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来,中国教师报的记者秉持“零距离贴近教师”的理念,行走在祖国的大地上,记录着那些与教育相关的点点滴滴,一个个区域、一所所学校、一位位教师,都在记者笔下鲜活而立体地呈现出来。
今天,我们重新走向当年的受访对象,聆听他们的教育心路,发现他们的教育创新,继续讲述他们与教育同行的一个个崭新故事。
冯恩洪
上海建平中学原校长
为教育而鼓、为教师而歌,服务于教师专业发展,特别是聚焦三尺讲台、变革三尺讲台,《中国教师报》做的一切,我想今后教育的发展可以证明它的价值。
或许是出于对教育教学改革的关注,冯恩洪与《中国教师报》有了一段持续20年的因缘际遇。
20世纪八九十年代,冯恩洪创造的“建平经验”在教育界可谓家喻户晓。他主张,发展学生的强势智慧,打破课程与时间僵化的组合,减少“圈养”学生的时间,增加“放养”学生的时间。于是,他开启了“走班制”,开发100多门课程供学生选择,还带领建平教育集团探索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以及领先时代的教育理念与现代企业制度相结合的机制。
因这一系列改革,冯恩洪成了媒体关注的焦点人物。中央电视台将他的教育改革事迹以23集电视连续剧形式搬上了荧屏,《人民日报》《人民教育》等媒体先后推出关于冯恩洪和建平中学的重磅报道。
2005年,全国上下都在进行素质教育大讨论,本报记者与冯恩洪进行了交流。那一年也是新课改实施的第五年,讲学、办学足迹踏遍全国的冯恩洪却发现,不少改革者还是迷茫的:“无论来自内蒙古比较沉静的校长还是来自广东比较活跃的校长,谈到中国教育的现状时都活跃不起来,令人不满的现状是大家都能感受到的,但都走不出来。”
谈及原因,冯恩洪认为有四点不足:一是实施改革的准备者不足,不能只有教育行政部门的力量。二是思想准备不足,不少人没弄清楚改革的重要意义。三是理论准备不足,教育有了新的教育使命而许多人没有意识到。四是计划不足,没有找到有效的实践方法。
“到底要不要改革、为什么要改革,应该从国家利益的高度考虑。如果从局部利益考虑,我们这里升学率很高就行了。但是从国家利益考虑,仅升学率高还不够,因为不能解决国家的问题。”冯恩洪在2005年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
虽然客观环境不尽如人意,但冯恩洪认为依然大有可为,那就是寻找教育要素的最优组合。“教育要素包括教师、学生、教材、课程、管理制度和教育设备等,这几个要素怎么组合达到最优化,是教育管理者应该思考的问题。”冯恩洪的改革实践,实际上也是在不断改变各种教育要素之间的组合,“我没有一天不在思考教育要素的组合,我不断改变原有、现有和约定俗成的组合。”
2011年新课改10年,在课程改革“主旋律”中生发了一些“异曲调”。有学者认为“10年课改,基本失败”,还有人提出建议,认为课堂教学方式的变革“需要软着陆”。此时,《中国教师报》记者再次与冯恩洪对话。对话中,冯恩洪依然坚定地认为,“教育改革必须由会场走向课堂”。
课堂是由“教材、教师、学生”三个要素组成的,冯恩洪认为课堂普遍存在两大矛盾:
一是教材相同与学生不同的矛盾,大多数学校教学目标是相同的、教学内容是相同的、教学过程是相同的、教学进度是相同的,甚至连教学测评也是相同的,这样如何解决教材与学生之间的矛盾?
二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矛盾,说到底是教师怎么教、学生怎么学。大多数课堂仍然是教师讲、学生听为主,这样的学习无疑是被动、低效的。“只有调整好课堂里的这两对关系,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才有可能是高效而快乐的”。
“课堂是教育质量的腹地,有什么样的课堂文化,就有什么样的教育质量。”2023年6月9日,记者再次与冯恩洪交流,“课堂”依然是他的关注所在。
20年,冯恩洪聚焦课堂变革、研究课堂文化,为的是创造让每个学生都享受能力相当的课堂和教育。20年,他和团队服务了全国19个省份1587所学校,在解决一线教师问题过程中提炼总结出一套系统经验,涉及教学设计、课堂流程、评价制度、管理文化等方面,陕西西安、云南弥勒、江苏响水、河北保定等地的学校都在实践这一模式。
在《中国教师报》2011年的报道中,冯恩洪主张教师要学会使用一种课堂模式,这样是否对教师专业自主权产生限制?冯恩洪当年的回答是否定的。12年过去了,冯恩洪肯定地回答“这个问题根本不存在”。他认为在实践中,“教无定法”的前身是“教有常法”,现在常法出了问题,怎么进入教无定法,所以要进行过程优化。“我们先要帮助大多数教师解决教有常法的问题,再鼓励一部分教师走进教无定法的阶段”。
最近,冯恩洪和团队刚刚结束在山西晋中市榆社县的调研,此后将全面展开入校培训。冯恩洪称这是一次有意义的探索:“从长远角度看,我们现有的教育质量支撑不住国家对创造和创新的迫切需求。国家与百姓的需要不完全一样,老百姓更多关注我的孩子能不能进好大学,而国家需要的是教育能不能有力支撑自主创新的高科技发展。这是截然不同的,我们正在做积极的探索。”
从2001年新课改启动,出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到2004年全国普通高中新课改把更多的课程选择权交给学生、2014年首届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对教学核心地位的强调,以及2019年印发的《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再到教育部近日印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深化行动方案》,课改呈现出向教学聚焦的趋势,作为教学主场地,“课堂”的重要性也越来越凸显。
践行改革38年,冯恩洪对课堂教学的关注从未改变。冯恩洪今年77岁,现阶段的目标是“讲好中小学校实现教育现代化的中国故事”。讲好这个故事,他需要多方面支持。“这些年我一直都很关注中国教育的发展,向《中国教师报》学习,从研究一所学校改革怎么做,到进一步深入到一堂课应该怎么上。”
采访当日,冯恩洪正在医院做检查,记者3次连线才完成此次对话。采访最后,冯恩洪表达了自己的愿望:“希望媒体多呼吁,让大家深入课堂、研究课堂,在课堂里守正创新,把老师和学生解放出来,让他们做应该做的事。”
教育要素包括教师、学生、教材、课程、管理制度和教育设备等,这几个要素怎么组合达到最优化,是教育管理者应该思考的问题。
——2005年11月16日第136期
文章引用微信公众号"中国教师报",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