噩耗!17个孩子全部死亡!教育部紧急通知:请务必转给家长和学生!
新闻资讯
2023-07-22 12:03
54
0
来源:医学之声
高温席卷全国,在炎炎夏日,与水“亲密接触”成为每个孩子最热衷的事情,游泳、摸鱼、看海、漂流,孩子们的快乐总是与水有关。但乐极往往生悲,每年夏天都是溺水事故的易发期和高发期。进入夏季,溺水事故频发。仅仅5月,就发生了多起儿童溺亡悲剧。痛心!一个原本幸福的家庭瞬间崩塌!步入夏天,溺水事故频发——5月22日,河北石家庄1人野泳遇险,2人下水去救,结果3人都不幸溺亡。5月21日,广东揭阳普宁3名少年结伴游泳戏水,其中1人不幸溺亡。5月21日,重庆彭水县新田镇一名8岁男孩,因玩水被激流冲走,不幸遇难。5月19日,四川某高校一名大学生,勇救落水女孩不幸溺亡。5月15日,江西新余一对失联两天的5岁双胞胎,确认为失足落水后溺亡。5月13日,西安市周至县8名少年结伴下河戏水,结果2人落水,1人溺亡。5月12日,河北保定一名大学生两次下水救一名10岁落水儿童,两人均未生还。5月3日,湖南益阳一名年纪仅12岁男孩被漩涡卷走,失联4天后被找到但已溺亡。5月2日,山东一名20岁男孩勇救轻生女子,不幸离世。5月1日,广西来宾市一家长带4个孩子去水库摸螺蛳,1大人2小孩不幸溺亡。5月1日,四川安岳三姐弟水坑丧命,最大的10岁,最小的才3岁,还有一个7岁。一天内三个孩子同时溺水身亡!一个月内全国多地发生溺水悲剧!每一个悲剧背后,都是一个家庭的破碎!预防溺水,警钟长鸣!为此,教育部紧急发文:坚决防范遏制学生溺水事件发生!请所有家长和孩子上好这一堂防溺水安全课,时刻绷紧这一根防溺水安全弦。他们用生命的代价再次告诫我们:不要让孩子私自、结伴去野泳!不要到没有专业救援人员的水域游泳!不要擅自下水救人!在此提醒各位家长朋友们,加强孩子防溺水教育已刻不容缓!在这炎热的夏天,如何预防溺水?在遇见有人溺水的情况下,溺水人员如何正确自救,周边人员如何正确施救,争取黄金急救时间,就变得尤为重要!!!1.切勿独自外出游泳,勿在不熟悉的环境或较危险的场所游泳。2.在熟悉水性的人群带领下游泳,且有救生员进行安全防护;3.了解自身身体状况,若日常易出现抽筋,勿参加游泳或前往深水区,下水前进行热身运动。水温太低可在岸边先适应水温。除呼救外,采取仰卧位,双手交叉抱在脑后,头部上扬,使鼻部露出水面呼吸。呼气要浅,吸气要深。此时千万不要将手臂上举乱扑动,这样会使身体下沉更快。一定要保持镇定,避免胡乱挣扎,利用自身浮力尽量让自己口鼻露出水面,保留体力,给自己争取尽可能多的被救援时间。游泳时发生抽筋,要停止游动,先深吸一口气,仰面浮于水面,如果是大小腿抽筋,手握住抽筋腿的脚趾,用力地向上拉,反复几次直至恢复,如果是手指抽筋,迅速握紧拳头,用力伸直,反复几次直至恢复。用仰泳方式(两腿伸直、用手掌倒划水)顺原路慢慢退回,或平卧水面,使两腿分开,用手解脱。自己无法摆脱时,应及时呼救。切不可踩水或手脚乱动,否则就会使肢体被缠得更难解脱。遇到溺水者,首先一定要保证自己的安全,避免盲目施救导致自己也陷入危险。1、发现有人溺水,要大声呼叫,寻求更多的人帮助,同时拨打110报警并联系120急救人员。
2、不要直接跳下水或手拉手施救,避免造成连环溺水的悲剧。3、寻找救生圈、木板、竹竿、树枝等抛向溺水者,救人时要趴在地上降低重心,避免被拉入水中。
淹溺者上岸后的急救尤为重要,应立刻进行基础生命支持。7.尽快连接自动体外除颤器依照提示操作。(必须由专业人员操作)上岸后立即清理患者口鼻的泥沙和水草,用常规手法开放气道。当溺水者无颈椎损伤时,可以采用仰头举颏法开放气道,施救者跪于溺水者一侧,将一只手放在溺水者前额,用手掌小鱼际(小手指侧掌缘)用力向下压额头使头部后仰,另一只手的食指和中指并拢放在下颏处,使下颌骨向上抬起。注意:切勿按压颈部或下颏下面的柔软部分,避免造成气道堵塞。对于心搏骤停者,立即给予2~5次人工呼吸,然后开始以30:2的按压/吹气比例实施心肺复苏,如有两名施救者,以15:2的按压/吹气比例实施心肺复苏。操作步骤:在开放气道的同时,施救者用放在前额手的拇指和食指捏住溺水者的鼻翼,正常吸一口气(无需深吸气),张大嘴把溺水者的口唇完全罩住,呈密封状,缓慢吹气,持续时间约1 秒,抬头换气松鼻翼,再用同样的方法吹第2次,连续吹气2次,吹气的同时用眼睛余光观察胸廓是否隆起。注意提高胸外按压的质量,如有可能,尽量让体力充沛的人员实施胸外按压,避免肋骨骨折。如果患者出现呕吐应立即将其翻转至一侧,用手指、吸引器等清除呕吐物防止窒息。不建议在水中实施胸外按压。按压位置:胸部正中,两乳头连线水平(胸骨下半部)。按压方法:施救者一手掌根紧贴在溺水者胸壁,双手十指相扣,掌根重叠,双上肢伸直,上半身前倾,以髋关节为轴,用上半身的力量垂直向下按压,确保每次按压的方向与胸骨垂直,按压与放松比大致相等。
文章引用微信公众号"医学之声",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