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断一个人靠不靠谱,看这 7 点就够了
新闻资讯
2023-07-02 23:08
41
0
作者 | 张良计
来源 | 张良计(ID:zhang_liangj)
最近和许多朋友聊天,感慨靠谱才是职场上最重要的品质。因此今天总结了7条靠谱的人的特征,欢迎大家对号入座。
做人做事不浮夸,愿意花时间潜下心去琢磨,这种人在如今的职场上非常稀缺。
在人人都想赚快钱的时代,愿意做慢功夫的人越来越少。现在扎实一点,慢一点,未来才会有无以伦比的加速度赶超上去。在工作中我们会碰到大大小小的问题,这其中绝大多数问题都需要花时间去理解和学习,最终用自己的方法解决。
靠谱的人拒绝当伸手党,哪怕已经有现成的方法,也要自己吃透了再用,而不是简单粗暴的“拿来主义”。比如他们会自己去研究,去网上查资料,去向身边更专业的人请教,去看竞品做的好案例,先尝试着从中总结出一些规律和门道出来。并且这一系列动作都是主动的,而不是领导告诉你,你要去研究。如果碰到了超出自己能力范围之外的问题,他们会环顾四周,积极主动去找解决方法,最大化利用起身边的资源,达到自己的目标。
比如老板布置的项目方案,说好下周三5点前交,如果没有意外情况,那就必须5点前完成。
比如,手上有更重要的事情在做,可以询问老板能不能延期交付。到了周三下午4点,微信上突然来了一句,对不起老板,我完成不了。要知道,一份方案并不是孤案,而是众多工作链条中的一环。有可能你的方案出来了,接下来要衔接到其他部门的工作上。一个人的时间拖慢了,后面可能会打乱3个部门的工作安排。职场上的契约精神,就是保证一切严格按计划走,答应的事情必须完成。我曾写过一篇文章,叫《不及时回消息的员工,不要招》。
发消息的人开了一个口子,回消息的人要负责把这个口子给关上,如此才是一个完整的工作对接。有人说,不是紧急的消息不必回,我每天这么忙,没空理。这话有失偏颇,及时回消息,和及时给出解决方案,不是一回事。
“方案还在整理中,目前只完成了70%,下周二中午前可以完成。”你可以告知现状,然后延迟满足对方的预期,而不是置之不理。你不必给出事无巨细的详解说明,而是就事论事,对方问一个问题,你就回答一个问题。
问的是为什么没有进展,那就回答问题出在哪儿,以及接下来怎么办,不必过多展开。比如可以这么说:“因为客户迟迟没有签合同,目前还在针对合同条款进行商讨,预计下周三能出结果。”其实给回应这个动作,花不了我们多少时间。哪怕现在真的忙,也可以回复一句:
10秒钟可以打完的字,就没必要等几个小时以后再发。我们可以想各种办法去满足期待,延长期待,甚至是降低期待,但千万不要冷落期待。人只有在陷入危机的时候,才会卸下所有的伪装,袒露出彼此最真诚的一面。因为大家都要生存下去,这个时候,唯有彼此信任才能让你们无畏前进。想象这样一个场景,当你和你的伙伴面临危机四伏的敌人时,你敢不敢把你的后背交给对方?他和你一样,都把对方视作自己事业道路上最重要的伙伴。你们有着相同的价值追求和不凡的毅力,这都为成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他们的合伙伙伴,往往会选择自己曾经的战友,而不是生意场上认识的新人。因为战友,是一起扛过枪打过仗的生死之交,这样的人值得托付。“我的战友,是在我倾家荡产的时候义无反顾卖掉一套房子来支持我的人。我的老婆跑了,孩子断绝关系了,把我从深渊拉出来的人,唯有当年那个我为他挡过子弹的人。”判断一个人值不值得信任,就看他在危机时刻是怎么表现的。他会不会对你弃之不顾,会不会在背后捅你刀子,会不会为了一己私利落井下石。“我们先做一个月,看看用户增长能不能达到30%,如果不行再采取Plan B。”这样的话听了就会让人安心,哪怕失败了也有下一步明确的指示,不会让人感到迷茫。再比如,面对困难的时候,他们不会说这件事做不了,没资源,办不到。而会告诉你,想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什么条件,需要多长时间,需要具备什么能力。他们永远带着解决问题的思维去看待事物,不会让情绪左右自己的判断。只专注在具体细节上,反复推敲和演练,最终得出结果。
像我之前有一个做项目管理的同事,多复杂多难搞的项目,到了他手里都能有条不紊地安排下去。我观察了一阵子他的工作方法,发现他的思路非常清楚。现状是什么,困难在哪里,缺什么资源,如何去争取,一条条在一页Word上写得明明白白。并且他解决问题从来都不会只给一个解决方案,而是按照最理想的状况,最普遍的状况,和最糟糕的状况分别列出不同的可能性。各自的风险和可能产生的结果都一一列好,不管是自己做判断还是给老板做决策,都非常清晰。只有具体了,才能让人踏实,才能让人感到安心,这就是靠谱。
靠谱的人临危不乱,大事小事都能用同一个频道的情绪去应对,突出一个“稳”字。他们的脑袋里装着一个庞大的“决策树”,A情况用A方法,B情况用B方法,C情况用C方法……
和他们一起共事,你也会不知不觉被影响,渐渐学习到他们的处事方法。
比如我曾经跟过一个老板,他给我的感觉就是无论遇到任何事情,都不慌不忙。
客户做线下活动有一个互动装置,在彩排的时候一切顺利,可到了活动当天却怎么也运转不起来。那个装置是当天活动最大的亮点,客户亚太区的高层都会过来合影,如果出错了将是一个很严重的事故。
临近活动开场还有2个小时,所有人都急得乱成一团,客户在一旁大发雷霆,指着我们负责项目监督的小姑娘破口大骂。第二,找公司里最厉害的IT大牛赶紧到现场来检查情况;第三,如果还不行,拆除该装置的互动游戏功能,只保留拍照功能,确保客户老板来的时候可以顺利合影。因为现场互动装置能否运转其实没那么重要,本来当天也不会来很多人,所以造成的影响能级并不高。但是,客户老板们的合影是公司形象宣传的重要材料,将来会作为公关新闻发布到几百家媒体上去,这个出错了才是最要命的。
而我的老板,在一分钟不到的时间里就洞察到问题的本质,给出了解决方案,最终让活动顺利进行下去。试想如果情绪不稳定,大家急他也跟着急,没有人冷静分析问题,那最后就是开天窗。和靠谱的人共事,你会有一个很明显的感觉,那就是他原则分明。什么事情可以做,什么事情不能做,什么情况下该做什么,什么情况下该舍弃什么,他都清清楚楚,分毫不乱。并且这种原则感非常坚定,不会因为环境或利益的变化而轻易改变。比如我有一个朋友,对于“帮忙”这件事,他有4个“绝不”原则。
因为帮了,就会给对方造成过高的期待,万一最后没有帮到,反而会影响双方的关系。
因为这会给自己带来风险,甚至把自己拉下水,后患无穷。
因为这不但会消耗自己大量精力,还会助长对方合理偷懒的气焰,最后得寸进尺。比如对方把自己的工作丢给你做,美名其曰分担合作,可你下次有求于他的时候却置之不理。帮忙,讲究有来有回,今天我帮了你,是卖你一个人情。毫无底线地多次帮忙,对方反而不会珍惜,会认为这是理所当然,最后拖累的还是你自己。我朋友的这4个原则,一开始我以为很容易得罪人,但没想到后来喜欢找他帮忙的人越来越多。因为大家都摸清楚了他的脾气,知道什么事情可以帮,什么事情绝对不行。认可这个规则,愿意在这个规则里玩耍,就不会出岔子,大家才会认为你是一个坚定稳重的人。反过来,原则不清晰的人,甚至是喜欢双标的人,会给外界带来一个不好的印象,那就是这个人很随便。我们一旦认为一个人随便,跟他合作就不会放心,因为不知道这个“随便”会不会出什么幺蛾子。就像一颗定时炸弹,你知道它会爆炸,但什么时候爆,不知道。
以上就是今天的全部内容,最后简单总结一下,判断一个人靠不靠谱,就看他有没有这7个特征:作者:张良计,本文来源:张良计(ID:zhang_liangj)。本文经授权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授权。图片来源:部分图片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为商业用途,如有侵犯,敬请作者与我们联系。
文章引用微信公众号"袋鼠深度精选",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