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书生:教育更像是一场长跑 | 20年报庆·回访

新闻资讯   2023-07-19 20:10   37   0  

20年来,中国教师报的记者秉持“零距离贴近教师”的理念,行走在祖国的大地上,记录着那些与教育相关的点点滴滴,一个个区域、一所所学校、一位位教师,都在记者笔下鲜活而立体地呈现出来。


今天,我们重新走向当年的受访对象,聆听他们的教育心路,发现他们的教育创新,继续讲述他们与教育同行的一个个崭新故事。

魏书生

辽宁省盘锦市教育局

原局长


在《中国教师报》创刊20周年之际,衷心祝福生日快乐,也祝愿《中国教师报》越办越好,成为一线教师的精神家园。

/

2003年,《中国教师报》创刊时,魏书生已经是中国基础教育领域的旗帜性人物,这一年他已担任辽宁省盘锦市教育局局长5年。

2023年是《中国教师报》创刊20年,这一年春节,魏书生通过中国教师报视频号向全国教师拜年。

他希望,“每一位教师能更精准地发现自己的优点、长处,更精准地发现每一位学生内心深处德智体美劳的优点、长处,与自己的学生共同享受培育这些优点、长处的幼苗,发新芽、长新叶,抽新枝、拔新节,绽新花、结新果”。这一视频发布后迅速获得了较高的点击量。

如果谈起魏书生与《中国教师报》的渊源,可以追溯到本报首任总编辑刘堂江更早时间对他的采访。早在1990年,还在担任《人民教育》总编辑的刘堂江就采访过魏书生,那个时候魏书生是盘锦实验中学校长。

魏书生先后做了13年市教育局局长、22年班主任。

从普通教师到传奇班主任,从“甩手”校长到“放手”局长,魏书生在不同的教育岗位总能用“老办法”做出新成绩,并且成为行业标杆。

但是,魏书生真正让一线教师津津乐道的当数他曾创造的教学传奇:一年平均外出开会4个月,他从不请人代上一节语文课,他学期之初即进行期末考试,一学期教材他用30多课时就讲完了;他不批作业,不改作文,但他学生的升学成绩却能比当时重点中学平均高七八分……

魏书生将自己的教学经验总结为“六步教学法”,即定向、自学、讨论、答疑、自测、自结。

这一教学法旨在强调,教育不在于教给学生多少知识,而要考虑如何培养学生获得知识的能力,激发上课的兴趣。虽然魏书生已经退休多年,但他的“六步教学法”依然影响着不少区域和教师的教学实践。

2011年,魏书生的“六步教学法”在盘锦市被进一步得以发展,形成“六步教学分组学习法”;2021年,在“双减”背景下,盘锦市全面实施“六步两环”课堂教学模式,将“学案”和“有效作业”与“六步教学法”有机融合,进一步规范教师教学行为,培养学生良好习惯,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如今,虽然魏书生已经退休10多年了,但他似乎是一位一直不过时的专家。网络上,魏书生演讲视频一直被网友转发,点击量不断攀升。

近年来,《中国教师报》对退休后的魏书生做过多篇报道。2018年12月26日,《中国教师报》“改革开放40年纪念特刊”以《魏书生:改革最重要的是守住常识》为题,将魏书生放置在改革开放40周年背景下,审视他身上的“变”与“不变”;2019年10月2日,魏书生在《中国教师报》“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特刊”发表了题为《把教育做好,人就幸福了》的署名文章;2020年5月20日1版以《培养更多“魏书生”式好老师》为题报道了浙江省台州市书生中学学习和践行魏书生教育理念的经验;2021年3月31日16版以《“跑者”魏书生》为题报道了他作为知行合一的“跑者”对体育的重视。

回顾《中国教师报》近年来对魏书生的报道,可以循着以下三个关键词为线索再次聚焦。

第一个关键词是“自学”。“教育的最高境界是让学生自育自学”是魏书生教育理念的核心。

在语文教学中,魏书生从教学生查字词、划分段落、归纳段意和中心思想入手,教学生画语文知识树,让他们学会归纳、分类、整理,进而帮学生制订学习计划,把看似繁难的学习任务分解到每一天、每节课、每一分钟……引导学生学会自学。

对自学的研究可以追溯到他工作最初的几年。1981年8月,《中国教育学会通讯》发表了魏书生的一篇文章《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这是魏书生第一次在国家级刊物上发表文章。1983年12月,魏书生到北京参加中国教育学会中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年会,与会专家有叶圣陶、吕叔湘等教育名家。魏书生作为一名基层语文教师代表,发表他在引导学生自学方面的经验,引起了与会者的广泛关注,被语文教学的专家称为“爆炸性的经验介绍”。在20世纪80年代,魏书生的教学方法为教学改革带来一股清流。

第二个关键词是“习惯”。“教育就是帮助人养成良好习惯”是魏书生的重要教育主张。

作为魏书生教育理念的发源地,盘锦从1997年开始,每年10月15日都要召开全市性培养良好习惯现场会。所谓培养良好习惯,是指魏书生提出的“七个一分钟”和“八个学习习惯”,涵盖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的行为习惯,比如一分钟踏步、一分钟军歌、一分钟日记和制订计划的习惯、预习的习惯、自己留作业的习惯,等等。

这是魏书生在任时期发起的一项活动,虽然他早已离任教育局长,随后又换了几任局长,每年这一天都雷打不动召开现场会,至今已经连续举办了26年。每年现场会,魏书生不管多忙都会放下手头的工作,回到盘锦参加会议。最近几年,《中国教师报》记者每年都会应邀参加这一现场会。

第三个关键词是“守住”。“做对的事,就把它守住,别折腾。”魏书生说,“第一要紧的是守住常识,守住我们中国做对的事,守住每个人的优点和长处。”这是《中国教师报》“改革开放40年纪念特刊”上,本报记者采写的《魏书生:改革最重要的是守住常识》一文中的观点。

听魏书生谈教育,似乎总是“老调重弹”。2021年1月9日,在《中国教师报》“课改20年特刊”上,魏书生再次谈道:“要把课改当平常日子来过。”魏书生一直主张要以平常心看课改,不能把课改“神秘化”。回首自己的教育生涯,魏书生说:“我永远都是不追时髦,不跟喧嚣,也不跟风。”

在2021年3月31日的《“跑者”魏书生》报道中,本报记者这样写道:在教育改革的路上,魏书生似乎用他一生奔跑的姿态启示我们:教育也好,人生也罢,都不是“赢在起点”的短跑,而更像是一场长跑,需要调匀呼吸、找准节奏,持一颗平常心,享受快乐奔跑的过程。在这个都谈创新的年代里,魏书生向来不惮于谈“守住”,守住传统,守住常识,守住一颗平常心,也一直态度明确地反对“遍地挖坑,每个坑都挖不深”的改革。

显然,“守住”是魏书生反复强调的一个关键词。

我永远都是不追时髦,不跟喧嚣,也不跟风。就是把工作、学习、助人、尽责当成享受,做自己能做的事情,享受做事过程的踏实、愉悦、幸福和尊严。

——2018年12月26日第738期



来源 | 中国教师报
编辑 | 皮皮兵不皮
商务合作请拨打 010-82296668(梁老师)
广告业务请联系
010-82296739(刘老师)
010-82296727(韩老师)
愿你做这样的教师
厉害的老师,公开课会用这些过渡语

李希贵:教育就是关系学

海淀教育品牌背后的教研力量

文章引用微信公众号"中国教师报",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博客评论
还没有人评论,赶紧抢个沙发~
发表评论
说明:请文明发言,共建和谐网络,您的个人信息不会被公开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