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医学之声
三伏天,又称伏天或伏日,是中国农历中的一个时期,指的是小暑和处暑之间的一段时间,一般为30天左右。这是一年中最炎热、潮湿的时段,也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发季节。今年的三伏天已于7月11日正式开始,专家提醒广大市民要注意防暑降温,保护心脑血管健康。
据中国气象局网站介绍,三伏天分为初伏、中伏和末伏三个阶段。初伏从小暑节气后的第三个庚日开始,持续10天;中伏从初伏后的第四个庚日开始,持续10天或20天;末伏从立秋节气后的第三个庚日开始,持续10天。今年的初伏从7月11日开始,到7月20日结束;中伏从7月21日开始,到8月9日结束;末伏从8月13日开始,到8月22日结束。
三伏天是我国传统医学中认为的阳气最旺盛的时期,也是人体新陈代谢最旺盛的时期。在这个时期,人体需要消耗大量的水分和能量来调节体温和保持生理平衡。如果不注意饮食、睡眠、运动等方面的调节,就容易导致心脑血管系统负担过重,引发各种疾病。
范煜东,应急总医院心血管内科副主任,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指出,三伏天是心脑血管疾病高发季节,需要采取预防措施来避免疾病的发生。他说,与冬季心脑血管疾病症状相比,夏季症状可能更为隐蔽。在高温天气下,人体新陈代谢加快,为了散热,血液会集中于皮肤表面和四肢,导致心脏和大脑供血相对减少。这样就会增加心脑血管系统的负荷和缺氧程度,导致心律失常、心绞痛、心肌梗死、脑缺血、脑出血等严重后果。
范医生还提醒说,在三伏天里要注意防暑降温和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当气温超过35℃时,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应格外警惕。他们应该勤开窗通风,使用电扇或空调,避免从事过度劳累的体力活动,避免不必要的外出,并且要严防中暑。此外,一些年轻人喜欢将室内空调调至18℃,这种室内外温差过大也容易引发心脑血管疾病。因此,要注意合理调节室内温度,避免温差过大。
在这个炎热的季节,保护心脑血管健康至关重要。大家都应该采取适当的措施,照顾好自己的健康,并关心身边有心脑血管疾病的人群。范医生建议,平时要多喝水,多吃清淡、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如水果、蔬菜、豆制品等,少吃油腻、辛辣、高盐、高糖的食物,如肥肉、烧烤、火锅等。同时,要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情绪波动和精神压力过大。适当进行一些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游泳等,但要注意避开高温时段和强光暴晒。如果出现头晕、胸闷、呼吸困难等不适症状,要及时就医。
希望大家都能度过一个健康愉快的三伏天!
END
医学之声出品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 相关阅读 /
·孩子吹空调26°最好?儿科医生:错,想要娃不生病,得开这个温度
/ 推荐阅读 /
文章引用微信公众号"医学之声",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