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镇西】如何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试着帮你解疑答惑
新闻资讯
2023-07-19 20:13
43
0
前段时间,我在新网师讲授《教师阅读与写作》课程结束后,学员们提了一些问题,我尽我所能做了答复。今天,我整理了一下我的答案,再书面答复如下——答:在我看来,以研究的态度对待工作,必然是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所谓“研究”,就意味着带着一颗思考的大脑从事每一天平凡的工作。思考自然会连接着理论,而工作即是实践。一个优秀的教育者,总是善于发现,乐于阅读,勤于记录,而这一切都由思考统帅。我上世纪八十年代工作之初当班主任,从“未来班”开始了我的教育之旅,那时候我琢磨的就是怎样让孩子们快乐,让班级有凝聚力。怎么才能快乐和有凝聚力呢?我从苏霍姆林斯基和马卡连科的书中找到了答案。苏霍姆林斯基告诉我,教育应该充满儿童的情趣和浪漫的诗意,而情趣和诗意都离不开活动。于是,我班上的活动特别多。马卡连科告诉我集体主义教育的三原则:“在集体中”“通过集体”“为了集体”。于是,我特别注重整个班集体的建设,班风也的确很好。我在实践中向理论求助,而理论又指导了我的实践。但后来我市某中学一位高一女生的自杀事件震撼了我。她品学兼优,且没有任何“原因”,就那么莫名其妙地自杀了。于是,我又开始琢磨:她为什么会“莫名其妙”地自杀?经过对她作文、遗书、日记的研究,我得出结论:她是因为心灵孤独而死,是因精神窒息而死!我们教师在注重班级建设的时候,是否忽略了一个个具体的“人”?在看到整个班风整体良好的同时,是否无视一个个鲜活的灵魂?我苦苦思考:究竟集体是目的,还是人才是目的?我再次打开苏霍姆林斯基的书,读到他的观点:集体是每一个人全面和谐发展的手段,人才是教育的最高价值。于是,我的教育开始转向,由只关注班级的风貌,转而更注重人的心灵。另外,我得强调的是,理论指导实践有时候并非那么立竿见影,更多的时候是一种精神和理念的照耀,而不是具体方式的传授。还有,老师们在写论文的时候要注意,并非所有教育行为都一定要有所谓“理论支撑”的。有一年,一位校长说他申报了一个名为“良好的班风校风对学生人格的积极影响研究”的课题,要我给他找“理论依据”。我说:“不用找。良好的班风校风对学生人格的积极影响这还需要证明吗?”这是常识,而常识是不需要证明的。所以,千万不要为理论而“理论”。
问:如何改变学生,小学阶段如何影响学生,如何激励、感化学生?答:对不起,我没教过小学,不能装出一副什么都懂的样子。这个问题,我建议最好问小学老师。在教育小学生的问题上,小学老师比我更专业。当然,如果要说教育的一些基本原则,我觉得还是应该尊重。这里的尊重不仅仅是表面上的不伤害,更是对他们成长规律的尊重,这个规律,还不仅仅是儿童发展的规律,也是指每一个孩子不同的“花期”。千万不要用一般取代个别。这一点,北京日日新学堂做得很好,大家可以去看看相关资料。另外,别想着“改变”,教育应该是因势利导,让每一个孩子充分凸显自己的优势,成为最好的也是唯一的自己。说到“影响”,首先是教育者本人的人格与行为对孩子无声的感染。而“激励”应该是让学生尽可能多地拥有成就感,而不是靠外在“榜样”和廉价的表扬。“感化”尤其要不得!“感化”一词带有明显的功利性,好像对学生好,就是为了“感化”他。不对,任何时候都不能把感情当工具。爱学生,是没有条件的。我说过,我们爱一个孩子,不是因为他是“好学生”“乖娃娃”,而是爱他这个人本身,这与他的表现好坏、成绩优劣没有关系。答:现在老师们确实很辛苦,除了正常的教育教学,还有许多摊派的形式主义任务。确实烦!但又避不开怎么办?我的态度是,避不开的就认真应付,只是要把主次分开。主,就是自己必须做好的本职工作;次,就是不得不应付的杂事。既然是应付,那就以能够交差为标准,我说的“认真应付”,指的是达到交差的要求即可,不必太用心。另外,事情一多,增加每天的计划性是非常有必要的。我以前习惯于每天晚上找一个旧信封,在上面写上第二天必须做的事。第二天完成一件划掉一件。晚上看到这些事全部划完,很有成就感。当然,后来不用信封了,而是在电脑桌面上建一个“必须做的事”的文档,同样完成一件就划掉一件。答:这个问题我很愿意回答,因为我有比较丰富的实践。但我也只能说几条大的原则——第一,尊重学生的心灵。就是说,要尽可能站在学生的角度理解他们。一个优秀的教师一刻也不会忘记自己曾经是个孩子。要知道,生命到了一定的季节,就会发芽,就会开花。明白了这一点,就会多一份理解。无论如何,不要把“朦胧情感”与“道德败坏”划等号。在我教过的学生中,有品学兼优照样“早恋”而且还考上大学的;也有品学兼劣却不“早恋”的。所以,一定要从人道和人性的角度尊重学生青春的心灵。第二,走在学生情感发展的前面。优秀的教师,不应该仅仅在问题出现后才不得不充当消防队员,而应该主动引导学生成长的航向。因此,我们要在学生还没有出现“朦胧情感”之前,就主动给他们进行爱情教育。苏霍姆林斯基有一段话说得非常好:“我坚信不移的是,高尚的爱情种子需要在年轻人产生性欲之前好久的时候,即在他们的童年、少年时期播在他们的心田里。……我们所说的爱情种子,当然不是指关于爱情的说教,而是指培养道德尊严和人格的过程,指在每一行动中树立起真正的人道主义观点;指培养对人道美的理解能力和创造(这一点尤其重要)人道美的能力。”这也是我主动给历届学生开设青春期讲座的原因。第三,把爱情教育视为人格教育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假如我们的学生在高中三年都不会出现“早恋”(“早恋”这个说法其实是有问题的,但大家都这样说,我也姑且暂时用这个说法吧),我们还应该不应该对学生进行爱情教育呢?当然应该!因为我们的学生是未来的妻子、丈夫,未来的母亲、父亲,我们的教育要给他们一生健康的精神世界,进而给他们一生的幸福。通过爱情教育,我们要引导学生感悟一种精神的美。还是苏霍姆林斯基,在给学生讲爱情时曾这样精辟地指出:“这种讲解将会在年轻人的心灵中培养出高尚的思想和情感,首先是培养出能够给人以巨大幸福的对美的责任感。但是这种美对善于爱美的人才是幸福的。”第四,帮助学生树立高远的志向。爱情虽然是美好的,少男少女之间的相爱更是纯洁的,但我们要让学生明白,在这个年龄阶段,自己最该做的事是什么,进而作出明智的选择。我常常给学生们说:“我们和他们不一样!”这里的“我们”,就是指有理想有志向的学生;而“他们”则是指那些胸无大志甘于平庸甚至堕落的同龄人。在同样的时间里,怎样度过每一分每一秒,就把“我们”和“他们”区别开来了。我反复给同学们说,不要用明天可能的“爱情幸福”来赌一去不复返的今天。生命在这个季节的确会开花,但开花的最佳时期并不是现在。而只有把握好现在,做现在最该做的,才能拥有未来真正的幸福!第五,引导学生做自己感情的主人。我们不可能随时守着学生,更无法干涉他们的内心活动。所以,关键是要让学生随时自己提醒自己,随时用高远的志向战胜自己。所谓“战胜自己”,就是不断同自己的弱点作斗争,不断克服自己心灵深处可能有的自卑与懈怠,进而不断创造出新的成绩或取得新的进步。我常对学生说,谁不希望自己更辉煌?谁甘愿一生平庸?但是“辉煌”还是“平庸”,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是否能真正战胜自己。实际上,任何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两个“自我”:一个是高尚的“我”,一个是卑下的“我”。而且,心灵深处这两个“自我”随时随地都在进行着较量:如果高尚的“我”占了上风,那么我们就会做出高尚的行为;反之,如果卑下的“我”占了上风,那么我们就会做出卑下的举动。让高远的志向、坚强的信念和顽强的毅力赢得“灵魂搏斗”的胜利,我们才能走向人生的辉煌。第六,不同情况区别对待。每一个学生都有一个独一无二的精神世界,同样处于“朦胧情感”中的少男少女也有着不同的具体情况,在这里,没有统一的处理标准,需要的还是因人而异。我们永远铭记苏霍姆林斯基的话:“爱情,是对人道主义的最严峻考试。我们应当从一个人的童年和少年时期起就培养他去迎接这场考试。”问:爱心教育如何把握好度才能对学生起到恰如其分的影响?答:我不得不直率地说,“爱心教育”这个概念就很荒唐!当我们把某个词冠在“教育”前面称之为“某某教育”时,往往就将其视为一种模式,一种有自己特点的教育方式。说“爱心教育”,就好像这也是一种区别于其他教育的模式。但是,“其他教育”就不需要爱心吗?爱心是所有教育的根本,这个世界上有没有爱心的教育吗?注意,爱心不是一种教育,而是一种源于人性的善良,是教育的必备条件,但不是教育本身。教育不能缺爱心,但只有爱心也没有教育。从逻辑上说,这是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好比做饭需要锅需要水,但有了锅、有了水并不一定能做饭,锅和水本身并不是饭。这个问题估计想问的是,如何把握好对学生“宽”和“严”的度?对此, 我只能简单地说,还是首先要建立起师生之间的感情与信任,有了足够的感情和信任,嬉笑怒骂皆成教育!问:如何更好地成为学生喜欢的老师呢?如何一直保持爱心不退呢?答:保持童心,保持和孩子一样的爱好,或者说,在某种意义上把自己当做孩子,就像苏霍姆林斯基说的那样,一个优秀的教师一刻也不忘记自己曾经是个孩子。当然,作为教育者,还要始终保持对孩子心灵的关注,关注他们的喜怒哀乐,和心灵细腻的变化。答:这个问题问得不好。学习是一种习惯,与新网师没有关系,不是新网师学员也应该终身学习。不存在后续不后续的问题。问:现在都是“唯分数”论,学生抑郁增多,希望李老师能够给一线老师一些建议?答:的确,一线老师身上承受的“唯分数”论的压力太大太大!别说学生,老师抑郁的也不少呢!对此,我个人真的也无能为力。不过作为一个有良知的教育者,我们不能改变目前的“应试教育”,但至少不应该成为“应试教育”的助纣为虐者!是的,一个普通老师对改变整个中国教育制度的作用微乎其微,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就无所作为。难道我们真的被应试教育逼到了退无可退的墙角了吗?不,我们完全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在应试教育的重压之下,为自己也为孩子赢得一些光亮。比如,我们不能选择考试制度,不能选择教学方式,但至少可以选择一种相对比较和谐而充满情趣的课堂教学艺术,至少让孩子在每堂课上除了收获知识,还能多一些笑声。同样面对应试压力而不能不给学生布置作业,那么如果其他老师布置十道题,你能不能只布置九道、八道、七道题?当然,这需要足够的教育智慧,因为少布置作业不只是减少作业的量,而是与整个课堂教学的改革有关。大的课程你没法改革,但至少课堂教学方式你可以动一动吧?总之,以自己的方式,为学生减压,不要助纣为虐,守好自己教学的“一厘米主权”,这是做得到的。——————
本茶馆不定期会有广告文案,我早有说明:《直言不讳答网友:我不会接受任何道德绑架》。请感到不适者自行离去。
请勿在后台给我发消息,我一般不看后台消息,因为每天铺天盖地的“求助”我无法一一回应和满足,请理解!有事在每天的文章后留言即可。
旧文重读——
01 直言不讳答网友:我不会接受任何道德绑架
02 不做“意见领袖”,不为“圈粉”写作
03 别老想着请教别人,只有你自己能够帮你自己
04 也许有一本适合你——为您推荐12本拙著
文章引用微信公众号"镇西茶馆",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