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当大国解体后,真正的掠夺才刚开始

新闻资讯   2023-06-22 20:57   72   0  
1991年12月26日,苏联解体。

俄罗斯联邦独立后,继承了苏联的70%国土面积和工业基础,还有将近一半的人口和资源,从整体实力来讲,其实没有损耗太多,仍然有充足的底蕴。

但这个新生国家,也一并继承了数千亿美元的外债,还有前苏联的僵硬体制和社会矛盾,饥饿和动荡闹得人心惶惶。

牟其中能用500车罐头换来4架图-154大型客机,就已经说明了那时期的斯拉夫人有多疯狂。

自由民主派接过了新生国家的权杖后,最初是有点懵的,因为胜利来得太突然了,正如一位俄罗斯作家所说的,政权突然落在自由反对派脚下,仿佛从天而降。

以往他们站在批判者的角度,可以旁观苏联高层的各种愚蠢行为,毕竟批评比建设更容易,现在轮到自己掌舵后,他们就显得有点迷茫,不知道该如何前进。

在叶利钦看来,既然苏联的社会主义制度修修补补了70年,历经好几任领导人,尝试了几轮改革都证明了完全不可行,那就得彻底甩掉原来的包袱,全面学习西方更优秀的民主制度。

就这样,叶利钦作为俄罗斯的最高领导人,他亲自访问美国,并在一次演讲中谈到,他是代表世界上最年轻的民主国家,来到美国这一民主传统悠久的圣地,并承诺共产主义的试验在俄罗斯一去不复返,所有文明世界具有的东西都会在俄罗斯开花结果。

美国官员对叶利钦的表态感到十分满意,也很乐意在制度改革方面,给俄罗斯更多宝贵的意见。

叶利钦认为,以往苏联最大的问题之一是官僚主义,所以未来的政府成员年龄一个也不许超过自己,得让年轻人大施拳脚。

当时年仅35岁的经济学家盖达尔毛遂自荐,他说出了自己的经济改革路线,只要执行马上就能见效,物价在三个月后恢复稳定。

叶利钦大喜,任命他为第一副总理,兼财政和经济部部长。

于是,盖达尔受命组建新政府,全面负责经济改革,还任命萨克斯为总统首席经济顾问。

萨克斯又是何人?

他是一位美国经济学家,也是大名鼎鼎的「休克疗法」创造者,曾经用这套理论帮助玻利维亚遏制了恶性通货膨胀,摆脱严重的债务危机,后人称之为「玻利维亚奇迹」。

休克疗法要理解起来很简单,如果一个社会出现了严重的供求失衡,比如物资短缺,人们有钱都买不到商品时,正常的做法应该是让工厂加大供应量,维持供需平衡;

但休克疗法是反过来,只要在极短的时间内遏制老百姓的消费需求,也同样可以达到人为平衡,比如放开物资价格,实行贸易自由化和货币贬值,这样老百姓手里的钱更加不值钱,要买商品时就得掂量一下。

这套疗法的副作用也很大,如果放在以往俄罗斯估计得斟酌再三,然而国内百姓在推翻前苏联后,面对一穷二白的现状,迫切需要看到改革的成效,因此时间已经不等人了。

于是在1992年初,一场以休克疗法为核心的「哈佛500天改革计划」,正式在俄罗斯全面铺开。

第一步是价格自由化。

俄罗斯政府规定,从1992年1月1日起全面放开物价,取消90%的商品和80%的工业品定价,同时实行卢布可自由兑换,以及对外开放市场。

放开物价,意味着通过市场来调节供求关系,可以减少企业发国难财的机会,至于对外开放市场,可以通过进口外国商品来解决国内的物资短缺问题。

前三个月,俄罗斯的物价确实稳住了,商品供应也能维持稳定。但很快,4月份的物价迅速飙升,消费品价格上涨65倍,完全刹不住车,说好的外国商品援助,也只是杯水车薪。

政府本来想通过国营商店来抑制物价,没想到国营商店的职工沆瀣一气,他们转手倒卖商品给黑市商贩,然后大家一起哄抬价格。

原料和燃料在放开价格后,导致企业的生产成本大幅提升,工业品批发价格上涨14倍,导致大家都没钱买了,消费市场变得更加低迷;市场的萎缩,又进一步抑制了供给,企业端只好压缩生产……就这样,社会进入了死循环。


在这个基础上,政府继续实行第二步,财政紧缩。

主要的措施是:削减公共投资,提高贷款利率,控制货币发行量,加征进口商品消费税,所有商品一律缴纳28%的增值税,试图从源头上抑制通货膨胀。

这样做的最直接后果是,企业的税负变得更重了,流动资金严重短缺,导致失业人数激增,社会变得动荡。

政府为了应对混乱局面,只能增发18万亿卢布来维持社会稳定,结果财政赤字不降反升。

所以问题出在了哪里?

一个是,俄罗斯仍然没办法摆脱前苏联的计划经济体制,哪怕到了1992年初,全国一共还有25万家国有企业,也就是89%的企业归国家所有。

整个社会的私企数量极少,市场的流动性严重不足,就会导致商品供应紧缺,通胀其实很难遏制住。

第二个是休克疗法的特殊性。

玻利维亚的经济奇迹是建立在900万人口和109万平方公里国土的基础之上,它大概只相当于俄罗斯的一个城市规模,因此全国所需要的商品数量,通过进口就基本可以解决了,船小容易调头。

但俄罗斯是一个拥有1.5亿人口和广袤国土面积的大国,如果国际市场没有进一步的援助,是很难将俄罗斯真正拉出泥潭的。

事实也如此,当俄罗斯开始休克时,国际资本没有再像以往那样给俄罗斯输血,而是冷静围观,就像兀鹫一样眼睁睁看着它持续掉血,将自己搞得奄奄一息……毕竟这次要的就是俄罗斯的命。

当然最厉害的还是第三步,私有化。

盖达尔认为,国有企业已经不是市场主体,它会严重影响市场的运转效率,因此私有化才是这些腐旧企业的最终结局。

为了加快私有化进程,俄罗斯政府采取无偿赠送的方式,将绝大部分国有企业的资产转化为债券,一共有1.4亿张,每张价值一万卢布,然后分给全体国民,每人平均能分到价值1万多卢布的债券。

从此,每个俄罗斯百姓都成为了「企业的主人」,他们可以自己持有债券,也可以到债券市场上出售,导致许多优质国企被外资暗中控制了。

也是这个时期,西方跨国金融公司悄无声息地进场,它们展开了一场足以注入史册的金融战役。

在极短的时间内,俄罗斯境内出现了大量外国私人银行,并用高利息来吸收民间的卢布,同时还向俄央行、各大国有银行借来巨额卢布。

接着,外资通过媒体攻击俄罗斯的金融监管,唱衰和打压私有化债券,导致卢布的币值进一步大降。

许多俄罗斯百姓担心手里的企业债券会贬值,既然拿在手里像一张废纸,那还不如廉价抛售,换来一瓶廉价白酒和面包。


于是,国外金融集团以买垃圾的价格,合理合法地在市场上收购了大量债券。

不过这些债券的价值再怎么贬低,每年需要支付的利息也还是一笔天文数字,因此在美国金融专家的指导下,俄央行进一步放宽对卢布和美元自由汇兑监管,彻底打开了国内金融大门。

之前各大私人银行囤积的卢布终于起到了关键作用,开始史无前例的抛售,导致1卢布兑2.8美元,迅速跌到100卢布兑1美元。

所有俄罗斯百姓的财产,在极短的时间内贬值了280倍,再加上媒体的恐慌渲染,卢布市场很快毫无悬念地崩溃,大家争先恐后地将卢布兑换成美元。

但哪怕到了这一步,国际金融家还没有满足,因为卢布没有贬值到他们满意的价格,如果要完全购买10万亿卢布的私有化债券,现在需要付出上千亿美元的代价,这对金融大鳄来说,价格还是贵了。

美国金融专家又提出了一个货币改革,用1000旧卢布更换1个新卢布,然后把汇率定在5个新卢布兑1个美元的基础上浮动,这样才能抑制货币通胀,制止金融动荡。

俄罗斯金融部门已经被整得昏头转向,很快采纳了这个建议。

就这样,整个国家的货币实际贬值达到14000倍,这是什么概念呢?

外国金融寡头和银行家们,只需要花费数千万美元的价格,就能买下价值10万亿旧卢布标价的前苏联国有企业资产。

全国有12万家企业的平均标价是1300美元,它们的价值,甚至没有同时期苹果电脑的价格贵,后者还要2000美元呢。

如此低贱的拍卖国有资产,让俄罗斯直接损失1.7万亿美元。

1991年,俄罗斯的国内生产总值是3万多亿美元,位居世界第二位,在接受休克疗法,俄罗斯GDP减少一半,总量只有美国的1/10。

这场改革失败,让副总理盖达尔被迫辞职,而休克疗法的创始人萨克斯,在1994年12月,被《时代》杂志评为「世界上最知名的经济学家」。

俄罗斯经济处于崩溃状态,居民存在银行里面的存款在上千倍的通货膨胀率下损失惨重,另一边物价飞速增长,人们只能变卖掉所有家产,然后排长队购买面包。

有些老人为了补贴家用,甚至会买隔夜的面包,然后在面包店关门后,转手卖给一些有需要的人。

士兵和警官们也饿着肚子,为了维持生计,有的会和黑社会勾结在一起敲诈老百姓,而军方裁掉的大量军人也被俄罗斯黑手党吸收,里面甚至有许多克格勃的精锐,他们明目张胆从事各种犯罪活动。

军队倒卖飞机和坦克换取粮食已经不是什么稀罕事,国际倒爷可以用猪肉换米格-24,用两个暖水瓶换来一辆军用摩托。


俄罗斯科研人员的数量从250万降到80万,大量技术人才流失海外,对高科技行业造成了严重打击。

另一方面,全社会4%的富人收入超过80%的人口收入总和,俄罗斯的贫富差距也很夸张,俄罗斯最大的22家大型私人企业,控制了全国生产总产值和就业人口的40%。

整个国家无可避免地走向了寡头经济和寡头政治,他们分布在金融、建筑、汽车、矿产等行业,控制绝大多数的经济资源,成了这个国家的真正主人,头号寡头别列佐夫斯基说过,俄国的民主政治是富人说了算。

1996年3月,叶利钦秘密召见7个金融寡头,他们分别是:

联合银行总裁别列佐夫斯基、大桥银行总裁古辛斯基、国际商业银行总裁维诺格拉多夫、首都储蓄银行总裁斯摩棱斯基、阿尔法银行总裁弗里德曼、梅纳捷普银行总裁霍多尔科夫斯基、俄罗斯联合进出口银行总裁波塔宁。

其中有5个都是犹太人。

双方达成了一项秘密协议:寡头们提供财政支持,确保叶利钦连任,而叶利钦承诺维护寡头的经济利益。

叶利钦成功连任后,寡头也同样进入了政府,比如波塔宁担任副总理,别列佐夫斯基被任命为克里姆林宫安全委员会副书记……更多的权钱交易轮番上演,寡头们组成一个影子政府,直接参与国家相关政策的制订。

前任副总理盖达尔虽然成功搞崩了国家经济,却也道出实话:「在最厉害的时候,俄罗斯政府被7—10个商人左右,他们甚至可以随心所欲地撤换总理。」


从1998年到2000年,俄罗斯政府先后换了四任总理,叶利钦当权期间就换了七任政府总理。

因此也有人说,谁想当副总理、部长或政府高官,只要讨好别列佐夫斯基就可以如愿以偿了,然后再让叶利钦签字就行。

1997年,东南亚爆发金融危机,全世界的石油和天然气价格下降,导致俄罗斯的出口额减少。

俄罗斯为了应对金融危机,扩大卢布汇率浮动幅度,延期清偿内债和冻结部分外债。

但后果是,俄罗斯有一半银行宣布破产,卢布贬值70%,90%的居民生活水平大幅度下降,就业市场颓势,失业人口暴增,在贫困线以下的人口从年初的五分之一上升到三分之一。

更糟糕的是,北约撕毁了口头协议,开始东扩,吸收10个新国家。两年后,波兰、捷克、匈牙利加入北约,更多的东欧国家成为北约的新预备成员。

俄罗斯的整个社会风潮出现了严重转变,由原本的无条件服从西方,变成迷茫和质疑,亲西方知识分子阶层逐渐消散。

老朽的叶利钦已经没办法掌控这个国家的未来,他任命了无数个总理,又一个个全部解雇,到最后,年仅45岁的总统办公室副主任普京浮出水面。

他年轻有为,在车臣战争中表现出坚决和果断态度,而且背景薄弱,立场不会偏向哪一方,更容易被寡头掌控,因此普京当总理,对大家都是一个好的选择。

1999年12月31日,叶利钦突然宣布辞职,普京出任代总统。

他开始展露另一面锋芒。

在一次电台采访里,主持人提问:「在您看来,我国寡头的未来会如何?」

普京回答:「如果你问的是那些熔蚀或者帮助熔蚀权力和资金的人,不会有寡头这样一个阶层。」

于是,七大寡头在铁王座的镇压下,全部烟消云散,再也没有人敢公开站出来,说自己可以掌握这个国家的经济命脉。

这三十年里的反复折腾,俄罗斯失去了最后的转型机会,眼看着从泥潭中挣扎走出来,却又掉进另一个深不见底的泥潭里。

在可见的未来,这个国家还得经历更多磨难。


—— END ——
往期文章
《当前的严峻形势,已经没有退路了》
《为什么越南成不了气候》



文章引用微信公众号"智先生",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博客评论
还没有人评论,赶紧抢个沙发~
发表评论
说明:请文明发言,共建和谐网络,您的个人信息不会被公开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