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医学之声
患者,男,72岁,因“间断胸闷、憋气3月,喘息1月”入院。 药物过敏史:1年前,患者曾用头孢菌素类药物,用后出现瘙痒、胸闷等过敏样表现,具体药物不详;否认食物过敏史。 次日10:50给予多索茶碱注射液0.3g,静脉滴注。2min后,患者诉周身瘙痒,胸闷、憋气; 立即停药,给予低流量吸氧,注射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针40mg,静脉滴注,患者血压测不出,意识清,四肢乱动、呼吸困难,给予口咽通气,呼吸机辅助呼吸。 心电图示:心率108次/分; 11:06 监护示血氧波动在84%左右,心率:56-84次/min,血压仍测不出,给予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500ml,静脉滴注; 11:16 患者心率118次/min,血氧97%,血压78/50mmHg,患者诉畏寒,四肢瘙痒,双上肢皮肤呈斑片状红疹; 11:20 给予盐酸肾上腺素注射液1mg,静脉推注; 11:25 患者心率140次/min,血氧波动在84%-97%,患者诉畏寒,四肢瘙痒未见好转,四肢乱动,呼吸急促; 11:26 给予盐酸苯海拉明注射液20mg肌肉注射; 11:27 给予盐酸肾上腺素注射液1mg静脉推注,注射用泮托拉唑钠40mg,静脉点滴; 11:29 患者心率104次/min,血氧97%,血压波动在114-116/63-68mmHg,患者仍诉瘙痒,畏寒好转。患者心率波动在80-90次/min,血氧98%-100%,血压102-95/63-84mmHg,患者呼吸平稳,瘙痒缓解,继续补液、抑酸、脱敏等对症治疗。 过敏性休克有两大特点:首先是有休克表现,即血压急剧下降到80/50mmHg以下,患者出现意识障碍,轻则朦胧、重则昏迷。其次在休克出现之前或同时,常有一些与过敏相关的症状[1]。 过敏性休克发病急骤,难以预见,往往因循环衰竭而迅速进入休克状态,如不及时抢救,患者常在5-10min内死亡。因此,过敏性休克的救治就是一个与时间赛跑的过程。 在对过敏性休克患者进行急救时,应在改善其病情的基础上对其进行积极的扩容、补液等对症治疗。同时,应密切监测患者的血压等指标,对其进行升压治疗,以维持其血液循环及心、脑、肾等器官的有效血供,避免其因血压水平过低而发生休克[2]。为预防和减少严重过敏反应的伤害,医院应规范紧急抢救流程和应急措施,制定规范化抢救流程。
1、立即停药,就地进行抢救。过敏性休克发生的比较快,在刚开始的几分钟内就可能发生窒息死亡,因此刚刚发生时就是抢救的最佳时机。
2、给予抗过敏药物进行治疗。立即采取皮下注射0.1%盐酸肾上腺素0.5-1.0ml,小儿酌情减量。如果症状不缓解,可以每20-20分钟进行皮下或静脉注射0.5ml,一直到脱离危险。
3、补充血容量,纠正酸中毒。我们可以给予低分子右糖酐500ml或4%碳酸氢钠加入5%葡萄糖液一起联合用药来纠正酸中毒,进行抢救休克症状。
4、如果出现心脏骤停的现象,我们应该立即施行体外心脏按摩术,心腔内注射0.1%盐酸肾上腺1ml,必要时可行胸腔内心脏挤压术,因为人一旦没有了心跳就代表他已经离开了我们。
END
医学之声出品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 相关阅读 /
/ 推荐阅读 /
文章引用微信公众号"医学之声",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