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房地产逐步进入“保利时刻”!

新闻资讯   2023-06-15 23:54   72   0  

2023年,房地产“高品质”红利时代已到来

文|潘永堂

几天前,有机构发布了今年前3个月的地产销售榜,头部房企是这样的:    

 

2022年的榜单是这样的:
2021年榜单则是这样:
都说地产三秋,人间10年。
短短3年,很多已物是人非。
但我们终于达成一个共识:原先那个时代已逝,再也回不去了。
这3年榜单的变化,某种程度上是地产行业30年的缩影。而榜单上排名的变化,大致代表了三个时代的更迭和交接。
在国内房地产史上,关于“时代”的划分中,普遍被认可的划分是:
土地红利时代
杠杆红利时代
xx红利时代
土地、杠杆红利这两个时代,比较公认,但都已过去。
现在的分歧在于,如今的时代,到底是一个什么时代?或者说该如何准确定义它。
提法不少,但认同度均不高。
一般而言,每个时代,都有一个或几个代表性的企业。这些顺应并抓住了“时趋势、客户需求变化”的企业,又会身体力行地诠释时代。
比如保利。
3月31日,保利举办了一场闭门的机构投资者交流会。
一位参会的机构朋友跟我说,在会上,保利发展党委书记、董事长刘平直言:
中国房地产市场化25年,现在已进入高质量发展的品质时代。
在交流会上,刘平还表达了另外几点:
1、第一不重要,能够持续健康、稳健的发展,对保利来讲更重要。
2、品质时代,保利要思考怎么做好房子、好服务、打造好生活,这是央企的责任;
3、资产运营能力还有短板,华润、龙湖,都是学习的对象,只要战略上重视,机制上及时调整,是能够短板补上的
Part1 格局之变

          

先看这张图:
       
2022年,以全口径计算,保利第二,万科第三;以权益金额计算,保利仍是第二,而万科已被中海超越,排第四。
再看下这个图,这是今年1-3月的数据。
今年前三个月,保利的全口径销售额、权益销售额均位居第一;
全口径万科排第二,但权益口径只能排第四。其中,中海超了万科120多亿,而华润差万科只有50多亿,距离非常小。
再看发展动能。各巨头年报中关于2022年拿地是这样描述的:
保利:2022年全年新拓展金额达1613亿元,计容面积1054万平;
中海:2022年拿地金额1208.7亿元,权益拿地金额995亿元;
华润:新增土储1095万平,权益72%;
万科:拿地金额886亿元,计容建筑面积690.2万平(权益比例不详);
从数据对比看,保利的拿地金额是万科的近一倍,中海也比万科多很多。
而民间版的统计,万科跟另外三家的差距会更大,全年拿地金额只能排第12。
大家都知道,史上最难的2022年,其实是拿地的好年份:地好、价格便宜,还没人跟你抢。
也有人说,从年报看,万科是2022年为数不多营收和利润仍在增长的公司。
但真相恐怕不是这样。
核心还得数据说话。
由于碧桂园2022年是亏损的,重点看万科、保利、中海。
万科:营收5038亿,利润226亿;
保利:营收2811亿,利润183亿;
中海:营收1803亿,利润232亿;
对比着看,万科的经营状况其实并不好:
万科营收比中海多3235亿,但利润却大致相当;
万科营收比保利多2200亿,利润只多43亿;
另一大央企地产华润的盈利能力也很强。
不同的是,华润由于商业的高毛利贡献(65.6%)提高了整体毛利水平,全年综合毛利率为26.2%。
需要补充一句,保利的利润中没有加入公允价值变动(物业增值),否则,保利的利润规模会提升很多。
所以,无论是规模还是综合实力,未来的头部之争,大概率是保利、中海和华润这三家。
当下,保利有一定的优势。
我们在前面说了,一个时代是由行业周期和行业老大共同定义的。
下面,我们就以保利为参照,看下它对行业的研判和定义。   
Part2 保利定义的品质时代

                 

作为保利现在的掌舵人,刘平很低调,绝少对外公开发言。
保利的人跟我说,平董(内部称谓)的很多思考都在白皮书里有体现。
所以要读懂保利,要明白保利如何看待和定义行业的今天与明天,现阶段要看两个东西:
1、3月27日发布的行业白皮书;
2、3月31日刚发布的年报;
当前房地产到底处在一个什么样的时期?还是不是一个好赛道?未来的行业格局如何?保利都有回答。
在白皮书中,保利有两个判断:
1、当前,房地产行业正处在由“规模扩张”转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
2、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过程中,房地产行业仍将发挥支柱作用,总体将表现出“趋势修复、结构优化、动能转换”的新特征。
对于“趋势修复、结构优化、动能转换”这三个特征,白皮书着墨较多,我给大家翻译下。
1、新房年销售额将保持在10万亿+
原话是:
未来5年,房地产市场规模仍然巨大,全国新房年销售额将保持在10万亿元以上,新房及二手房年销售额合计将超20万亿元。
这其实是对于行业空间的回答。
对于这一点,刘平在交流会上也有提及,刘平说:
房地产现在是、未来仍然是支柱产业,对于这个赛道,大家不用怀疑。
房企真正该琢磨的是如何把行业做深做透,把相关产业链做扎实。
我复盘了一下,自2016年以来,国内楼市总的成交数据是这样的:
这里面有一个核心信息:就成交面积而言,国内楼市在2017年已攀升至顶部区域,后面4年我们感受到的楼市持续火爆,是一波由价格上涨驱动的冲顶。
极端点说,2018年前后,国内楼市已见顶。
当然了,这是我们站在2023年复盘看的。
但保利在2017年的白皮书中,就给出了明确预测:房地产行业将进入总量峰值时代。
大家都知道,任何一个行业,一旦进化到高级阶段,就会走向寡头化。香港如此,美国亦如此。
一手新房10万亿的空间,无论对于行业还是企业来说,都是空间巨大,在国内,没有任何一个行业可比拟。
做个假设,如果一家企业获得10%的市占率,那其规模就是万亿级别。
理论上,10万亿的空间,至少可以容纳3家万亿级、10来家5000亿级的公司以及许多小公司共同生存。
但目前的头部企业,均只有4000亿+的量级。
我查了下保利的年报,其2022年在全国市占率也只有3.4%。
还有一个数据大家也可以注意一下。
2022年,保利新拓展金额达1613亿元,计容面积达1054万平。其中,新增货量里住宅占比达到了93%,比2021年提高了8个点。
保利隔壁的中海,也把90%以上的资源投向了住宅。近几年,万科一直强调,房地产开发业务是基本盘,也是大致的意思。
话说,地产行业能实现一定的周转、扩大规模的业务,住宅还是首选。
2、由“全面牛市”进入“结构性牛市”
何谓结构性牛市?
保利认为,国内最有价值的前10%城市,其人口规模与最大的发达经济体基本相当,经济持续增长、人口持续流入、资源持续导入,城市生命周期仍在往上,房地产市场处于成长期。
保利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干的。
2022年,保利布局的核心38城贡献86%的业绩,同比提升8个百分点。
其中,在26个城市销售排名第一,较于2021年增加了8个;在51个城市销售排名前三,同比增加了9个。
另外,2022年,保利拿地预算也几乎全部花在了38个核心城市,拓展金额占比达到98%。
其实,保利不仅聚焦到核心城市,也聚焦到了城市里的核心区域。
比如,以大本营广州为例,天河、黄埔、海珠这样的核心区域,保利就会加大下注,但对于增城、从化这样去化不佳的片区,保利就会很慎重了。
3、由“量的扩张”转向“质的提升”
还是先看原话:
行业由“峰值时代”转向“品质时代”,从“有房住”到“住好房”。
这意味着,大多数人虽然有房住,但居住环境、条件并不算好。而对“住好房”的渴望和需求,将为地产行业带来新的、结构性行情。
这里有几层意思:
1)我国整体上已不缺房;
2)大多数存量房的质量和居住品质并不高;
3)多数国人住的也算不上好。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推动经济进步、社会进步的原动力。
而对“住好房”的渴望和需求,将会给行业带来结构性改善行情。
这几年,多数城市豪宅的涨幅会大于普通住宅就是证明。
也就是说,在市场进入买方时代后,客户在房屋品质、功能、环境、配套和服务等方面仍存在诸多改善诉求。
上述内容就是保利刘平定义“品质时代”的依据。
在行业弥漫着沮丧之气、唱衰声此起彼伏之际,保利还能理性、深入地思考未来,探究背后的内在逻辑。
这很是难得。
Part3 保利将把行业带向何方?


机构的朋友说,参加了这么多交流会,感觉央企的格局就是跟别人不一样:别人在唱衰行业,保利却在传递信心;
别人在强调如何省成本、增利润,保利谈的却是如何提供高品质的好产品、好服务、好生活。
其实,保利不仅在思考行业,也在思考个体,对于行业中的各类主体到底该何去何从,保利在白皮书中也给出了建议。
1、要从“外延式”向“内涵式”发展模式转变,坚持稳健经营。
即告别“三高”模式,坚定去杠杆。
保利在这方面做的不错。
1)“三道”红线,保利持续稳居绿档;
2)一年内到期有息负债占比21%;
3)综合融资成本仅3.92%,同比下降54个基点;直接融资平均成本更低,只有2.88%;
4)货币资金1765亿元占总资产的比重高达12%;
2、以人的需求为本,做好房子、好服务、打造好生活。
具体来说,就是围绕“美好生活”找准客户需求,在健康人居、绿色低碳、完整社区等方面持续升级,打造好产品、好服务、好社区。
这是品质红利时代的核心要义。
而客户对产品和服务品质的态度又会投射到房企品牌的信任度上。
最后成为影响购房决策的关键因素。
比如,同一地段相似定位的两个楼盘,因为开发商的信用、品牌美誉度差异,销量流速可以相差近五倍。
3、就是要开发业务和资产运营“双轨”驱动。
2018年,保利重新构建了“打造具有卓越竞争力的不动产生态平台”的战略定位。并为此完善了地产开发销售、商业运营、物业服务、资产管理、不动产金融等全产业链业务格局。
当然了,对比其他巨头来看,资产运营能力目前是保利的短板。
刘平说,华润、龙湖,都是学习的对象,只要战略上重视,机制上及时调整,是能够短板补上的。

Part4 写在最后


在机构交流会上,刘平说,保利发展从一家很小的地方型企业走到现在,成为综合实力在国内领先的头部企业,我作为保利发展的老员工,有时候回望历史,就像做梦一样。
刘平还说,保利之所以能够穿越周期,最核心的还是这些年保利形成的独特的优势,是保利优秀的企业文化和底蕴,这种底蕴是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形成的。
不管你承认与否,2022年,可能会成为中国房地产行业发展史的分水岭:
收缩和低迷,鼓励和修复,两条完全相反的故事主线,在2022这个特殊的年份完成交汇。
在这个分水岭上,有人向左,有人向右,而保利却选择向前。   

地产总裁内参

专注“高信用、高质量,强内生能力”房企深度研究

为地产中高层提供“高价值资讯”

交流加微信dczcpyt(注明公司城市职能,非诚勿扰)

赶紧关注,洞察优秀房企最新变化

文章引用微信公众号"地产总裁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博客评论
还没有人评论,赶紧抢个沙发~
发表评论
说明:请文明发言,共建和谐网络,您的个人信息不会被公开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