的贸易大国。
另一方面,汉字又是出了名的学习难度大,方块字与大部分国家通行的字母文字完全是两个系统。
拜登与夫人吉尔以及俄亥俄亚裔服务行动公司CEO Elaine Tso准备去参加农历新年招待会。(路透社图)
拜登夫妇与嘉宾握手。(路透社图)
拜登夫妇和嘉宾们观看採云醒狮团的舞狮表演。(路透社图)
拜登夫妇和嘉宾们观看採云醒狮团的舞狮表演。(路透社图)
拜登夫妇和嘉宾们观看採云醒狮团的舞狮表演。(美联社图)
拜登夫妇和嘉宾们观看採云醒狮团的舞狮表演。(美联社图)
拜登与舞狮表演者互动。(美联社图)
拜登与舞狮表演者互动。(路透社图)
拜登与舞狮表演者互动。(美联社图)
拜登夫人吉尔在农历新年招待会上讲话。(路透社图)
拜登在农历新年招待会上讲话。(美联社图)
拜登与嘉宾们合影。(美联社图)
美帝在白宫舞狮庆新春的时候,咱们忙着在地铁的英文标识上盖上汉语拼音,更不用提唱歌剧、听摇滚,连过个元旦、圣诞都要被戴上“崇洋媚外”的大帽子了。
这个现象的逻辑漏洞实在过于巨大,这个话题实在是过于无聊,写起来没有丝毫的预约和收获,就此打住吧。
结合一些睿智的网友的建议,在此留下几个问题,供各位热血青年退烧服用:
1、简体中文是不是要改回繁体字,进而改回小篆、金文、甲骨文?
2、日本固然是中华文化的徒弟,然而现代汉语显然也从日本借来了不少词汇,包括但不限于:
“文明”虽源自中国典籍,但是作为当下的词义,是梁启超、黄遵宪从日本引进汉语的。
“健康”原本也是日本词汇,这其中还有一段小故事:
张之洞曾经因为幕僚路孝植用了这个词而破口大骂: “健康乃日本名词,用之殊觉可恨。”但是路孝植回敬了一句:“‘名词’亦日本名词,用之尤觉可恨。”于是张之洞哑口无言。
至于干部、商业、电话、科学等等日本输入汉语的词汇,就不消一一列举了。
3、你们上网的时候,网址栏那些英文字母该怎么打发?甲乙丙丁能解决吗?
就算能,你们哪来的那么多闲工夫?
4、中国科学论文超过美国位居世界第一的时候,欢呼雀跃的也是你们。但是如果把英语干掉了,那些作者从哪儿学习,跟谁交流,去哪儿发论文,拿什么去发表论文?
另外请翻译吗?这几个救命无数的药物化学式,怎么用中文表达?
与其考虑这些无聊透顶、一望而知的问题,不如思考一下这几个简单的问题:
1.把这些公交系统英文标识改成汉语拼音,花了多少钱,花的是谁的钱,是怎么决策的?
2.谁在推动去英文化,为什么推动?
文章引用微信公众号"全产业链平台研究",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