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届全国影视欣赏与教育写作课程研讨会”,我与浙派名师导师倪江老师有一个对话。对话的主题为:“好书与好电影——跨学科语境下的教育追求”。
倪江老师博古通今,读书破万卷,这对他自是小菜一碟。但我没参加过对谈,有点忐忑。第二天就要对谈了,头天晚上我才见到倪老师。倪老师淡然一笑,晚上给你一个框架,可能在11点后。
倪先生大才,思接千载,视通万仞,9点多提纲就全部拟好了。在提纲中,先生收藏锋芒,把更多表现机会给到我。第二天对谈中,先生巧妙控场,偶尔寥寥数语,全是真知卓见。可惜我紧张之下,无法还原先生的表达,只能靠记忆把自己的回答还原和补齐了。
倪:王老师,我是您公号的粉丝,我特别佩服您讲故事的能量,在我理解,故事本身有种异乎寻常的改变的力量,在您的教育教学生涯里,有过怎样的关于电影改变孩子的故事?
王:谢谢倪老师,您过奖了。我读过您的大作,您才是真正的读书人,是我的榜样。
在我的教育生涯里,确实面临过沉重的时刻,有一年我执教了一个不太好的班级,班级面貌很糟糕,大家都觉得没希望,氛围很压抑。后来一部很小众的电影对我们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这部电影叫《凤凰劫》。
内容不复杂。一架专门装载拆除的油井平台的飞机,因为遭遇特大风沙,在蒙古大沙漠失事迫降。飞机上的人无法走出茫茫沙漠,也失去了和外界全部联系,更得不到外界的帮助,食物和水只能生存一个月。这是一个等死的故事。所有人都在绝望中等待,一个一个人发疯,死去。
最后有个人提出,飞机的发动机和引擎都没有坏,我们可以利用开发油井的机械,重新造一架飞机。这个匪夷所思的计划,很快被机长否决了,这太他妈扯了。
又一个不肯等死的人,毅然决然地逃离了。机长追赶他,找到了他,但他不肯回去,除非机长答应他造飞机。他说了一段经典的话:“我认为一个人一辈子只需要一样东西,他只需要有人可以爱。若不能让他爱,就要给他希望。若不能给他希望,就给他点事做。”
造飞机固然不可能成功,但至少有事可做。正好同行的有一个飞机制造师,大家都跟着他努力造飞机,可飞机造好后却飞不起来,大家这时才知道,这个人竟然是造玩具飞机的。
在食物殆尽,沙漠中的强盗追杀来临之际,玩具飞机制造师,最后的摆弄,居然让飞机冲天而起,逃出生天。难怪这架飞机叫做“凤凰号”,难怪这部电影叫做《凤凰劫》。凤凰只有衔来香木,在自焚之后,只能在灰烬里完成重生。
对于今天的孩子,也需要有事做,然后孩子才可能度过劫难,最终如凤凰一样涅槃,展翅高飞,越飞越高。这一部小众的电影,成为我们那个班级隆重的庆典,我们每个人开始有事干,在干事中找到希望,在希望中获得爱,最后都有一个光明的未来。
倪:王老师,某种程度上我们首先是语文老师,又是高度迷影者,据我所知,全国范围内有非常多语文教师痴迷电影,语文和电影,是如何走到一起的?能不能讲讲您的故事?
王:大家现在看我如此喜爱电影,但事实上一开始我与电影势不两立。
我童年最糟糕的两次记忆都与电影有关。一是停电被关起来听电影,二是守护草垛拒绝看电影。
没有孩子不喜欢看电影。有一次,外婆村里放露天电影。我们一家理所当然都去了,电影就在我大舅家的场地上,外婆是在六舅家,外婆在哪里,哪里就是娘家。我们先去了六舅家,六舅家与大舅家只隔了一户人家。可是,老天不遂人愿,到了晚上却停电了,我们心急如焚,等啊等;可电就是迟迟不来。我们就随着爸妈在六舅家聊天……
先是说7点半来电,没来;后来又传言8点来电,结果又没来;再后来说是8点半,再后来说是9点,但电终究没有来。后来,眼皮子老是打架,实在撑不住了,妈妈只得安排我先睡。我叮嘱妈妈,那个电来了,一定要叫我啊……
后来,在睡梦中,我突然听到外面的大笑声。猛然间惊醒过来,外面就是电影轰隆隆的放映声,夹杂着观众的大笑声……啊,电已经来了;电影,已经开始了……
我忘记了开灯,也不知道灯在哪里,连滚带爬的下床来,摸到门边,却发现门是被锁住的!那时候农村的门,还是有门扣子的,门扣一搭,大锁一锁,中间有一道很大的缝隙,我拼命地想钻出去;可是,脑袋卡在中间,我再拼命钻,脑袋又卡上了,我再钻,再钻,尝试了很多次,脑袋上全是汗水和血水。
然后我就拼命的喊叫,先是妈妈,后是舅舅,后来就是咒骂,再后来,就是凄惨的抽泣——哪个好心人,开开门啊!再后来,我踹门,一次又一次,门哗哗的响,但就是岿然不动。耳朵里,只有我大舅家门口传来一阵一阵幸福的笑声,一阵又一阵……当大人们回来的时候,打开门。我匍匐在门下面,身下一滩泥水,已经是半死过去了。
那一年,我只有6岁。在露天电影的那个晚上,我的童年消逝了,而且永远没有找回来。在我生命的第六个年头,我懂得了生活中的悲剧,知道了绝望和悲悯是一种什么味道。
第二次更惨,这一次电影搬到我家场地上来放。我一放学,远远看到我家场地上已经挂好了白色的银幕,我兴奋得快要跳起来。
但父亲却有点忧心忡忡,他担心晚上这些看电影的人,没有板凳,很可能会拔我家草垛上的稻草。这个担心并非多余。到了晚上,三三两两的人来了,父亲安排我们几个孩子,在草垛边站岗,一定要保护这烧饭的柴火和老牛的口粮。我们不敢怠慢,一直在草垛旁巡视,其他人也在草垛旁转悠,虎视眈眈。我们反复提醒,不要拔我们家的柴火啊。那些人逡巡而退。
到了天黑下来了,先是一个人不管不顾地拔了一把稻草,然后是一群人,最后每个人都来拔稻草,垫在他们肮脏的屁股下。我愤怒,咒骂,大声的喊,可是无济于事,我被一种巨大的无力感击倒了,以致于我魂牵梦萦的电影都失去了吸引力。
我没有看电影,我赌气坚决不看,但当电影真正结束的时候,我被一种巨大的失落击垮了,我一个人对着黑夜嚎啕大哭。父亲说,第二天把稻草捡起来就可以了。父亲真是一个奇怪的动物,似乎他从来没有经历过孩子,也不懂得孩子的心。
后来我孩子对电影有一种疯狂的喜爱,我又重新捡拾起电影,很多个夜晚,我们一家三口拥被而坐,一起看电影。看完后,我们一起交流探讨。
我精心选择好电影,每一步电影都是我们想传递给孩子的价值观。当我们不想说教的时候,就把这个任务交给电影。在真实的语境下,在艺术无边无际的魅力之中,孩子会接受电影的说辞。
那一段时光非常美好,孩子后来学传媒,到英国去读电影,现在也走上了电影之路。我把和孩子看电影的场景,也搬到了课堂之上。因为孩子们都不大喜欢写作文,但没有哪个孩子不喜欢看电影,我把这两者结合起来,开发了“作文电影课”,深受学生的欢迎,后来获得江苏省教学成果一等奖,再后来获得国家教学成果奖。
倪:电影,或者影像媒介和文字媒介有许多不同,我长期致力于讲语文课程与影视课程的融合,但是,我一度怀疑自己的选择,当我们并不是冲着培养孩子们成为电影从业者的时候,电影对语文老师究竟意味着什么?
王:语文的外延等于生活的外延。电影我觉得就是语文重要的外延。至少有三点:一是意象。意象,既是线索,又是情感的凝聚,可能还是命运的隐喻。
比如最近大火的《漫长的季节》,其中的两个意象非常精彩。
王阳的妈妈,一直在整理毛线团,王阳会帮忙,王响却不理睬,这体现了王响的大男子主义。王响自我感觉超级好,他为桦钢厂开火车,想要鸣汽笛就鸣,所以叫王响,响亮的响。
王响老婆病休在家,她一直在打毛衣,给儿子打,也给王响打。一个打毛衣的女人,在那个年代看起来,就是一个正常的贤淑的女人。
她给王阳打好了毛衣,给王响的还没打好,王阳就工作了。王阳不仅是一个诗人,还很有孝心,工作的第一个月,他就给老爸王响买了一件进口的红毛衣。王阳死后,这件红毛衣一直穿在王响身上,成了他为儿子寻仇的执念。电视两条线发展,穿蓝色涤卡工装的王响和开出租车红毛衣的王响,正好帮我们把王响区别开。
王阳死后,他妈妈用没打完的毛线自杀而死。王响则穿着儿子的红毛衣寻找凶手。直到最后得知儿子死亡的真相,他用红毛衣沾水后灭火,把沈默救了出来。红毛衣被王响丢进火里,这意味着王响彻底放下了过去,完成了对自我的救赎,从丧子的伤痛里走了出来。
其次是母题。比如灰姑娘的故事。好莱坞所有的经典爱情故事都是灰姑娘的故事。有时候灰姑娘是女孩,有时候灰姑娘是男人,比如《罗马假日》《泰坦尼克号》中就是男人。
为什么呢?因为门当户对更多的是婚姻,巨大反差的才是爱情,才有故事。另外一个重要的母题,就是英雄的旅程。这是每一个人成长的故事,必须因为一件事,一定要离家,一定要经历各种磨难,灵魂的黑夜,最终成长,但最终一定要回家。
郭靖去了蒙古大漠,遇见江南七怪、马道长、黄蓉、周伯通,还有洪七公,华山论剑,一举成名,最后回到中原,守住襄阳,成为侠之大者。孙悟空也是,离开花果山,经历九九八十一难,最后成为斗战胜佛,还是回到花果山,归来还是少年。
贾宝玉,从大荒山的青埂峰无稽崖下被一僧一道带回人间,然后经历了温柔富贵乡之后,又回到无稽崖下,这就是一个英雄的旅程。
斯皮尔伯格的《战马》更是经典案例。为了寻找这匹战马,主人公离开家乡,参加了无数次九死一生的战争,最后牵着战马归来,在夕阳西下中,他与老父亲紧紧拥抱,这是两个男人的拥抱,也是伟大父亲的传承,只有这样的经历,他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男人,一个真正的英雄。
三是故事。今年高考全国卷就是考故事,考故事的影响力。考前前几天,我正好看到一个故事,非常震撼。
一个57岁的大叔,跳河勇敢地救起一个女人后,迅速默默离去。原来这个大叔10岁时,曾亲眼看着自己7岁的妹妹淹死,他却什么也做不了。他很伤心,快50年过去了,他还无数次在梦中哭醒……今天,他一下救起了三个人。那个落水的女子,当年的妹妹,还有10岁的自己,他终于迎来了自己的11岁……
这就是伟大故事的震撼力。生命太单薄了,需要故事和电影来丰富蕴藉涵养,正是在这个基础上,我说,没有电影的人生是残缺的人生。
倪:王老师,我们身处一个跨媒介的时代,我们被无数媒介所包围,实际上今天的孩子们是在一个信息的围城里面生活着的,有不少人觉得我们需要抗拒这种媒介信息的影响,包括电影的这种影响,您怎么看?(我也顺势谈谈我的看法:我会偏重电影选择的小众化、经典性、形式感等给孩子们带来的影响。您可以多谈内容、主题、题材层面给学生、孩子带来的影响。只是单纯的分工。其中我们可以重点谈谈对电影商业化的认知。哈哈。)
王:美国波兹曼曾写过一本声讨电视文化的书,书名叫《把我们自己娱乐死》。波兹曼认为媒介的变化意味着并且导致了认识世界方式的变化。
在文字作为主要媒介的时代,人们主要通过书籍来交流思想和传播信息。文字是抽象的符号,作为一种媒介,它要求阅读的同时必须思考。在书籍的阅读和思考中,我们得以进入用文字记载的悠久传统。
相反,现在的视听传媒,用图像影响观众,因为思考会妨碍观看,有时甚至忌讳思考,这就成了肤浅的娱乐。更重要的是,因为有大数据的精准算法,我们被投喂的很可能是我们自己所希望看到的,这就构成了信息茧房。
虽然如此,但我们仍然确信,我们无法拒绝这种媒介的影响,这种影响是真实发生的,不因为我们拒绝就不会发生,所以真正的做法是,我们如何节制,如何认识其利弊,然后为我所用。
我赞成倪江老师所说的小众、经典和形式,这非常棒,小众往往意味着品位,意味着坚守,意味着不合时宜,但这恰恰是其价值所在。经典不用说了,形式很重要,形式可以消化素材。
但尽管如此,我还是不拒绝商业化,在我看来,商业化也是人性化。为什么他们能赚到钱?肯定是他们击中了人性深处的某种东西,这种东西吸引了大家。还有一种解释不可忽视,就是很多大导演,努力在商业化和艺术化之间做一个平衡,努力想要拍出文艺和商业并重的电影。
比如《我不是药神》,这是一部完全遵照好莱坞电影模式制作的商业片,但它仍然是一部有诚意的作品,而且推动了社会文明的进步。
从艺术上来说,摇滚歌手崔健我很喜欢。在这个人身上我从未发现过浮躁和媚俗,上天挑选这样一个人来做中国摇滚的创始人,幸运地提高了八十年代流行音乐的质量。这个质量就是标杆,后面即使别人要商业化,也必须努力向崔健看齐,这就是文明的水位。
倪:电影有着比文学更为直观更为深刻的影响,许多童年记忆是由影视观影经验构成的。我记得自己在参加高考的时候,看了一部根据路遥的小说《人生》改编的、由著名导演吴天明导演的同名电影,我清楚记得我看完电影后在小县城的河岸上走,觉得生命有某种崭新的一页被掀开,至今说不清楚是什么击中了我,我只觉得需要改变,强有力的改变,从《人生》中的某种困境和两难中摆脱出来。我们怎样能够在电影课程建构中,也会给到今天的中学生有我曾经经历过的那种体验?
王:谢谢倪老师,你刚才说这段的时候,我脑海里涌现了《人生》的场景,可惜我看的不是电影,我听的是广播剧。迄今我还记得《人生》结尾的画外音。这样说的,“从县城到高家沟,这一条弯弯曲曲的小路,多么像高加林人生的路啊。”
当时高加林被举报,丢掉了工作,重新回到山沟沟里来了,深爱他的巧珍正和马栓结婚了,高加林五味杂陈,这一段感慨就来自这里。这一条人生的路也给我莫大的震撼。
也许我们受震撼的电影和图书各有不同,但每个人内心都有一部被震撼的电影,这是我们成长的密码。
对于我生命成长有重要作用的电影有两部。一部和倪老师非常相似,说不清到底是为什么。很多年前,我们看过一部电影,叫《爱在战火蔓延时》,是在“佳片有约”中看的。
我和程老师一起看的,尤其是男主人公带着几乎昏迷的女主,被发现签证过期后,沉着冷静硬闯国境线,尽管被子弹击中,但拖着伤腿,还是把女主一点点拖过边境线……我们紧张、担忧、窒息,最后我们兴奋、亢奋、愉悦、刺激、欢呼,觉得人生实在太美好了,还有如此精彩的电影可以看。
还有一部能说得清是为什么。这就是每一句话都像锤子一样击打我的心。这就是后来看《勇敢的心》。看一个男人的成长,与激荡人心。
“所有人都会死去,但并非所有人都曾真正活过。”站在群山之巅的华莱士望着他深爱的土地,悠扬的苏格兰风笛回荡在山间。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着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正是爱得深沉,华莱士才会有这样无悔的选择。他说,“如果让我请求宽恕,那我已经早就死了。”
人终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既然人终有一死,死于信仰可乎?死于自由可乎?死于吹哨可乎?影片中还有一个场景,华莱士身穿棕色短裙,身上布满伤口和污垢,骑着黑色的高大骏马,坚毅的脸上涂着蓝色油彩,风吹起他金色的头发,他坚定的眼神印证着他的宣言:“他们可以夺取我的生命,但永远不能夺去自由。”
正因为如此,我也梦想着在我的电影课程中,让学生猝然遇见能够给其灵魂猛然一击的文章,我们的电影会成为他的关键事件,成为他们某种困境和两难中摆脱出来的生命庆典。
倪:今天的语文课程有许多跨学科的成分。在我的视野里,有许多老师在尝试将戏剧教育与语文课程融合,将影视教育与语文融合,将科学课程与语文融合,我们的确认知到将来是一个跨界融合逐渐取代细致分工的时代,王老师对这个问题怎么看?语文老师带领学生观赏电影,甚至拍电影,是不是动到了语文课程的奶酪,是不是不务正业?
王:我觉得没有不务正业。听我深圳的好朋友邬小莉校长说,她现在担任顾问的爱文学校,是马斯克联合哈佛和硅谷的一众大佬,为自己的孩子们创办的未来学校。中国只有这一所,全世界的爱文学校可以互相转学,学分互认。
在这个学校里,除了一门数学之外,其他都不再分科学习,而是在真实的情境中,在一个个项目的任务中,学会学习,学会生活。
知识是一个整体,世界生活是一个整体,人的心理经验是一个整体,学科和知识见解理当具有整体迁移性。我们所谓的学科,是从社会生活、职业生活、日常生活当中逐步分化出来的,原本它们就是一个整体。
所谓跨学科学习观,即认为学科与社会生活、自然世界、人的心理经验存在内在联系,学科边界可以渗透,可以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发展需要,进行不同程度的融合。我们完全可以根据学生认知特点和发展需要,进行跨学科融合学习,这既是发展学生批判思维和自由人格的要求,又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条件。
关于拍电影,我听我的朋友,西北大学张忠华老师说,他每年暑假带着孩子们拍电影,他基本都挑调皮捣蛋的孩子拍电影,他有一个惊人的发现,这些本色出演的调皮捣蛋的孩子,在看到自己的银幕形象后,在观众的哈哈大笑中,他们反而获得了启迪和升华,一个个变成了对自我有要求的孩子,拍电影也是一个重要的反思和塑造。
并非只有在课堂里才接受教育,教育无处不在。陶行知先生说得好: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
倪:如果有所推荐,您会把什么样的电影推荐给孩子们观看?又及,您会推荐给老师看哪些电影?
王:我推荐给孩子的电影:《勇敢的心》《肖申克的救赎》《我的少女时代》。
第一是讲生命的意义感,没有意义的人生不值得一过。
第二是说要勇敢,要永远相信坚持的力量。
第三是说这个世界上没有差生,只有差异生,每个生命都应该被尊重。
推荐给老师的作品也有三部:《霸王别姬》《三傻大闹宝莱坞》《小萝莉的猴神大叔》。
如果这个世界上所有电影只保留一部,我希望是《霸王别姬》,这部电影太辽阔了,无与伦比,绝无仅有,一眼看千年的感觉,把人生和人性讲透了。“说的是一辈子,差一年,一个月,一天,一个时辰……都不算一辈子。”这部电影就是一辈子。
《三傻》,前者把历史、人生和人性讲透了,这一部电影把教育讲透了。
《小萝莉》的这部电影,是一部激荡人心的电影,是独一无二的电影,值得我们教育工作者一看再看。
倪:王老师,我听说您正在参与制作一部电影,其实今天这个时代,介入电影制作可能不是一件难事,但我仍然非常好奇的是,观赏一部电影,和制作一部电影,对您来说,制作电影的意义是什么?
王:其实电影不是我的人生,教育才是。电影只是我热爱生活的一种方式,我制作电影最重要的意义是想用电影去推动教育,去改变教育生态。改变一点是一点,蚍蜉撼大树,但也在撼。我想告诉大家,今天的教育到底发生了什么?这些为什么会发生?如何去避免?
目前正在推进的两部电影。一部叫《师范生》,2017年国家电影局备案,导演张忠华和制片人袁媛老师都是华表奖获得者。
还有一部电影正在编剧之中,这部电影叫做《忍无可忍》,是关注校园霸凌问题的,我本人就是一个曾经的被霸凌者,我想关注今天校园里被霸凌的孩子,如果这个问题不解决,我们所有的成年人都应该羞愧,这是对所有孩子的犯罪。
倪:王老师,今天的对谈让我受益匪浅。我希望我们的对谈能够给到老师们某种启发,如果要用某部电影的场景来收束,您会选择哪一个场景?请描述它,并说说为什么。
王:我想要选择《大话西游》结尾夕阳武士和紫霞仙子的对白来收束。
“那个人样子好怪。”
“我也看到了,他好像一条狗。”
当夕阳西下,孙悟空护着唐僧,向黄沙漫漫的大漠走去。此一去,有无数的妖魔鬼怪,只是不再有爱情。
这奇怪吗?其实并不奇怪,总有一天你也会走在路上,象一条狗。这是我们所有男人,或者说是我们所有老师共同的命运。
这让我想起我们教育工作者,走上漫漫黄沙的旅程,一路上打败一个个妖魔鬼怪,活得像一条狗,最终取回的还未必是真经。
陶渊明说,“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但我们仍然要在南山下种豆,仍然要晨兴理荒秽,尽管最终可能杂草茂盛,独苗孱弱。但那又怎么样?岂能书如人意,但求无愧我心?这就是我老师的选择,也是我们老师的宿命。
文章引用微信公众号"王开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