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儿子被投毒了!”家长群聊天记录流出后,我看得好窒息……
新闻资讯
2023-06-15 12:31
80
0
6月6日,一个话题冲上了热搜。
“宝妈因孩子吃了同学生日蛋糕发飙”,这个事件,很快就引发了网友的热议。
是怎么回事呢?
有网友发帖分享了一段家长群中的对话,从聊天截图我们得知:
六一儿童节,有位家长带了蛋糕,给孩子们集体分享。
其中一个宝妈因为对自己孩子的饮食要求非常严格,得知孩子吃了奶油蛋糕,觉得是垃圾食品,她顿时认为孩子“被投毒了”,开始在群里疯狂发飙。
贴子的对话中,这位当事人妈妈称,自己对儿子的饮食十分讲究。只给儿子偶尔吃动物奶油蛋糕(孩子在学校吃的不一定就是植物奶油),不碰任何反式脂肪的食物。因为怕托班的食物不干净,她都没有让孩子上托班,宁愿自己送饭。为了表现自己是真的很在意孩子的饮食,她还举了个例子:关系十分要好的同事给了孩子6个核桃,她没让孩子吃,转背就送给了别人。因为对食物的要求极高,她买不起那些纯天然无添加的绿色食品,所以孩子吃的东西都自己种,“宁可饿死也不吃垃圾食品。”看完以上这些,如果你觉得这个母亲只是对吃的东西“十分讲究”了,还可以理解,但下面她做的一些事情就让人有点难以理解了。为了惩罚孩子,她硬生生地逼着孩子喝了30毫升橄榄油,10毫升椰子油,还有10毫升亚麻籽油,希望将孩子吃下去的蛋糕“逼”出体内!直到逼着孩子喝到哭着说:“妈妈,真的以后不敢了,谁给我都不吃了”,这个母亲才作罢。她近乎病态般地控制着孩子的饮食,将一切不符合她标准的食物都视为“毒品”,不让他吃上一点点“有害”的食物。她树立起了一道厚厚的屏障,将她和孩子圈了进去,不允许外面的人打破一点点界限,一旦有人这样做了,她就开始歇斯底里的发飙。比起蛋糕,喝油和催吐对孩子身体的损伤更大,但她依然这样做了。可能比起奶油蛋糕,这个母亲更在意的是自己的掌控欲。也许孩子会在她的严格控制之下,不会接受到外界所谓“垃圾食品”的危害。但,久而久之,孩子的内心会形成一个巨大的空洞,甚至因为自己的母亲,自己被当成一个异类来看待。当别的孩子都在开开心心地分享食物的时候,只有这个孩子在眼巴巴地看着;当别的孩子因为尝到一种新奇的事物而尖叫不已时,只有这个孩子被当成异类看待。而且你能控制他幼儿园、小学的食物,可是初中,高中乃至以后的人生呢?现在的严格控制,很大概率上会换来孩子长大之后的“报复性摄入”。父母不可能陪伴孩子的一生,你近乎癫狂的控制,换来的也许是一个表面身体健康,但心理上却伤痕累累的孩子。再毒的奶油蛋糕,其危害性也比心灵的终极污染小得多。她也跟上面那个小朋友一样,是被严格控制着长大的孩子。母亲生怕她吃到不干净的食物,于是每一餐都严格按照“标准”给她做。她从小吃的,就是那些除了盐以外,不放任何调料的菜。每天早上,她都要被母亲逼着吃两个水煮鸡蛋,理由是:鸡蛋有营养。有一回,她在外面看着别人吃糖吃得津津有味,忍不住口水直流,结果被母亲狠狠揍了一次。终于有一次,她在放学回家的路上,看到一袋别人落下的QQ糖。她趁母亲不注意,偷偷地藏进了口袋,小心翼翼地放进了自己的房间,那是她吃过全天下最美味的食物。母亲还有洁癖,即使她每天洗澡,母亲依然觉得她不干净。在这样的环境里长大的她,变成一个十分健康的孩子了吗?她说,一旦有机会逃离母亲的视线,她就要把之前不允许做的事,通通干一遍。她会在高中的宿舍里,吃糖吃到吐,有一回一次就吃了三斤。她从不会在大学的食堂里吃饭,最喜欢吃路边摊和零食。后来工作了,她在外面租了个公寓,她从不动手收拾屋子,家里永远都是乱七八糟的。对于她来说,有母亲的地方,不是温暖的家,而是令人窒息的牢笼。这个母亲的偏执和控制,以为让女儿拥有了一个健康的身体,但她却失去了一个健康的心理。有个网友说:妈妈的一个同事,因为孩子吃了辣条,逼孩子吃了成人两倍剂量的泻药。孩子拉到脱肛脱水才送进重症监护室,差点没抢救得过来。还有一个妈妈,就因为孩子写作业的时候,偷瞄了几下电视,就认为孩子不爱学习,不受管教,把孩子打得死去活来,肋骨都断了一根。很多家长,自以为有一个完美的空间地带,不顾一切地把孩子推进去,眼里容不得半点杂质,而这样的行为恰恰是害了孩子。你认为好的东西,可对亲自经历这一切的孩子来说,就不一定了。指的是人在精神层面上所带有的强制性排斥,有极强的强迫性人格。它表现为:极度的强迫型人格,近乎癫狂的失控性情绪,对身边人近乎严苛的要求。而这一类型的心理疾病患者,几乎都有一个共同的身份:父母。她们会因为孩子吃了某些“垃圾食品”而大哭大闹,歇斯底里;她们会因为孩子沉迷网络而失控,把一切“工具”通通砸烂;她们会因为孩子不努力学习而痛苦不堪,觉得整个世界都毁了。她们杜绝一切“有害”的东西出现在孩子身边,人为地为孩子隔绝出一个不和外界接触的孤岛。几天后,孩子玩腻了主动把游戏机还给妈妈:没什么意思,我还是去上学吧。因为他知道几天几夜打游戏的快乐也不过如此,而一旦尝试了这种滋味,他便不再一直想着,被诱惑着。孩子偶尔吃一次奶油蛋糕,告诉他垃圾食品的危害了,并不会有多大的破坏;孩子偶尔玩一次小游戏,告诫他少玩要把重心放学习上,天并不会塌下来。相比打压、控制、强迫,合理适当地满足孩子,适当地让他们自己去试错,或许是一个更好的办法。一个燃烧的蜡烛,孩子用手碰到了感到疼,缩回来,他就知道:火焰很烫不能碰。而一个燃烧的蜡烛,孩子还没有碰就被妈妈呵斥回来,那么他记住的就是:蜡烛不能碰,因为妈妈会骂。没有人一生都在吃标准的食物,也没有人一生都在走正确的道路。对孩子和家长来说,适当保持一点松弛感和容错率,或许我们都能活得更轻松。PS. 碎片化时代,更文不易,欢迎在文章结尾给我们点一个【赞】+【在看】,你的支持就是我们前行的动力!看更多走心好文章
请长按下方图片
识别二维码 ★ 关注桌子
推荐阅读(点击蓝色小字即可):
《26岁网红直播去世,半个月前他还参加了同伴的葬礼…》
《珠峰濒死女子被救下,结局却让人更愤怒……》
本文编辑:redision,排版:造梦。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问题请联系后台。
愿世界上所有相同磁场的人都可在这里相逢。我是桌子,谢谢你的阅读。
文章引用微信公众号"桌子的生活观",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