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90后“顶流”的出镜,让我越来越上头……

新闻资讯   2023-06-07 12:21   53   0  


一张聚焦于生活里的智慧、温暖的桌子


这两天,全国各地许多地区都发出了高温预警。


才刚到6月,气温就已经到达了37度之高。



相同的热浪,也席卷了地球上的其他地方,东南亚很多国家已经达到了40多度高温,北美的加拿大西部,最近也因为高温而山火不断。



而这一系列的极端天气的成因,究根溯源,都来自全球变暖。


全球变暖这个词,从小到大我们听了很多次,作为地球母亲的最大“病症”,我们对它往往只有一个笼统的概念。


面对地球的这些烦恼,我们人类究竟如何为其“退烧”?


这两天刷到一个面向青少年的科普节目,叫《未来科学说》。


在这档由抖音联合西湖大学推出的节目里,人工光合作用领域专家孙立成院士给青少年观众们介绍了人们在人工光合作用和太阳能转换领域的技术进展。


科学家们向自然界学习植物光合作用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然后“道法自然”,来构建一个人造树叶,去“捕获太阳光”,获得清洁能源。


目前科学家们在该领域已经有了很多研究成果,一旦技术得到广泛普及,将在很大程度上解决能源紧缺和污染问题。



令人感动的,是孙立成院士对青少年的寄语,他希望青少年们能够时刻保持好奇心、抓住偶然性、持之以恒。


从他的话语和笑容里,你真的能感受到他对孩子的热爱以及对孩子未来的企盼。


评论区里,许多孩子都留下了他们对院士的敬仰之词,也有很多孩子提出了自己的困惑,盼望着院士为他们解答。


孙院士新颖有趣的讲课方式,正在帮助这些青少年打开最前沿的视角,激发他们的好奇心,也激励着他们不断精进自我。


这也正是这堂公开课最大的意义所在,有朝一日,这些朝气蓬勃的孩子们,或许就能接过顶尖科学家们手中的接力棒,发出属于他们自己的光芒。



这些年来,许多鼎鼎大名的顶尖科学家,都在通过新的传播形式来传播知识,为求知若渴的孩子们提供了非常大的助力。


我们都知道人受伤流血了会结痂,但你想过我们的航天器在太空中被陨石划破了也能“结痂愈合”吗?


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化工系教授金涌在抖音知识节目《院士开讲》给我们开了眼界,原来航天器的外壳是碳纤维缠绕的。


当外壳被划破,两层碳纤维里的液体胶囊就会碰在一起自行凝固,看起来就像是“伤口愈合”一样。



而长期以来致力于科普的金涌院士,也在今年5月初入驻了抖音。


他的演讲视频在抖音累计获赞超100万,观看人次超2400万,许多孩子因此受益匪浅。



著名地球物理学家滕吉文院士,同样也是一位多年来致力于科普的老人。


猜猜看,青藏高原第一次“爆炸实验”用了多少炸药?


这个问题,作为当时青藏高原科考队首席科学家的滕吉文院士可以毫不迟疑地回答你:“64吨,还有一车雷管。”



这段“爆破鬼才”式的经历,也让他成功推翻了外国科学家的既有学说,为国争了光。


别看腾院士当年这么“豪横”,可在抖音《大家开讲》的课程里他一点也没有架子,笑称自己“即将成为90后”,还称呼观众们是“小朋友”。



还有“吴姥姥”吴於人教授,她在抖音上的账号名是“不刷题的吴姥姥”,粉丝高达470多万,而她的视频也真正做到了“人如其名”。



在她的视频里,你看不见那些枯燥的解题思路,而是一个个精心设计的科学小实验、小游戏。


在滑板上放置一个空水桶,再给你一个吹风机,要怎么做才能在前方吹风而让滑板朝前走?


吴姥姥直接演示,只需要把前方空气吹掉,它会自动补充,根据伯努利原理,流速快的地方压强小,后面流速慢压强大,于是滑板就向前走了。



走进她的主页,就像是走进了一座“科学大观园”,许多孩子们在跟着吴姥姥“玩科学”的过程里,就潜移默化地学到了不少有用的知识。


你会发现,这些科学家们虽然都是各自领域的顶尖人物,但他们在讲课的时候,却亲切得就像隔壁家的爷爷奶奶一样。


他们在抖音上讲解的课,几乎都是浅显易懂、角度新颖、趣味盎然,即使是刚刚开始接触科学的孩子也能听懂。


不得不说,这一代的孩子真是幸运的。


一个个耳熟能详的名字,就那样以一个亲切的面容出现在他们眼前为他们答疑解惑。


一种种我们听都没听说过的尖端科技,就通过一方小小的屏幕,展示在他们闪烁着好奇光芒的眼前。


一条条原本晦涩难懂的硬核知识,就这样通过简单、有趣、接地气的讲述方式被他们接纳、吸收。


潜移默化中,孩子们渐渐开始爱上了那些知识、尊重起了科学。


金涌院士曾在视频中表示:“科普就是给未来‘播种’,和科研同样重要。现在科学发展了,我们应该用更新的技术去传播我们的思维。”



而抖音这样的短视频平台,作为一种新技术,也的确正在像金涌院士说的那样,成为顶尖科学家传播知识、青少年群体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


在互联网与短视频的原野上,无数辛勤研究一生的顶尖科学家们,正在将他们毕生所学的知识,化作最简单的种子,洒向大地。


未来,在这片土壤上长大的孩子们,定会收获一大片金黄色的知识麦田,找到抵达大国科技的捷径。



当然,组成抖音“科普阵容”的并不是只有名师大家,同样也有无数普通的老师、家长和孩子。


你或许想不到,在抖音上,已经出现了许多“10后”的科普小博主。


“好样说虫子”和“柒柒的昆虫世界”,就是其中的两位。


虽然他们今年只有12岁和10岁,却已经被称作昆虫“百科全书”,有了数十万的粉丝“追更”。


他们在抖音短视频里的科普日常,充满了童真童趣。


比如在抓知了的过程中科普如何判别知了的性别,会“叫”的都是雄性知了。



在野营时通过“灯诱”实验招来各种各样的飞蛾,讲解它们的不同与多样性。



有时,他们还会“梦幻联动”,一起合作抓虫,互相攀比自己的虫子收藏,“虫友相见,快乐加倍。”



而很多充满了好奇心的孩子,则成为了家长的“素材库”。


比如曾经热搜上那个“清华爸爸被5岁女儿问懵了”的词条,就来自抖音博主郝博伟(@清华圆子爸爸讲科学)。



女儿旺盛的好奇心所带来的“十万个为什么”基本都成为了他短视频账号的素材。


比如女儿曾问他,人为什么有两只眼睛一张嘴?


他就在视频里详细解答:两只眼睛是为了让动物观测时,能更好地产生立体图像,而嘴则是需要和消化道联通,如果“嘴太多”,就会增加患病和呛水的风险。



无论多么千奇百怪的问题,郝博伟都会在视频里一个个“接招”,并且分享出来,帮助更多面对这些问题想要回答却又无从开口的家长们。



这些问题看似“奇奇怪怪”,但实际上却是意义重大。


正是这些刁钻古怪的问题,营造着孩子们对科学的敬畏与喜爱,也使他们在满足好奇心和求知欲的过程中,逐渐找到自己感兴趣的领域。


而类似抖音这样的短视频平台,就是培养孩子好奇心和求知欲的肥沃土壤。


不光是科学知识,从艺术普及、到传统文化、再到手绘讲解建筑结构等等,在今天的抖音上,家长和孩子们可以利用的资源已经越来越多。


无数的知识,无尽的资源,还有与顶尖科学家以及专业的科普机构交流的机会,都能在这里找到。


在抖音,孩子们从接受知识,记录知识,再到讲述知识,传递知识,然后吸引更多的孩子加入,逐渐让这里变成了一个巨大的知识能量场。


一代人终将老去,但总有人正年轻。


当心中的那团好奇之火被点燃,孩子们追逐科学的热气球,也必将航向更远的地方。



PS. 碎片化时代,更文不易,欢迎在文章结尾给我们点一个【赞】+【在看】,你的支持就是我们前行的动力!



看更多走心好文章

请长按下方图片

识别二维码 ★ 关注桌子



推荐阅读(点击蓝色小字即可):

北大“杀人恶魔”被判死刑:高学历从来不是“免死金牌”!

长沙一家五口被灭门,谜底揭开后,我心痛不已……

本文作者:Suncandy,编辑:十六。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问题请联系后台。

愿世界上所有相同磁场的人都可在这里相逢。我是桌子,谢谢你的阅读。

文章引用微信公众号"桌子的生活观",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博客评论
还没有人评论,赶紧抢个沙发~
发表评论
说明:请文明发言,共建和谐网络,您的个人信息不会被公开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